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光中《鄉愁》原文及賞析
余光中的《鄉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戀歌,關于余光中《鄉愁》鑒賞,至今都還有人在細細品味和理解。接下來小編搜集了余光中《鄉愁》原文及賞析,歡迎查看。
《鄉愁》原文: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創作背景:
該詩寫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離開大陸去臺灣。當時由于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鄉愁》賞析:
《鄉愁》是余光中詩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鄉愁四韻》《羅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風抒發鄉愁的經典之作。
余光中被稱為“以鄉愁之詩撼動億萬華裔”的詩人,“鄉愁”是其眾多詩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題。《鄉愁》對一個抽象的、很難作出描繪卻被大量描繪所覆蓋的主題作出了新的詮釋。在意象上,選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生活中常見的物象,賦予其豐富的內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個物象,在鄉愁這一特定情感的維系之下,反復詠嘆。余光中本人曾說,這首詩是“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后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后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國大陸這樣“大母親”,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
內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不斷發展的情感,逐漸上升,凝聚了詩人自幼及老的整個人生歷程中的滄桑體驗。不同階段的鄉愁,凝聚兩端的分別是:我——母親;我——新娘;我(生)——母親(死);我(游子)——大陸(祖國)。鄉愁的對象,由具體的“鄉”,到抽象的民族的“鄉”,從地域之鄉,到歷史之鄉和文化之鄉。使“鄉愁”逐漸沉淀出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詩形上,四段文字在字數、句式上基本一致:“……(時間狀語),鄉愁是……(作為意象的具象化的‘鄉愁’的載體),我在這頭(具體的‘鄉愁’的對象)在那頭”。一氣呵成,回環往復,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嘆,余音繚繞,歷久彌篤。
詩歌在語言上純凈、清淡,淺白真率而又意味雋永!靶⌒ 薄ⅰ罢薄ⅰ鞍薄ⅰ皽\淺”等疊音的形容詞,用來修飾中心意象,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
這首詩在藝術風格上,一反詩人早年“現代時期”那種刻意錘字煉句、苦心經營意象和矛盾語法、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驚人之語,在晦澀中求深奧的特點,轉而追求恬淡、圓融的美學風格。以簡代繁,以淡取勝,也算是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讀于金陵大學外文系,翌年轉入廈門大學。同年隨父母去香港,次年到臺灣。1952年從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57年主編《藍星》周刊。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主編《現代文學》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臺任教。已出版詩集《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荊賦》《守夜人》等。
后世影響:
《鄉愁》曾被選入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
作品相關:
《鄉愁》不僅有著結構和韻律上的藝術之美,更因其對故鄉戀戀不舍的情懷和對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期待而有著情感之美!多l愁》有四小段,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華南理工大學講學時,曾在千余學生面前親自朗讀了自己為《鄉愁》續寫的第五段:
而未來,
鄉愁是一道長長的橋梁,
你來這頭,
我去那頭!
這一段描繪出了鄉愁化作往來的橋梁,將海峽兩岸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繁榮發展的圖景,余光中對兩岸統一的信心,在這一段之中得到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