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提现秒到账,pg比特淘金大奖多少钱,pg人鱼公主实用技巧大全,充钱的捕鱼游戏

王之渙《登鸛雀樓》的譯文評析

時間:2022-06-20 09:02:45 王之渙 我要投稿

王之渙《登鸛雀樓》的譯文評析

  詩歌,作為文學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一門藝術,一種美。詩歌翻譯,是創造美的藝術,除了語言轉換外,更注重傳遞原詩的意境和韻味。

  一、

  譯事難,譯詩更難。因為詩是文學最優美的表現形式,不僅具備一般的文學體裁特征,還兼備神韻和意境等特點。除了語言的轉換外,譯詩更重要的是傳遞原作的神韻與意境。中國傳統詩歌歷來講求格律,重押韻,講平仄,求對仗,用典故,字里行間以含蓄為美,以意境為上,忌直白。雖然傳統英語詩歌也講究格律,押韻,節奏,用典等,但終因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使得漢語格律詩英譯尤為困難。一部分翻譯家嘗試著用散文詩譯中國傳統詩歌,但在傳達原詩神韻與意境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少了詩味。因此許多翻譯家主張“以詩譯詩,尤其要以格律詩譯格律詩”。在這些知難而進的中國翻譯家中,有一位就是有“書銷中外五十本,詩譯英法惟一人”之說的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翻譯理論家、實踐家許淵沖先生。他的“詩體譯詩”被著名學者錢鐘書稱為“戴著音韻和節奏的鐐銬跳舞,跳得靈活自如,令人驚奇”。許淵沖教授在《毛主席詩詞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體譯本的序言中,首次提出詩詞翻譯的“三美”論:“譯詩不但要傳達原詩的意美,還要盡可能傳達它的音美和形美。”本文將運用“三美”理論來評析許淵沖先生所譯的《登鸛雀樓》一詩。

  二、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不朽之作。該詩為五言絕句,雄奇豪邁、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前兩句寫景,景中含情,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和贊美;后兩句抒情,情中見理,表現了詩人不凡的胸襟與抱負以及無限進取與探索精神。短短二十字,有景,有情,有理。以下是《登鸛雀樓》原詩及許淵沖先生譯文。

  登鸛雀樓On the Stork Tower

  王之渙 Wang Zhihuan

  白日依山盡,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

  黃河入海流。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欲窮千里目,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更上一層樓。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原詩之義象美。義象美是指“詩歌字詞句或整首詩的意蘊、義理作用于大腦而產生的美感。”(辜正坤)原詩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慢慢消失在視野的盡頭。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在遠處轉向,流歸大海。這兩句詩把上下、遠近、東西景物全都容進詩筆之下,畫面寬廣,意境深遠,組成了一幅宏偉壯麗的圖畫,創造了一種意境之美。后兩句寓情于景,揭示出“觀景,需登高才能望遠;而人生也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遠,看得全”的哲理。使讀者并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

  譯詩之意美。意美是譯出“原詩的意境和詩味之美。”(郭著章)許淵沖先生的譯詩完美再現了原詩所創造的意境美。用“ the sun, the mountain, the river and the sea”勾勒了一幅美麗畫卷,而 “beyond”和 “seawards”這兩個詞則直接點明了詩中幾個意象的空間位置關系,把“幾個畫面并置而產生相互對立但又相互補充的張力審美效果。”(辜正坤)這樣,便在審美主體的腦中產生意想不到的審美效果。譯詩后兩句以 “a grander sight”譯“千里目”,“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譯“更上一層樓”準確傳達出了原詩的哲理。“千里目”和“一層樓”實為寫虛,是在頭兩句實景的基礎上作者盡想象之能事,表現出一種高瞻遠矚的氣魄。許淵沖先生在深刻理解了原詩意義的基礎上采用了模糊翻譯法,這種翻譯卻更準確的傳達了原詩的意境與韻味。

  原詩之音象美。音象美是指詩歌的聽覺形象,詩歌的音樂性,包括詩歌的節奏和韻式。漢語一個字一個音節,元音音節出現在輔音之后,再加上漢字的四個音調,便可奏出變化跳躍的音樂。由于漢字單音節的特點,詩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安排詩歌的節奏。例如,一首五言詩即五個音節,兩字為一頓,一行為三頓,結合漢字的平、上、去、入四聲的巧妙運用,會給整首詩帶來一種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性。《登鸛雀樓》為五言絕句,每行五個音節,可劃分為三頓,即:白日-依山-盡0-/ 黃河-入海-流0-/ 欲窮-千里-目0-/ 更上- 一層-樓0-/ 而該詩的格律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者結合,構成了原詩的節奏美,使原詩讀起來鏗鏘有力。漢詩的押韻能增添音樂感,讓人讀起來瑯瑯上口。漢詩可押頭韻或尾韻。《登鸛雀樓》押尾韻,韻式為x a x a 押/ou/韻和/iu/韻。該韻為陽性音,讀音嘹亮、渾厚,雙唇發音時開口度比較大,使人感到一種強有力的聲音在耳畔回蕩,能營造出一種宏偉壯觀的景象。

  譯詩之音美。音美是指“譯文可以借助譯語詩人喜見樂用的格律,選擇和原文音似的韻腳,還可以借助雙聲、疊韻、重復等方法來表達原文的音美”。(郭著章)英語詩以多音節為其音美的基礎。多音節詞有輕重音節之分,因此英語詩歌往往具有抑揚頓挫、回環往復的音樂感。英詩講究音步,兩個音節的輕重音節為抑揚格,重輕音節為揚抑格,運用恰當能產生如行云流水般的節奏感。在押韻方面,英詩也可押頭韻或尾韻。許淵沖先生認為,“在詩歌翻譯中,詩歌所裝載的信息總量是由語義和文體組成,而語義不過是低層次的信息,而文體(形式)比如音韻、節奏等才是高層次的信息,如果僅僅再現低層次的信息-語義,產生的譯文就不再是詩,而變成散文了。”譯詩為抑揚格四音步,韻式為aabb,一二句“glows”與“flows”元音相押,三四句“sight”與“height”元音與結尾輔音相押,讀起來嘹亮悅耳,瑯瑯上口。另外,第三行與第四行還運用了頭韻。頭韻是利用詞語音韻的修辭格。它是英語古體詩韻律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所產生的音韻效果可“增添文字的音樂感,便于朗讀、記憶。有時它還有強化語勢或使語句聽起來詼諧、俏皮等作用”。(盧炳群)第三行中的“grander”與第四行中的“greater”構成了頭韻,有效地增添了全詩的音樂感。

  原詩之視象美。視象可分為內視象與外視象。內視象是“詩歌的具體內容借助審美主體的呈象能力而顯示為主體想象世界中看得見的具體物象”;外視象是“詩歌本身的外部形式如詩行排列、特殊的字、詞書寫形式等物象”。(辜正坤)為了實現詩歌的語意視象美即內視象美,原詩采用了以下幾種修辭手法:首先是對比手法。對比,是指“通過并立含義相反或不同的字、詞、短語甚至句子來比較、展示事物間的差異。”(盧炳群)因此,對比的主要特點是明快、強烈。原詩的對比有以下幾個方面:A.色彩對比:白日、青山、黃河,五光十色,絢爛繽紛,給人營造了一種強烈的色彩視覺之美。B. 動靜緩急對比:白日慢慢移動,一個“依”字,體現出其勢之緩;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一個“入”字,將其奔瀉千里之勢托出。景中有動,動中有靜,使人身臨其境,心情激蕩。C、虛實對比:在一二句寫實景的基礎上,又充分發揮想象,借景抒情,揭示人生真理。“白日”“高山”“黃河”描寫的是實景,“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縱橫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其所望之高,所想之遠,虛實結合,寓意早已躍然紙上。其次是襯托手法:從形象上看,太陽之高,山之高,黃河之長,相互映襯;而前兩句所描寫白日、高山以及奔流不息的黃河,營造了一種高遠開闊的境界,為下文說理作了鋪墊,使作者自然而然就道出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富有哲理的詩句。通過對比和襯托手法,讀者極易展開想象,腦海中仿佛出現了一幅具體而清晰的壯麗畫面。從詩歌的語形視象美即外視象美來看,原詩為五言絕句,對仗工整。這首詩,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壯觀雄偉,“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后一聯用的是流水對,“欲窮”與“更上”相對,“千里”與“一層”兩個數詞相對,“目”與“樓”兩個名詞相對。這就構成了原詩形式上的完美。

  譯詩之形美。形美是“在詩句長短方面和對仗工整方面,盡量做到形似。”(郭著章)許淵沖先生認為,“譯詩除了傳達原詩內容之外,還要盡可能傳達原詩的形式和音韻。”因此,其譯作形式工整,韻律自然,很好地再現了原詩的形美。原詩為絕句,共四行;譯詩在建行上與原詩相同,也為四行。原詩為五言三頓,譯詩的詩行長度與原詩相仿,為8個音節,抑揚格四音步。原詩采用對仗形式,偶句押韻,行文工整流暢,譯文則采用對偶形式,兩兩相對,韻式為aabb。譯文以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方位詞對方位詞(sun-yellow river,glows-flows,beyond -seawards,grander- greater, sight- height),及其工整協調。另外,譯詩中的sun(red)-mountain(green),river(yellow)-sea(blue)也從視角上構成了色彩對比之美;而moutain-river一靜一動,形成了強烈的動靜緩急對比之美;grander sight-greater height形成頭韻,加上押相同的尾韻,使人充分地感受到譯詩的形式之美和音韻之美,具有說服、激勵、感染讀者,引起共鳴的作用。

  三、

  詩歌,作為文學最高表現形式,是一門藝術,一種美;詩歌翻譯,是藝術的再創造和美的再現過程;而詩歌賞析,是審美主體根據某種審美鑒賞標準做出的審美價值判斷。許淵沖先生針對詩歌翻譯所提出的 “三美”原則現在已經成為譯詩優劣的鑒賞標準。理想的譯詩,“第一,應當自己也是詩;第二,應傳原詩的情緒;第三,應傳原詩的內容;第四,應取原詩的形式。”(成仿吾)許淵沖先生堅持以詩譯詩,按照“意美”、“音美”、“形美”標準英譯中國傳統詩歌,其所譯《登鸛雀樓》一詩不僅在內容與形式上準確地再現了原詩,而且生動地傳達了原詩所創造的意境和詩韻,讓讀者切身地感受到詩歌的獨特魅力與美。

【王之渙《登鸛雀樓》的譯文評析】相關文章:

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譯文評析01-04

登鸛雀樓王之渙譯文11-23

《登鸛雀樓》的譯文評析01-04

評析《登鸛雀樓》譯文09-21

王之渙《登鸛雀樓》唐詩譯文及鑒賞03-07

王之渙《登鸛雀樓》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04-26

登鸛雀樓王之渙06-08

王之渙《登鸛雀樓》04-24

登鸛雀樓王之渙朗誦10-28

解讀登鸛雀樓王之渙10-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襄城县| 田阳县| 莱州市| 穆棱市| 白城市| 黔西| 万山特区| 大同县| 庄浪县| 德兴市| 宜兰市| 昌邑市| 南木林县| 临江市| 翁源县| 晋中市| 阳春市| 司法| 枣庄市| 长岛县| 金沙县| 湾仔区| 滦平县| 华亭县| 葵青区| 米易县| 迁西县| 千阳县| 神木县| 乌兰县| 张掖市| 郧西县| 胶州市| 抚州市| 张家港市| 海伦市| 北宁市| 同心县| 襄城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