- 相關推薦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1
知識目標:
1、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2、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能力目標: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標: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重點、難點:理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教學媒體:錄音機
課時安排:2
教學過程
一、題解與背景:
作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領導者,他的卓越的 軍事才能和指揮才能被世人所公認,他的文學才華也同樣被世人所稱道,尤其是他的詩詞更是表現出了很高的文學修養。
1936年2月,作者率領長征部隊到達陜北,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一次,作者曾于一場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之后,寫下了這首詩詞。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這首詞分上下兩闋,各寫什么?
上闋:描寫北國雪景
下闋: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抱負
三、研究下列問題
1、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統領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長城、黃河、山脈、高原 )
這些景觀大勢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是實寫。
3、你認為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4、哪幾句是虛景?
5、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
6、作者用一個惜字統領全文、評價歷史人物,包含著什么樣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評不足)
7、怎樣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抒發了作者作為革命家的偉大抱負)
四、反復朗誦課文并能達到熟練成誦
五、作業 :
1、查找資料。抄錄一首作者的詩詞并談談你的理解
2、背誦抄錄《沁園春 雪》
教學課后記:
學習中讓學生分組討論,理解較好。好學生一般都能當堂背誦
第二課時
一、 復習上內容
1、背誦默寫這首詩詞
2、交流所抄錄的作者的另一首詩詞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3、學生評價
二、 閱讀課后詩《減字木蘭花 廣昌路上》并比較兩首詞的異同點
這兩首詩共同點都是寫雪景,都有雄壯的氣勢、豪放的風格。前者是借景抒懷之作,贊美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詩人作為革命領袖的豪情壯志;后者是寫景敘事之作,描寫行軍的一個場面,表現工農紅軍一往無前的戰斗氣概;前者上片寫景下片議論,后者上片寫景,下片敘事。
前者寫的是北國雪景,壯闊而美好,并有詩人的想象,后者寫的是南國雪景,雖有氣勢而難與前者相比,只是展現眼前的實景。
三、 理解《沁園春 雪》的藝術特色(小組討論)
1、這首詞是怎樣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相結合的?
(上片寫景大氣磅礴,氣象雄渾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著熱 愛祖國山河的豪情;下片議論,有上片之景而產生感情有祖國的壯麗山河想到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并對歷代英雄人物加以評說而寓情于議,蘊涵詩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充滿自信的情懷,最后一句由評論落到贊揚,點明主題,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
2、這首詞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這首詞語言凝練、貼切、極富表現力
(望、看、惜貫穿全文;飄、舞、馳動詞生動;運用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方法)
四、 當堂進行練習或做《目標檢測》
教學課后記:
本課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加以適當引導。學生基本明確了詩歌中運用幾種基本表達方式的必要性及運用修辭的好處。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2
一、導學目標
1、了解本詞的寫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誦全詞;
2、掌握上下闋所寫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情感;(重點)
3、學會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句揣摩,并能體會其作用。(難點)
二、導學引領,自主學習
(一)基本知識學習
1、識記文常,了解本詞的寫作背景。
2、識記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以及文章注釋中注音的字詞。
3、反復朗讀全詞,把握主要內容,理清思路:
(1)詞的上下兩闕各寫了什么內容?主要采用那些表達方式?
(2)作者欣賞這幅圖的立足點在什么地方?從詞的上闕中哪個字能看出來?
(3)上闕中的有虛寫的景色也有實寫的景色,請你把它在文中勾畫出來。
(4)詞中哪一句話可概括上闋這個意境磅礴,氣勢雄偉的畫圖?
(5)下闋中哪句話是過渡句?下闋由景到人,寫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個字概括他對五位歷史英雄的評價?作者這樣評價的目的是什么?
(6)本詞的主旨句是那句?抒發了作者怎么樣的情感?
(二)重難點突破
詞的下闕部分作者評論歷代的帝王,分別用了“略輸”、“稍遜”和“只識”三個詞語,請問它們有什么含義?
點撥:“略輸”、“稍遜”兩個詞語一方面表明了毛澤東對秦皇漢武
的惋惜之情,同時又對他們在歷史上的貢獻;而
“只識”一詞則表現了毛澤東對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視文治的之情。
(三)學法指導
學習本詞,應該先弄清它的創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闋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進行揣摩,體會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
三、組內合作,收獲共享
(1)我們組講解的問題是:
(2)我們組講解的思路是:
(3)講解中需要強調的關鍵點和重難點是:
四、課前熱身,自我完善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嬈()成吉思汗()數()風流人物
2、“沁園春雪”中的“沁園春”是詞的()“雪”是詞的()上下闋的過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課堂交流流程建議:
導入→課前熱身→介紹背景→理解內容、體會感情→揣摩關鍵詞句→小結練兵
(二)交流點撥
可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弄清詞各部分的內容;再細讀課文,分上下兩闕進行講解分析;最后三讀課文,揣摩關鍵詞句,再次體會作者的情感。當然也可以把揣摩關鍵語句放到細讀課文時進行交流。
六、課后練兵,體驗成功
1、“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風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達的感情是________。
2、對“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在全詞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承接上文,再次贊美祖國山河。
B.總領以下各句,為下文議論歷史人物作鋪墊。
C.引起下文,暗示歷史人物對祖國山河的態度。
D.承上啟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贊美祖國山河;又指出歷史英雄人物為祖國壯麗山河而傾倒,為評論歷史人物作了鋪墊。
3、“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句話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好處?
七、直擊中考,幸福提升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1)這首詩表現了畫中梅花的、特點。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3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中最早傳世的一首,也是毛澤東詩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更是毛澤東豐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藝術的顯現。對于這樣一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古今詠雪詩詞之絕唱,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我多方查找資料,深入思考,確立了不完全同于教參的目標:
①在朗讀中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準確、精練的語言魅力,體會詞中重點詞語對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
②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情感美和音樂美,在品析中領會詩歌語言豐富的表現力。引導學生欣賞詞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
③引導學生領會詩人莽莽原野般寬闊的胸懷,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氣魄,堅定的信心,充分獲得審美的愉悅。其中前兩點為知識與能力目標,后一點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這既符合新課標提出的理念,也符合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等人關于教學目標分類認知理論。
設計以上教學目標理由有三:
1、依據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本節課,我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朗讀等多種形式感受語言;通過分析詞句去欣賞文學作品;從而達到由課內學習到課外遷移的最終目的,使學生具有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2、新課程強調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本節課的設計,我的教學思想的核心就是讓學生通過《沁園春雪》的學習,能夠掌握一種閱讀詩詞的方法,即分析作品中詞句的方法。這種方法同樣適合各種文體。因此,本節課,我沒有單單教教材,而是,巧妙地利用教材,把它當成實現教學目標的一個材料來使用的。
3、教材本身特點:
①這首詞文句淺顯,學生易于把握表面意思;
②這首詞詞句精練、表現力強,適合進行分析。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可以概括為:
情境導入→整體感知→研讀課文→課外拓展
整節課有兩條能力線索貫穿其中:
1、培養學生欣賞詩詞、品位語言的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分析詞句,獲得情感體驗的能力。
第一個環節:情境導入,渲染氣氛
做文章講究用“鳳頭”裝扮開頭部分,教學也同樣需要一個“漂亮”的導入,因為“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詩詞是一種充滿著豐富情感的文學形式,它用極其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與情感。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詩詞的情境中去,充分去體會作者抒發的情感,這對于詩詞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此處借用多媒體手段,將融畫面、音樂、朗讀為一體的視頻材料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既欣賞到北國壯麗的'雪景、充滿激情的課文朗誦,又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美、作者寬廣的胸懷與宏大的氣魄,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當然,語文教學尤其是詩詞教學,應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不適合將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但是,我本節課重點是培養學生品析詞句的能力,運用畫面等目的是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欣賞完別人的朗誦,我設計了學生朗誦環節,這是對前面環節內容的深化,聆聽別人的朗誦是欣賞,而自己有感情朗誦則是對詩詞感情的內化過程,更是領會詩詞內容、體會詩詞感情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
第二個環節:整體感知,把握感情
這首詞上闋大筆揮灑,寫北方雪景;下闋縱橫議論,評古今人物。由于有了前面環節的鋪墊,整首詞的內容和情感學生比較容易把握。因此,本環節設計為直接提問,用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
為了突出詩詞教學的特點,也為了在情感上引起學生共鳴,本環節繼續設計了有感情朗誦這一小環節,繼續渲染氣氛。
第三個環節:研讀詞句,分析作用
本環節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環節,在此,我只設計了一個問題,即:你認為《沁園春雪》中哪些詞句用得好,為什么?這個問題是貫穿始終的一個問題,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具體途徑。這個問題非常寬泛,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任意選擇詞句分析;這個問題不求答案唯一,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使每位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與學生一起總結出分析詞句作用的步驟方法,授之以“漁”,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實實在在得到收獲。然后,將方法運用到前面分析的詞句中,進行實踐練習,這樣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就形成了。
第四個環節:拓展閱讀,遷移訓練
這一環節,教學內容由課內過渡到課外,既豐富延伸了學習內容,也是課內所學知識、能力的遷移。
我選擇兩首詞作為閱讀材料:《沁園春長沙》和《卜算子詠梅》。這兩首詞,同樣是寫景抒情的佳作。
安排拓展閱讀的目的主要是:
1、延伸課內內容,深化教學目標;
2、拓寬學生視野,深入體會一代偉人冠絕古今的氣魄。
第五個環節: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不是由教師總結本課內容,而是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談體會,既是對全課內容的回顧和總結,也進一步深化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以上是我今天上課的設計思路和一些淺顯的想法,希望同行們能毫無保留地給予指導,謝謝大家!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課《沁園春雪》。
教材分析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現代詩壇的一首杰出的詞作。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為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設計理念
立足教材、立足學生實際,運用現代教學媒介,通過具體、直觀材料,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注重學生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介作者毛澤東的主要事跡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2、讀準“莽”、“遜”、“嬈”、“騷”、“朝”、“分”、“汗”等詞的字音。
3、掌握課下注釋中列出的重點詞語的字形及含義。
能力目標
1、能夠準確熟練地背誦全詩。
2、揣摩詩歌中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寫景、
情感目標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感受詩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
2、理解寫景、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議論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難點
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學討論法、閱讀理解法、自主評價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課外資料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投影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調歌頭讀毛主席詩詞》: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萬兵。
眼底六洲風雨,
筆下有雷聲。
細檢詩壇李杜,
詞苑蘇辛佳什,
未有此奇雄。
教師略作解釋,請學生發表意見。
2、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毛澤東的代表作《沁園春雪》
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對毛澤東詩詞進行了高度評價,同學們通過高亨的這首詞,對毛澤東的詩詞會有初步的認識。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新課學習。
教學意圖
二、簡介作者與寫作背景
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作者簡介與寫作背景。(資料略)
欣賞視頻材料,對毛澤東同志的生平與寫作背景進行深一步的理解。
為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首詞的內涵作準備。
三、配樂朗誦
事先制作教學軟件:選一些雪景圖片,包括高山、大河、長城等雪景圖片,疊加自下而上移動的《沁園春雪》文字,再配以朗讀錄音。
觀看視頻材料,讀準“莽”、“遜”、“嬈”、“騷”、“朝”、“分”、“汗”等詞的字音。
掃除文字障礙,感受詩歌的意境。
四、深入閱讀,理解思想和藝術
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這首詞的題目是《雪》,哪些句子是寫雪的?
2、詞的上闋哪些句子總寫北國雪景?這些詞句創造了一個什么意境?
3、賞析“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4、上闋末尾三句寫的'是實景還是虛景,試加以分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
1、詞的上闋
2、前三句。創造了一個廣闊博大的意境。
3、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化動為靜的寫法;寫出了山的連,原的高。
4、虛景。從“須”可以看出。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相互討論,相互啟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交流、傾聽、評價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由眼前的景色聯想到哪些內容?
2、作者對詞中杰出的歷史人物進行的總體評價是?
3、誰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
1、詞的下闋。
2、“惜”惜中含褒,肯定他們是英雄;批評他們缺乏文學才華。
3、新時代的人民群眾。
五、分角色指導朗讀
1、再次欣賞配樂朗誦;
2、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課文。
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六、小結
指導學生小結全文
《沁園春雪》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為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5
教學目的
1.理解詩詞寫景和議論的特點;
2.領會本詞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教學目標
1.理解詩詞大意;
2.理解上下闋的內容層次及藝術手法;
3.朗讀,背誦默寫。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默寫。
教學難點
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理解。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
1.投影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調歌頭讀毛主席詩詞》: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
眼底六洲風雨,筆下有雷聲。
細檢詩壇李杜,詞苑蘇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教師略作解釋,請學生發表意見(根據經驗,學生會認為是吹捧之詞)。
2.投影著名詩人柳亞子贊毛澤東《沁園春雪》的一段文字:
“余索潤之長征詩見惠,乃得其初赴陜北看大雪沁園春詞一闋,展讀之余,嘆為古今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況余子乎!”
教師說明:這段文字決不會是吹捧,因為他寫于1945年國民黨統治時期,那時吹捧毛澤東,可能有殺身之禍。
下面,我們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這首詞是毛澤東詩詞的代表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古人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也從誦讀入手,來領會全詩。現在請同學們聽配樂詩朗誦,要求聽準每一個字音,并領會詩詞所表達的感情,理解詩詞所寫的內容。可以小聲跟讀。
給生字正音
師:初聽這首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誰能來談一談?(豪邁、氣勢磅礴)
這首詞風格豪放、氣勢磅礴、令人振奮。我們齊讀一遍再來感悟一下,好嗎?
生齊讀
(指名一位同學):你認為你們剛才讀出感情了嗎?(一般會是,不好,讀起來缺乏力度,沒有讀出感情。)
把握這首詞的感情,還要從寫作背景談起。本詞寫于1936年--抗戰前夜。當時毛澤東同志率領長征部隊到達陜北,日本帝國主義加強對中國的侵略,而國民黨反動派奉行不抵抗主義,中國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1936年2月,毛澤東率領抗日先鋒隊準備東渡黃河,開赴抗日戰爭最前線。渡河前,適逢大雪,毛澤東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觀察地形,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詩人滿懷戰勝敵人的堅強信念,豪情激蕩的寫下了這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同學們想象一下,詩人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祖國河山的壯麗景色展現在眼前,心中會涌起一種怎樣的感情呢?(自豪、豪邁的感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在朗讀本詩時,要始終把握這種感情基調,齊讀課文。思考:
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闋,各寫了什么內容,怎么寫的?
三、朗讀品味
朗讀,除了把握詩歌的感情外,還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讀技巧。你知道詩歌朗讀一般要注意什么嗎?(停頓、重音、節奏、語調、語速等)
師:請看前三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應在哪里停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生試讀
師:那么重音呢?應放在哪幾個字上?為什么?(“千”“萬”作重音處理,才能讓聽眾感受到雪景的廣闊,作者的視野與意境的開闊。“封”有冰凍、封閉之意。“飄”則突出雪輕盈的特點。)
師:。我們就按照理解把這三句讀一讀好嗎?
師范讀、指名讀、生齊讀。
生標出全詩的節奏和重音
北國風光,(豪邁,高而慢)
千里冰封──,(拉長)
萬里雪飄。↗(高昂)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慢)
山舞銀蛇,
原弛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高昂)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慢)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低沉)
略輸文采;(慢)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慢)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低,慢)
俱往矣──,(慢,拉長)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高昂,堅定)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一字一頓)
師:古詩詞中,常有一個字能起到領起下文的作用,叫做“領字”或“一字領起”,你能從上片中找出這個字嗎?它領起了那幾句話?
師:作者當時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看到的這些景象,視野非常開闊,可這些景象也遠遠不是詩人視野所能達到的范圍,這說明了什么?(這些景色加上了詩人的想象。)
師: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下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把詩人描繪的雪景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呈現在你大腦的熒屏上,然后描述給大家聽,我們比一比看,哪位同學腦海中綻開的想象之花最美麗,老師給你一分鐘的準備時間。(生描述)
師:同學們的描述很精彩,想象力也很豐富。這里有兩個比喻句很精彩,你能找出來嗎?它們好在什么地方?(山舞銀蛇,原馳臘象——詩人這樣寫讓山、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給人精神奮發的感覺。聯系當前的革命形勢與情形,詩人是在暗示中國革命將會蓬勃發展。)
師總結:毛澤東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使他成為了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正因為詩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著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決定了他的詩詞風格豪放、不同凡響,足以雄視萬代、輝映千秋。著名作家吳祖光稱《沁園春雪》是“睥睨六合、氣雄萬古,一空依傍,自鑄偉詞的第一流杰作中的杰作。”
(大屏幕出示《江山如此多嬌》的國畫):同學們請看這幅畫,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你知道她是掛在那里的嗎?(人民大會堂)這幅畫就是根據《沁園春雪》的意境畫下來的,你覺得它最能體現那幾句詩詞?(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師:作者面對“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河山,想象到的卻是雪后初霽祖國的艷麗美景,想要抒發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贊美之情。堅信中國革命必定勝利的感情。)
師:詩人王過維曾經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是本詞的一個特點。下面,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一下這種革命的豪情好嗎?男、女同學分讀,展開朗讀比賽。
師:由于種種原因,這首詞在1936年并沒有發表,它發表于1945年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的扶持下,玩弄和平陰謀,妄圖奪取勝利果實。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親自飛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43天的談判,重慶談判期間,他應柳亞子先生索句的要求,把這首《沁園春雪》抄贈給他。不久,這首詞就發表在重慶的《新民晚報》上,一時震動了文壇,傳遍了全國。據說,當蔣介石看到之后,是又急又氣,嚇壞了,馬上召集了很多反動文人也來寫詩填詞,歌頌國民黨。結果,沒有一首能比得上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蔣介石的`陰謀不得不又一次破產。這正表明《沁》是真正的千古絕唱,當年柳先生讀過后曾寫過一首和詞,對它進行了高度贊賞,其中有兩句“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想想看,它是由《沁》詞中的哪兩句演化來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師:聯系上下闋的內容,此句在詞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
師:正因為祖國的江山如此多嬌,才引得無數英雄競相為之傾倒,詩人又是如何評價這些英雄的呢?(惜……射大雕)
師:你了解這些帝王嗎?能不能介紹一下他們的業績?(生介紹)
這些帝王都曾立下赫赫戰功、風云一時,對歷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既便如此,在偉人毛澤東的眼里,作為一國之君,他們仍有不少缺憾,都表現在那些方面?(文學才華、治國本領)
師:由哪個字領起?(惜)師:“惜”字包含哪些意味?
惜(1)首先肯定了帝王們的豐功偉績,是顯赫一時的大英雄。
(2)也委婉的指出他們的缺點。他們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樹不多,個人文學才華欠缺。含有惋惜之意。
(3)自信作為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必將勝過前人。
主題句是哪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怎樣理解?
師: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鴻鵠大志。1925年,分析了當時的革命形勢后,面對生機勃勃的遼闊大地,他感慨萬千,在《沁園春長沙》中寫下了這樣一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11年后的1936年,作者同樣面對祖國的壯麗山河,審時度勢,在《沁園春雪》中作出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同學們想一想;誰主浮沉?(毛澤東、無產階級領袖、人民群眾)
師:這就是說無產階級及其領導下的人民大眾才是真正的風流人物。下闋,作者通過評論歷代英雄,贊頌今朝的風流人物,抒發了自己的抱負。一齊朗誦下闋,注意把握激情。
生齊聲誦讀
師:同學們,毛澤東是一代偉人,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可他也成為了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中國人在一代又一代領導人的帶領下,走進了新時代,創出了舉世矚目的業績,你能說一說嗎?(生暢談)
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同學們,十幾年后,你們也會成為新世紀的主宰者,會成為真正得風流人物,讓我們滿懷這種豪情,齊讀《沁園春雪》。
分角色朗讀:
沁園春雪
毛澤東
(男、女領)北國風光,(男、女領)江山如此多嬌,
千里冰封,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萬里雪飄。(男領)惜秦皇漢武
(女領)望長城內外,(男齊)略輸文采
(女齊)惟余茫茫唐宗宋祖
大河上下,稍遜風騷
頓失滔滔一代天驕
山舞銀蛇成吉思汗
原馳蠟象只識彎弓射大雕
欲與天公試比高。(齊)俱往矣
(齊)須晴日數風流人物
看紅裝素裹還看今朝分外妖嬈。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6
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理解、積累
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二、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蘊含的深刻性。
三、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理解作者通過對北方雪景的描繪所迸發出的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當今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具:
投影儀,小黑板,錄音帶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毛澤東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投影)
正音:分 嬈 遜 數 汗
解詞:惟余 競 折腰 紅裝素裹 風騷
(二)整體感知
1、范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群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后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贊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后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艷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①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統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說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 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③問題:“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解題思路:“須”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
3、學習下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下闋可分幾層?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后三句為第三層,論今。
4、逐層理解下闋:
①問題:為什么說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題思路:“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闋寫景,“嬌”字表現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②“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后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來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個字結住評古,氣勢逼人。“風流人物”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當時毛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欲東渡黃河,大展宏圖,因此“數風流我物,還看今朝”正表現了毛澤東這種“天下大任,舍我其誰”的英雄豪情。“風流”不單指建功立業、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后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④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解題思路: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5、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
(四)梳理、總結、擴展
總結這首詞的層次與思路。(先引導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歸納)
詞作由寫景開始,上闋先概括、再小結(總-分-總)下闋先過渡,由景入情,寫歷史人物,最后深化開掘。整首詞始終洋溢著蓬勃向上、氣貫長虹的豪情與力量。
(四)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不限。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7
知識目標:
1、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2、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能力目標: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思想目標: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重點、難點:理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詩歌
2、學習詩歌上闋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課文
2、讓學生談談對這首詞的初步理解。
二、題解與背景
本文體裁詞。詞又叫詩的別體,長短句。沁園春,詞牌名。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指名學生讀。
2、這首詞分上下兩闋,各寫什么?上片:描寫北國雪景;下片:縱論歷代英雄
四、討論研究下列問題
1、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什么?
2、作者以“望”統領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長城、黃河、山脈、高原)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北國雪景,并談談你的感受。
這些景觀大勢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是實寫。
3、哪幾句是虛景?
4、你認為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五、背誦詩歌
板書設計
沁園春 雪
毛澤東
長城 惟余莽莽
黃河 頓失滔滔
北國 (冰封雪飄) 山 舞銀蛇 (實景) 雄壯
原 馳蠟象
晴日→紅裝素裹 (虛景) 秀麗
沁園春 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含義及全詞表達的感情。
2、 了解詞多種表達方式共用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復習上闋
二、學習下闋
1、齊頌下闋
2、提問:下闋前兩句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3、提問:在下片中,能起到領起下文的字是?(惜) 它領起哪些句子?
4、怎樣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詩人描寫北國雪景,有雄壯之氣勢,豪放的風格,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現了詩人豪邁的胸懷。
三、重點詞句子的理解。
1、“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含義。
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結構上的作用。承上啟下,過渡作用
3、結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嬌江山完全稱意。這是對一代新人的呼喚和企盼。
四、小結
五、處理課后第三題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8
教學目的:
1、學習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2、背誦課文、默寫課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3、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意義。
教學教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歌詠過那潔白如銀的雪景。像唐朝岑參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紛紛吹落軒轅臺”。還有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高駢的“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還有宋朝胡仔的“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元朝黃庚的“江天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等等,決不勝舉。毛澤東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
二、初讀課文
1、了解背景
這首詞寫于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之后,領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陜北清澗縣,毛澤東曾于一場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后寫下了這首詞。
2、學習字詞
莽(mang)素(su)成吉思汗(han)單于(chanyu)
妖嬈:妖艷美好。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這里用來概括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內。
3、齊讀。
三、再讀課文
(一)學習上闋
1、從詞的哪些句子可知描寫的是北方冬季的'景色?(第1—3句。)
2、作者運用哪些修辭來描寫景色的?(夸張、擬人、比喻等。)
3、發揮想像,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詩人筆下的北國雪景圖,并談談你的感受。(引導學生發揮想像,進入詞的意境,揣摩雪景描寫的藝術特色,感受詩人的胸懷、氣質和思想感情。詩人筆下的北國雪景,空間極其廣闊,景色極為壯麗,令人感受到詩人豪邁的胸懷,雄偉的氣魄,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4、齊讀、指名讀詞的上闋。
(二)學習下闋
5、找出本詞的過渡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6、對歷史英豪作者是怎樣評價的?(評論以“惜”字為統領,定下批評的基調,意味非常豐富:“惜”中含褒;“惜”中有貶;“惜”中寓志。)
7、仔細的體會“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含義。(后來者居上的氣概,詩人作為革命領袖而創造空前歷史業績的自信、自勵和抱負。)
8、齊讀、齊讀詞的下闋。
四、精讀課文
1、反復朗讀這首詞,說說它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情與景是怎樣交融的?
它的抒情是與寫景、議論有機結合、渾然一體的。上片寫景,大氣磅礴、氣象雄渾,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著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三句,更是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下半片議論,即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國河山的壯麗,想到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并對歷代英雄加以評說而寓情于議,蘊含詩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充滿自信的情懷。“俱往矣”由評論歷史人物落到贊揚當代風流人物,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高峰,點明主題,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與抒情為一爐,水乳交融,使主題非常鮮明突出,從而收到強烈的感人的藝術效果。
三、小結
本詞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抱負。
板書設計:
江山英雄風流人物
千里萬里秦皇漢武
(夸張)(略輸文采)俱看
長城大河唐宗宋祖往今
(白描)(稍遜風騷)
矣朝
山原一代天驕
(比喻)(只識彎弓)
妖嬈折腰(人民)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背誦全詞。
二、研讀品味
1、這首詞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這首詞的語言非常凝練、貼切,極富表現力。全詞僅114字,就清晰地勾畫出一幅北國風光圖,極有分寸地評論了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人物,抒發了詩人的抱負。
一個“望”字,既準確地描繪了詩人觀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遠,又有力地領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寫。寫想像中的雪后天晴、紅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時用一個“看”字,把詩人欣然觀賞之狀、無限贊嘆之情表達得細致入微。“千里”“萬里”互文見義,表現祖國幅員的廣大,也反映詩人視野的遼闊。動詞“封”“飄”“舞”“馳”,形容詞“莽莽”“滔滔”,都極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銀蛇”逶迤曲折,以“馳”字形容白雪覆蓋的高原如“蠟象”奔騰聳動,極為傳神地把冰封雪蓋的群山高原寫活了,賦靜景以動態,使之生機勃勃。同是起修飾限制作用的副詞,“惟”字強調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見了;“頓”字強調黃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濤滾滾的氣勢,突出天寒地凍、河水結冰之速。
詞中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方法。“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紅裝素裹”等都是巧用比喻。“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個“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動地寫出它們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揚奮發的氣概。雪景以“白”為特征,詞中卻未寫一個“白”字,而用“冰”“雪”“銀”“蠟”“素”等,使一個為大雪所覆蓋的潔白美麗的廣闊世界盡現眼前。在下片的議論中,一開始就用“引”字把“江山”和“英雄”聯系起來。接著用“惜”“略輸”“稍遜”“只識”等詞語,既不全盤肯定,又不一筆抹煞,把詩人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競折腰”“彎弓射大雕”,不僅使議論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聯翩。“俱往矣”三字,將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筆帶過,轉而歌頌“今朝”的“風流人物”,筆力千鈞,意味深長。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極言北國的廣袤,要讀得開闊、宏大。
望長城內外,“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側面描寫出冰天雪地的景象,但語調轉低。
山舞銀蛇,原“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通過比喻、擬人寫山態,讀出形象、動感、氣勢。
須晴日,看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虛寫,贊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三、比較閱讀,完成練習(P5)
參考:《沁園春·雪》與《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都描寫了雪景,都有雄壯的氣勢,豪放的風格。前者是借景抒懷之作,贊美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詩人作為革命領袖的豪情壯志;后者是寫景敘事之作,描寫行軍的一個場景,表現工農紅軍一往無前的戰斗氣概。前者上片寫景下片議論;后者上片寫景下片敘事。前者寫的是北國雪景,壯闊而美好,并有詩人的想像;后者寫的是南國雪景,雖有氣勢而難與前者相比,只是展現眼前的實景。
四、拓展延伸
1、找幾個含“雪”字的成語。冰天雪地、風雪載途、程門立雪、白雪皚皚、雪中送炭、雪泥鴻爪、映雪讀書
2、找幾句寫雪的古詩。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同上)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同上)
(4)、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同上)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五、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了毛澤東當時的遠大抱負以及樂觀精神,我們還學習了如何讀詩,希望同學們以這一課為例子,運用讀詩的方法預習后面的詩歌。
六、作業:背誦這首詞。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9
學習目標:
1、品味詞中凝練、貼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重點)
2、理解詞的大氣鎊礴,曠達豪邁的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難點)
3、感受詞人的豪邁與大氣,激發熱愛祖國壯美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課時安排:
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由回顧寫雪的詩句導入。
(由回顧舊日積累導入到對新詩文的閱讀,便于開啟學生的形象思維)
本環節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可適時補充。
二、課文探究:
(一)一讀課文,感受氣勢:
1、指名朗讀,請學生聽準每個字音。(將需要著重指出的字寫到黑板上)
2、強調以下字音
沁qìn 數風流人物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今朝zhāo
3、注意節奏和重音
以前三句為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師生共議停頓和重音,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4、集體朗讀全詞。
(二)二讀課文,理解詞意。
1、賞析上闋: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來進行:
⑴大家看上闋寫了什么內容?
討論并歸納:上闋主要描寫北國雪景。
⑵哪個字在上闋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內容的作用?
討論并歸納:“望”字。在古詩詞中,這叫“一字領起”,俗稱“領字”。一般上下闋各有一個,讀詩詞要注意找出領字。
⑶那么,“望”字在文中領起了哪幾句話?作者抓住哪些具體的事物來寫的?
討論并歸納:
從“長城內外”到“試比高”。長城、大河、群山、高原。
⑷詩人采用了哪些修辭和寫作手法把他所要描繪的'雪景形象地呈現出來?
(先小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可能遇到的疑難:
①為何“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不是“望”統領的句子?
結合這個問題,可以感受一下想象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②“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化靜為動的寫法。
這里可以結合《社戲》中“單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一句來引導學生理解分析。
2、賞析下闋
⑴祖國的江山正因為如此的多嬌,才引得無數英雄競相為之傾倒,作者對他們又是怎樣評價的呢?
討論并歸納:
“惜秦皇漢武……射大雕”
⑵作者在文中評論的歷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們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請幾位學生簡單介紹,其他同學和教師都可作補充,此處點到即止,不能過細。)
⑶作者在評論這些帝王時又用了哪個領字?領到哪句?為什么要用這個字?
討論并歸納:“惜”,統領到“只識彎弓射大雕”。
⑷在下闋中,作者有沒有直接抒發這一觀點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在這里適時介紹寫作背景,并引導學生理解本句的內涵。
⑸作者是怎樣將上闋的寫景與下闋的議論有機的結合起來的?(從文中找出)
討論并歸納:
“江山如此多嬌……折腰。”
可能出現的疑難:
①為何評價古代帝王要用“惜”字?
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體會重點字詞的方法全面的看問題。如:從“略”、“稍”、“只”等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還可以,但在“文學才華”方面就差一些。從“略輸”、“稍遜”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這些古代帝王的豐功偉績,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他們曾起過一定的作用。是歷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還包含著后來者必然居上的偉大氣概。以此來明確作者如此評價古代帝王的目的,并為理解分析主旨句打好基礎!
②要適時追問“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三)三讀全詞,體會感情。
此處可采用男女分讀的形式,也可以全班齊讀!
三、背誦比賽
《沁園春雪》詩意充沛,有聲有色。全詩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從而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認真朗讀品味,會給人留下淳美的藝術享受。下面我們進行背誦比賽,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背熟課文。
四、總結全文
這首詞,上闋寫北國雪景,縱橫千萬里,大氣磅礴,曠達豪邁;下闋轉入抒情、議論,氣雄萬古,風流豪壯。全詞將寫景、議論、抒情有機結合,渾然一體。寫景是議論、抒情的基礎,議論、抒情是寫景的深化。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詩,深入理解詩中蘊含的情感。
2、找毛澤東的其他詩詞自讀,體會詩作中蘊含的情感。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誦讀這首詞,感受其音樂美和意境美。掌握本詞中寫景、議論與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2.學生能準確指出本詞中運用的修辭手法。
3.感受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及其作為領袖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心。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吟誦、品味這首詞,感悟、體察詞作的意蘊和意境。
2.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通過詞作中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去正確而充分地理解詞作所包含的深刻內容和強烈感情,品味生動、形象、凝練的語言。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并背誦本詞,深入感受詞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本詞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品味本詞準確、凝練的詞語。
3.感受作者的豪邁情懷,激發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教師提示:用同學們學習過的毛澤東的詞《卜算子·詠梅》來告訴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偉人毛澤東的另一首詞。(出示課件1)
教師引導:四季,是我們寫作的永不變更的話題,風花雪月是我們歌詠的對象,在我們課本中有許多寫雪的詩詞文。(出示課件2、3)
教師引出新課,順勢寫出課題:
1沁園春·雪(出示課件4)
二、自主學習,成果展示
1.學生查閱文本修改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1)了解文題
教師要求:布置預習這首詞,了解詞牌、詞目的含義,在課上交流。
預設:教師點撥指正。(出示課件6)
“沁園春”是詞牌名。“沁園”相傳是東漢明帝的女兒沁水公主的園林,曾被外戚竇憲奪取,后文人作詩詠其事,調名由此而來。“雪”是這首詞的題目,揭示了所寫的內容。
毛澤東一生寫過不少詩詞,其中我們熟悉的用“沁園春”填詞的《沁園春·長沙》。
(2)走近作者
教師以課件展示形式,補充學生預習,查閱有關作者資料的不足。(出示課件7)
(3)寫作背景
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次內容做準備。(出示課件8)
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
(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9)
教師提示:注意“分外”中的“分”的讀音,是多音字;“成吉思汗”中的“漢”也是多音字,注意在少數民族首領稱呼中的讀音。
(2)分一分多音字。(出示課件10)
教師提示:要求學生注意在不同語境、詞語中同一個詞語的不同讀音,即語境辨讀音。
(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課件11)
教師提醒:要求學生根據讀音不同,寫出不同的字形。
(4)解一解詞語。(出示課件12、13、14)
教師提示:我們在解釋詞語的意思時,除了查閱工具書,好可以根據文本語境推斷、解釋詞語意思。
注意:“妖嬈”與“妖艷”的區別,兩個詞都有“美麗”的意思;“妖嬈”指嬌艷美好;嫵媚多姿。既可形容人,也可形容景。多用于書面語。“妖艷”指艷麗而不莊重。多含貶義。
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
1.利用多媒體手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停頓、重音、語氣、語調。(出示課件16、17、18、19)
2.教師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結合詞語注釋,用自己的話概括上下闋各寫了什么內容。
教師:要求同學們同桌之間討論,然后歸納,教師做適當的點撥提示。
教師點撥:向同學們介紹什么是詞的上下闋,詞是怎樣分配片段的相關知識,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對詞的上下闋內容進行歸納。
預設:(出示課件20)
上闋:描繪北國雪景,展現山河壯麗。
下闋:評價歷代英雄,抒發作者抱負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深入文本,領略了北國之雪的風姿,欣賞詞作的語言魅力和藝術特色。
2.感受到了作者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課,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識記了生字、詞語,疏通了詞的大意,了解了詞的結構層次,對這首詞有了初步的認識。
這節課就讓我們進一步感受一下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英雄氣魄吧。
二、新課學習,精讀細研
(一)學習上闋寫景
教師要求學生再次朗讀上闋,思考上闋是怎樣寫景的,所寫景物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上闋分幾層意思?請理出寫景順序。?
教師引導:這首詞寫景非常講究順序,同學們朗讀后分析,可以根據寫景層次分析歸納。
預設:(出示課件23)
第一層:(1—3句)概括描寫北國的壯麗雪景。
第二層:(4—10句)具體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河山的壯麗。
第三層:(11—13句)想象描寫,描繪雪后天晴的壯麗景象。
2.第一層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問題的設計,幫助學生了解本詞描寫雪景的角度及雪景特點。)
教師:哪一句是總領句?同學們思考后回答。
預設:北國風光。
教師:第一層描寫雪景是如何動靜結合的?首先找到描寫雪景的句子,再作分析。
預設: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教師:你們找的對,“千里冰封”一句從“靜態”的角度寫,“萬里雪飄”從“動態”的角度寫,兩句寫法為動靜結合。
預設:(出示課件24)
3.第二層對雪景的描述由哪個詞領起?有什么效果?
教師提示:同學們,我們學習過曹操的《觀滄海》,全詩圍繞一個“觀”字展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這首詞圍繞哪個詞或字展開,或由哪個詞領起這首詞?
教師:同學們,再次朗讀這首詞,分析討論一下。
預設:我認為是“雪”,本文無論題目,還是上闋都是圍繞雪在寫或展開的。
學生:熱烈討論,提出不同的看法與答案。
教師追問:你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大部分認為是“望”,我也認為是“望”字。觀點一致了,我們再交流下一個問題,這個字有什么表達效果?
學生討論分析后回答:
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也有很大的想象成分,顯示了詩人豪邁的意興。
教師指正:(出示課件25)
4.“望”字之后,作者寫到了哪些景觀?從用詞、修辭和寫法的角度進行賞析。
教師:“望”字是這首詞語的統領。(出示課件26、27)
教師追問:“望”字之后,作者有寫到了哪些景觀?同學們分析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后搶答。)
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教師:同學們,我們從用詞、修辭和寫法的角度對這些詞句進行賞析。
教師:“惟余莽莽”中的“惟余”一詞有作用?
預設: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
教師:“頓失滔滔”一句中的“頓失”一詞有什么表達效果?同學們結合詞境分析一下。
預設1:立刻失去。
預設2:沒有感覺到,已經失去。
預設3: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滔滔的雄壯氣勢。
教師:“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四句從什么角度、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朗讀這四句詞句,討論分析。
預設:從視覺角度,突出了冰封雪飄的北國風光氣象之奇偉雄渾。
教師追問:“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兩句從修辭和寫法的角度對這兩句進行賞析一下。同學們可以分組討論分析一下,再歸納回答。
學生1搶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顯得格外活潑奔放。
學生2搶答:這兩句用“化靜為動”角度寫景。
……
教師:“欲與天公試比高”呢?同學們可以結合上面的幾句來分析回答。
預設: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
5.第三層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這三句的意境。(出示課件28)
教師:同學們,第三層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
教師補充:什么是虛寫?什么是實寫?
虛寫則是通過感受,想象,對比,映襯等手法間接渲染,側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實寫就是直接描述事實,正面表現人物,它可以給文章增添現實感和逼真感。
預設:“須”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教師:哪位同學可以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這三句的`意境。同學們注意,描述的語句要通順、連貫、詩意。
學生在課堂用5分鐘寫作,然后展示。
教師指正:
等到雪后天晴,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蒼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美好!
6.上闋通過寫景,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出示課件29)
教師:同學們,“一切景語皆情語”,即寫景是為了抒情,這首詞的上闋寫景,我們共同分析一下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要求學生再讀這首詞的上闋,然后討論分析。
教師指正:
作者先總寫了北國雪景,然后具體描寫長城、大河、山、原等雪中景物,最后描寫想象中雪后天晴的美麗景色,虛實結合地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贊美之情。
教師總結:(出示課件30)
(二)學習下闋抒情
教師要求學生大聲朗讀下闋,想想作者是怎樣由景過渡到情的,又是怎樣展開議論的,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1.下闋分幾層意思?(出示課件32)
教師:同學們,先大聲朗讀這首詞的下闋,再分層次,然后歸納每層的層意。
學生1回答:第一層:(14、15句)承上啟下,由上文的寫景過渡到下文的議論。
學生2回答:第二層:(16—22句)具體評價五位帝王。
學生3回答:第三層:(23—25句)總結,歌頌無產階級當代英雄。
2.上闋寫景,下闋議論、抒情,作者是怎樣把這兩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出示課件33)
教師:同學們討論一下這首詞上下闋是如何過渡的,一定要聯系上下闋內容來分析回答。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學生1回答:“江山如此多嬌”一句,承接上文,總括上闋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
學生2回答:“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引出下文,“引”作為領字,引出下闋對歷代英雄對了評論。
3.第一層中的“引”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們有什么共性?(出示課件34、35)
教師提問:我們知道這首詞中提到許多英雄人物,第一層中“引”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我們仔細找一下,然后回答。
學生甲搶答:秦始皇、漢武帝。
學生乙搶答:唐太宗、宋太祖。
教師:哪個同學,可以具體說一下,即補充一下或說完整。
學生丙搶答: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這些歷史人物身上有沒有發現什么共性?思考一下,然后分析歸納。
預設1: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人物。
預設2:他們都有雄才大略。
預設3:他們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
……
教師:同學們,上面都是對歷史人物正面的共性的歸納,下面能不能對他們做另一方面或欠缺的共性的歸納。
學生甲搶答:他們都忽視文治。
教師:你的回答很有道理,下面分析一下“略輸”“稍遜”與“只識”三個詞語的程度的輕重,你們可以根據詞的內容來回答。
預設:“略輸”“稍遜”與“只識”,“只識”的否定程度大于前兩個。
4.第二層中作者用哪個詞對五位帝王作了總體評價?說說這個詞所包含的感情。(出示課件36)
教師:同學們在此中找一下哪個詞對五位帝王作了總體評價?
預設:我認為是“惜”字,這一字寓意深刻。
教師提問:這個詞所包含的感情有哪些?同學們再讀這首詞的下闋,分析回答。同學們分組討論,如何搶答。
學生甲搶答:“惜”中含褒。肯定他們有雄才大略,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
學生乙搶答:“惜”中含貶。在贊揚他們長于武功的同時,委婉指出他們短于文治(略輸、稍遜、只識)。
學生丙搶答:“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人,而是蘊含著無產階級后來居上豪邁氣概及超越歷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5.如何理解第三層?
教師提問:請你說說“俱往矣”一句的隱含意思?
學生回答:把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和歷代帝王的英雄歷史一筆帶過,旨在突出今天的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三個字結束評古,氣勢逼人。點明全詞的主題。
教師提問:那么,“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呢?同學們討論一下回答。
學生回答:“數風流人物”指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于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作者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6.結合全詞及當今時代,說說“風流人物”的內涵。
教師:同學們,在此我們已經學習完了詞的闋內容,上面提到的“風流人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其內涵是什么?
學生同桌之間一起探討,教師最后指正。(出示課件40)
教師小結:(出示課件38、39)
三、課堂小結
1.這首詞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歸納一下主題。(出示課件41)
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
預設:《沁園春·雪》是毛澤東主席的名篇,分上下兩闋。上闋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闋由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縱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偉大抱負。
2.同學們,通過這首詞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出示課件42)
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
預設1: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啊,中華大地,英才輩出。我們要放眼未來,努力學習,成為新時代維護祖國尊嚴和建設強大祖國的“風流人物”。
預設2:
品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我們感受到的是他要創造偉大業績的英雄氣概,他堅定的信念、遠大的抱負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
四、明晰寫法,體會特色
教師引導學生再讀這首詞,師生共同歸納本詞寫作特色。
1.教師:同學們可以從本詞寫作手法方面去討論一下。(出示課件43)
教師指正:動靜結合,虛實相映。
靜景如“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動景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些是實景。“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虛景。這樣動靜結合,虛實相映,描寫出了北國壯麗的風光,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2.教師:同學們從修辭手法運用角度探討一下。(出示課件44)
教師指正: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預設1:比喻、對偶: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把群山比喻成一條條銀蛇在舞動,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許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動感的美。
預設2:擬人:“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個“欲”字把“山”“原”擬人化,生動地寫出它們雄心勃勃的精神風貌和昂揚奮發的氣概。
預設3:借代:“文采”“風騷”本指的是辭藻、才華,這里指的是廣義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彎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3.同學們,我們再從表達方式方面去考慮一下。(出示課件45)
教師指正: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
這是一首雄壯的抒情詞作。上闋寫景,氣勢磅礴、氣象雄渾,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著熱愛祖國河山的豪情。下闋議論,由評論歷史人物轉到歌頌當代無產階級英雄,抒發作者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于一爐,使主題鮮明突出,表現出強烈的藝術效果。
五、課堂檢測,當堂反饋(出示課件47、48、49)
要求學生當堂做完下列題目,師生再共同訂正,看看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教師及時要求學生鞏固。
六、知識遷移,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下面讀一下柳宗元的《江雪》,回答后面的問題。(出示課件50)
教師: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的這首《江雪》,言簡意深。請同學們思考分析,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上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示課件51)
教師指正: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內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2.下面在請同學們讀毛澤東的另外一首詞《沁園春·長沙》,思考回答后面的問題。(出示課件52)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題目,然后同桌互相訂正,最后教師指正。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體會作者在詞中抒發的思想感情,感受《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的共同之處。(出示課件53)
(2)當年《沁園春·長沙》中作者提出的“悵寥闊,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沁園春·雪》中是否有了回答?(出示課件54)
七、課后鞏固,布置作業(出示課件55)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2.搜集并背誦毛澤東詩詞。(至少三首)
附錄:板書設計(出示課件46)
【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兩課時,教學的重點是品味詩詞,感受詞的意蘊和意境。第一課時以品讀課文為主,并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剖析;第二課時引導學生從遣詞造句、寫作特色等方面對課文進行再次欣賞。看上去好像與第一課時有點重復,其實是從另一角度對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梳理。整節課看是以感受作者為主,但是每一步都離不開對詩詞的理解。拓展延伸的比較閱讀也是結合作者的詩詞作品來進行的。這樣,學生在對偉人毛澤東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的同時,品讀了許多詩詞,對于要學習從詩詞的語言中來賞析詩詞這一點、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訓練。本課設計對本詞藝術特色的賞析沒有充分展開,對學生更高審美能力的培養還不到位。
【課后預習】
1.利用工具書和課本注釋對第2課《周總理,你在哪里》的重點字詞的音形義進行疏通,掃清學習本課障礙。
2.請同學們課后聽《周總理,你在哪里》示范朗讀,用心感受,并用文中的詞語概括詩歌的感情基調。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11
教學目標
1、朗讀這首詞,感悟詩歌內容。
2、學會朗讀詩歌的一般方法。
3、體會詩人寬廣的胸懷,堅定的信心和為中華民族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詞,理解寫景、抒情想結合的特點
【教學難點】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揭題:
同學們,在我們中國現代史上有一位偉人,中國人民沒有不知道他,他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他是誰?毛澤東。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他的一生寫下了許多催人奮進、震撼人心的光輝詩篇。我們今天將要學到的《沁園春.雪》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教師揭示課題)請大家看一下課本,這首詞寫于什么時候?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寫下詠雪的詞。
二、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目標同上)引導學生明確,學生齊讀。
三、合作探究展示
一、初讀
請大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遍課文
二、正音沁qìn
數shǔ風流人物
折zhé腰
思汗hán今朝zhāo
三、聽讀
指導讀
感受其音樂美
(1)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根據朗讀技巧劃分節奏和重音,指導朗讀技巧。
(3)教師范讀全詞,注意這首詞的停頓、重音、語氣、語調、感情。讀出一種贊美,讀出一種歌頌,讀出一種豪邁,讀出一種自信。
(4)分組讀,討論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來讀,才能有這種情感,分析原因,邊讀邊議,邊議邊讀。明確:“北國風光……分外妖嬈。”以豪邁的語調來朗讀。“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要用贊頌、高昂的激情來朗誦。“惜秦皇漢武……只識彎弓射大雕。”要略轉低沉,用稍帶批評的`口吻來朗誦。
四、品讀
領悟其語言美
(1)請同學們快速思考,上下闋各寫了什么內容和表達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看誰最先體會出來。
明確:上闋寫祖國大好河山,對河山的感慨和贊美,用了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下闋寫評論古代人物,對當代英雄人物的歌頌,用了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
(2)學習上闋
1、提問:這首詞的題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寫雪景的?
明確:詞的上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2、討論:詞的上闋哪些句子總寫北方雪景?這些詞句創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懷?
明確:前三句總寫雪景,把讀者帶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里。創造了一個廣闊博大的意境,體現了詩人雪中賞雪的豪邁情懷。
3、指出寫靜、動景的詞語,體會其意境。
明確:“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由下而上,一靜一動,意境開闊,氣魄宏偉,格調非凡。
4、討論:作者對雪景的描述,由哪個詞領起?它統領了哪些句子?
明確:“望”字。它統領了以下句子“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5、作者望見了哪些景觀?(作者為何選取這些景觀?)
明確:“長城”、“黃河”、山脈、高原等景觀,尤其是“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
6、討論:“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原都是靜物,卻寫它們“舞”和“馳”,為什么這樣寫?給你怎樣的感受?
明確:“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化靜為動,有三方面因素:
(1)視覺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遠,山丘連綿起伏,遠看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
(2)精神因素。作者意氣風發,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氣勃勃。
(3)時代因素。中國革命正在蓬勃發展,中國人民正在奮起抗日,賦予群山、高原以頑強的性格,可以體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7、討論:上闋末尾三句寫的是實景還是虛景?從哪個詞可以看出?這三句寫出了怎樣的意境?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明確:“須”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寫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嬌艷、多姿多彩。
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蒼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
8、提問:在這里,作者把空間寫得如此廣闊,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又把景色寫得如此壯麗,表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如同頂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懷博大寬廣,他的氣魄雄偉曠達。作者的感情充滿喜悅,豪邁奮發,充滿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3)學習下闋
1、提問:由眼前的景物聯想到了哪些內容?
明確: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提問:上下闋是如何過度連貫起來的?
明確:“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承上啟下,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折腰”本來是鞠躬、傾倒的意思,這里有贊頌、贊美的意思,而它比“贊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強烈,更能體現出無數英雄為祖國的壯麗山河而傾倒之情。
3、提問:“引”也是個領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們有什么共性?
明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人物,是無數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戰功赫赫,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4、提問:對于這樣杰出的歷史人物,詞人用一個詞對他們作了總的評價,請找出這個詞。
明確:“惜”(品味“惜”字的豐富含義。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們是英雄人物,同時也就肯定了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偉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評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欠缺。第三,他們的不足是由于時代、階級局限造成;第四,表現了后來者居上的偉大氣概。)
6、提問: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明確: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7、找出全詞點明主旨的句子
明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由評論歷史人物落到贊揚當代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了高峰,點明了主題。
五、悟讀
體會其意境美在作者眼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你認為我們今天的風流人物有哪些?誰又是將來的風流人物呢?
同學們,只要我們學習偉人的胸襟、偉人的抱負、偉人的氣魄,我們一定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成為真正的風流人物,讓我們再一次帶著這種豪邁的情感把詩詞背誦一遍,激情背誦。
(四)、小結
《沁園春·雪》全詞融寫景、抒情和議論于一體,把寫景詠史巧妙地結合起來,描寫了北方壯麗的雪景,縱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詞人偉大的抱負和堅定地信念。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成為一首氣吞山河、雄視千古的“絕唱”。
(五)、拓展遷移
在《沁園春.雪》中,我們看到的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毛澤東,那么,在逆境之時,他還有如此的雍容與大度嗎?
(屏幕出示《卜算子.詠梅》)
請同學們讀這首詞,你能找出最能體現毛澤東情懷的一個詞嗎?
(六)、結束語
同學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只要我們大家立下鴻鵠大志,并為這個目標,這個理想,這個志向,為之拼搏著,奮斗著,相信我們一定能成為真正的風流人物!
(七)、布置作業背誦這首詞
(八)、板書設計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 12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熟讀這首詞。
2、掌握詞的一些體裁知識。
3、品味關健詞語,體悟詞中描繪的意象,明確寫景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把握詞的情感脈絡,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的凌云壯志,樹立青年應以“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和志向。
課前預習:
(要求1、疏通全文字詞,掃清文字障礙。2、根據所提供的作家作品知識,預習課文,整體把握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默寫:《沁園春·雪》
二、資料補充(認真閱讀并識記重要內容)
1、背景資料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戰爭的前一年,當時革命蓬勃發展,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農民起義,同時國共統一戰線已經確立,但革命該由哪個階級來領導,成為黨內外斗爭的焦點。這年深秋,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恒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秘密離開韶山,準備到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經過長沙,并獨自去了橘子洲頭。事后作了此詞。
2、詞的有關知識
詞,又稱長短句。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詞有詞牌,又稱詞調,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特點: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不同的詞牌,其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都有不同的規定。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詞填進去。詞的分類: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沁園春,詞牌名,長沙,是詞的題目,是所寫內容。
你還知道哪些詞的知識,請補充:()
三、掃清字詞障礙(把握不準查字典)
沁園春()分泌()寥廓()謬論()
未雨綢繆()遏止()揭發()
崢嶸()歲月稠()遒勁()百舸()揮斥()cāng()茫cāng()桑
補充出你認為重要的字詞:()。
四、整體把握全詞。
上闋寫景,描繪了()景色。
下闋抒情,通過對少年時代生活的回憶,抒發了()的感情。
檢查預習(小組內交流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并互相檢查預習效果。)
朗誦比賽(小組內先展開比賽,并推出冠軍,進行總決賽。注意朗誦的技巧,并讀出感情。)
合作探究(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下面的`問題,如果有不明白的知識點標示出來,并與同學討論解決。小組交流展示,釋疑解惑)
1、開頭三句點明了一個怎樣的環境,在詞中有何作用?
2、上闋作者描寫了哪些意象(景物),景物有何特點?景物描寫的視角變化和寫景順序是怎樣的?并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出這幅畫面。
3、面對眼前“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麗景色,詩人聯想到什么?表現出作者怎樣的精神或胸懷?
課堂小結:
知識鏈接:如何寫景: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的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環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襯托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怎樣才能把景物寫出特色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細致地觀察。
觀察和感受景物還需要發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著名詩人蘇軾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寫出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廬山的樣子。又如: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我們描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總之,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第一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一種是空間順序,例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么樣子,近處看它是什么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么樣子,從下看是什么樣子等。
三、展開合理的想象。
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狀態、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注意情景交融。
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的文章。
【《沁園春·雪》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沁園春 雪 優秀課件03-24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設計05-16
沁園春·雪教學04-20
《沁園春·雪》背景03-14
《沁園春·雪》說課稿11-20
《沁園春.雪》鑒賞05-21
沁園春·雪賞析02-13
沁園春 雪教案03-29
沁園春.雪文學鑒賞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