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之《蟬》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唐詩吧,唐詩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唐詩三百首之《蟬》,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蟬》
作者: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注解】:
1、本以兩句:古人誤以為蟬是餐風飲露的。這里是說,既欲棲高處,自難以飽腹,雖帶恨聲,實也徒然。
2、一樹句:意謂蟬雖哀鳴,樹卻自呈蒼潤,像是無情相待。實是隱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職微。
4、梗猶泛:這里是自傷淪落意。
5、蕪已平:荒蕪到了沒脛地步。
【韻譯】: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
你雖含恨哀鳴徒然白費神勁。
五更以后疏落之聲幾近斷絕。
大樹依然蒼翠卻無絲毫同情,
我官職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園早已荒蕪雜草埋沒腳脛。
煩勞你的鳴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舉家操守象你高潔不佞。
【評析】:
這首詩借詠蟬以喻自身的高潔。前半首聞蟬而興,重在詠蟬;它餐風飲露,居高清雅,然而聲嘶力竭地鳴叫,卻難求一飽。后半首直抒己意,他鄉(xiāng)薄宦,梗枝漂流,故園荒蕪,胡不歸去?因而聞蟬以自警,同病相憐。全詩層層深入闡發(fā)主題:“高難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實屬“詠物”佳絕。
賞析:
這首詩作于公元678年(唐高宗儀鳳三年)。當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剛升為侍御史的駱賓王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后,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聞一多先生說,駱賓王“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癡心女子打負心漢”(《宮體詩的自贖》)。這些話道出了駱賓王下獄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動刀筆,于是被當權者以“貪贓”與“觸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獄。此詩是駱賓王身陷囹圄之作。
反思:
人教版七上課文的變化在暑假中就予以了一定的關注。新學期開學后翻看嶄新的語文書,首先發(fā)現(xiàn)的是第一單元的《生命生命》被更換成了《短文兩篇》,一篇是小思的《蟬》,還有一篇是席慕蓉的《貝殼》。后面一篇《貝殼》以前在蘇教版的七下曾經(jīng)看到過,不過《蟬》倒真是第一次看到。仔細研讀之下,發(fā)現(xiàn)這兩篇課文的主題依然是“生命”,只不過原課文所強調的是生命的堅強,而這兩篇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生命的意義。從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引起年級新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似乎比杏林子的感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今天給學生講的是《蟬》,從朗讀開始。先聽學生的齊讀,基本沒有什么字詞的問題。然后是我自己的范讀,事先怕再讀錯,在辦公室練習了好幾遍。給學生讀的時候,有意思地放慢了速度,加強了重音,自我感覺還算可以。
回顧這一節(jié)課,我不自覺地以朗讀為主要手段,以中心問題引領學生來理解文本,通過數(shù)字的對比讓學生感悟生命的長和短,也讓他們自主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在我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地解決了問題。雖然學生程度不好(這從找中心句需要九個學生回答可見一斑),但只要老師放手讓學生去閱讀、去理解、去感受,相信學生,多引導學生,他們還是能達到你的`基本教學設計要求的。我們老師需要做的是點燃學生頭腦中的這個火把!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省沁陽市)人[1]。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開成二年(837年),進士及第,起家秘書省校書郎,遷弘農(nóng)縣尉,成為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鄭州。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shù)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唐詩之《蟬》 篇1
李商隱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隱三歲左右,隨父[43]李嗣赴浙。不到十歲,李嗣去世。李商隱只得隨母還鄉(xiāng),過著艱苦清貧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隱是長子,因此也就同時背負上了撐持門戶的責任。李商隱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時期曾“傭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李商隱“五歲誦經(jīng)書,七歲弄筆硯”,回鄉(xiāng)后曾從一位精通五經(jīng)和小學的堂叔受經(jīng)習文,至十六歲,便因擅長古文而得名。此外,寫得一手秀麗的工楷與一手好文章。
唐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陽,結識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輩。令狐楚欣賞李商隱的文才,對其十分器重,讓李商隱與其子令狐绹等交游[3],親自授以今體(駢儷)章奏之學,并“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后又聘其入幕為巡官,曾先后隨往鄆州、太原等地。在這幾年中,李商隱一面積極應試,一面努力學文,在科舉上雖一再失敗,但在寫作上則完成了由散向駢的轉變,此后他很少再寫散文。
唐大和七年(833年),令狐楚調任京職,李商隱離太原返鄉(xiāng),此后,李商隱曾在王屋山學道二、三年,這對其思想與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一定影響。
開成二年(837年),經(jīng)過長期刻苦學習并由于令狐绹的延譽,李商隱得中進士。
應舉之路
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考取了進士。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失敗過多次。李商隱初次應舉的年份難以考證,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隱就開始了他漫長而艱苦的應舉之路[7]。與大多數(shù)缺乏權勢背景的考生一樣,李商隱并不指望一舉成功。他流傳下來的詩文中沒有提及當時的情形,這多少說明他對于初試的失敗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隨著失敗次數(shù)的增多,他漸漸開始不滿。在《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中,他將沒有錄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撓他成功的小人:“鸞皇期一舉,燕雀不相饒。”
應舉的失敗不會讓李商隱反省自己學識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經(jīng)與他一起游學的令狐绹就考中進士。這顯然不是因為令狐绹的學識才華比李商隱優(yōu)秀,而是由于他父親令狐楚的影響力。權貴們互相提攜,大量錄取上流社會關系網(wǎng)中的考生,在唐代科舉中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許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會在考試之前就去刻意結交關系,或者想出種種辦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據(jù)李商隱自述,他在這方面是比較低調的(《與陶進士書》),但如果說他不曾對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從李商隱在開成元年寫給令狐绹的一封信中“爾來足下仕益達,仆固不動”之類的話,可以看出他的情緒已經(jīng)相當煩躁了。而他于開成二年的中舉,也正是令狐父子對當值考官施加影響的結果。
【唐詩之《蟬》】相關文章:
唐詩《蟬》08-31
唐詩三百首之《蟬》鑒賞09-23
《蟬》唐詩賞識11-28
《蟬》唐詩賞析11-30
《蟬》李商隱唐詩鑒賞09-07
虞世南《蟬》唐詩賞析11-21
李商隱唐詩《蟬》鑒賞09-23
李商隱《蟬》唐詩鑒賞10-20
唐詩三百首之《在獄詠蟬·并序》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