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案
一、什么是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二、初中音樂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音樂教案(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音樂教案1
教材分析
《電子空間站》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材內容以電聲樂隊演奏的器樂曲《絲綢之路》、電子琴獨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橄欖樹》為主,讓學生對電聲樂隊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音樂材料、音響,初步認識常見的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與鑒賞電子琴、電聲樂隊所演奏的樂曲,擴大藝術視野。
3.體驗歌曲《橄欖樹》所表達的基本情感并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課前播放樂曲:電聲樂隊演奏的器樂曲《致愛麗絲》。
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為導入新課做好準備。
2.介紹電子音樂的發展。
師:現在是電子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音樂創作和表演領域。那么,人們是如何運用這些電子設備制作電子音樂的?電子音樂又是如何發展的?上節課布置同學們回去查找資料,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說說查找的結果。
生1:大約在70年前,美國人約翰·凱奇利用電子管振蕩器和留聲機進行音樂創作。
生2:法國人皮埃爾利用磁帶錄音機通過改變磁帶速度、顛倒方向、隨機剪輯、多軌錄音等方法制作一種合成的音樂——具體音樂。
生3:德國人艾默爾特利用電子合成器制作電子音樂。
生4:隨著計算機的發明,人們又利用計算機制作電腦音樂。
師: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電子音樂就是這么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創作電子音樂的電聲樂器。
二、介紹電聲樂器。
多媒體顯示各種樂器的圖像和聲音并做相應的介紹。
電子琴:電子樂器。用電子元件來發聲,能模仿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帶有多種自動功能。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電子琴也能與電腦連接,將音樂和樂譜合二為一,既能打印出樂譜,也能自動演奏音樂。
電聲吉他:電子樂器。現代流行音樂中經常使用的撥弦樂器。
電聲貝司:電子樂器。現代流行音樂中經常使用的低音撥弦樂器。
爵士鼓:爵士鼓不是電聲樂器,但它是電聲樂隊中起重要作用的打擊樂器。加世紀初,由美國新奧爾良的一種黑人爵士音樂中用的鼓演變而來。
電子鼓:電子樂器。用電子技術來模仿各種鼓聲的打擊樂器。
這一層次通過多媒體介紹電聲樂器,讓學生對平時接觸較少的電聲吉他、電聲貝司、電子鼓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三、欣賞電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
師:在這些電聲樂器中,電子琴以它的豐富音色、變化多端的自動伴奏系統列居首位。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電子琴獨奏曲《西班牙斗牛舞》,在欣賞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多媒體顯示:
①斗牛是哪一個國家獨特的民俗活動?
②這首樂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斗牛場面?
③有幾種節奏型(伴奏音型)?
④音色以弦樂還是管樂為主?
師生一起完整欣賞電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聽的時候暗示學生邊聽邊拍節奏。
四、欣賞《絲綢之路》。
1.讓學生說說所了解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師: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猜一個謎語,看老師描述的是一條什么路——這條路是從我國陜西渭河流域開始,向西綿延數千里,聯結著歐、亞、非三大洲,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橋粱。
生:絲綢之路。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說說你所了解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學生回答略。)
這一層次通過學生講述張騫、玄奘等人的故事,將文學、藝術相結合,讓學生從學科滲透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2.觀看絲綢之路的地理風貌。
師:我們來看一組絲綢之路的風光圖片。
教師播放絲綢之路的地理風貌片,有圖像,沒聲音。
師:看完這一組絲綢之路的風光后,假如你是一個作曲家,你準備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它?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用平時學到的知識為畫面配樂;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生1:用樸實無華的旋律來表現它。
生2:用帶有濃厚中國情調的旋律來表現它。
生3:用舒緩柔美的旋律來表現它。
師:我們課本里面也有一段表現絲綢之路風光的主題音樂。請把課本翻到第44頁。大家先在下面小聲視唱一下。(教師巡回指導。)
3.視唱《絲綢之路:》主題曲。
師:現在老師完整彈一遍,同學們小聲地跟唱。
這里安排視唱是為了檢驗學生的音樂知識技能,同時也讓學生的視唱能力得到提高。
4.讓學生選擇音色、節奏、速度。
師:電子琴有很多種音色,老師試犖幾種,大家選擇一下,哪幾種最能體現《絲綢之路》的意境。學生回答略。 師:那你們準備用什么樣的速度來表現它?(學生回答略。)
師:電子琴也有很多種節奏,你們聽聽哪種節奏比較合適?(學生回答略。)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音樂配器方面來,難度較大。由于時間關系沒能讓學生親自動手,也是考慮到學生對電子琴功能不熟悉,如果班級有學生學過電子琴,可以考慮讓學生親自動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大家都當了一回配器大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喜多郎如何為它配樂的。
5。欣賞電子合成器演奏的《絲綢之路》音樂。(有圖像,有聲音。)
五、學唱歌曲《橄欖樹》。
師:電聲樂隊既可獨立演奏各種各樣的樂曲,也常常為歌曲伴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電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橄欖樹》。
1.播放電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橄欖樹》,有圖像,有聲音。
2.讓學生結合歌詞,說說樂曲所表達的基本情感。
3.學生跟唱歌曲。
4.完整地演唱歌曲。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歌曲所表達的基本情感并學會演唱歌曲。
六、歸納總結,布置作業。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征,懂得它能使音樂色彩更加獨特,更加豐富。課后請同學們收集用電聲樂器演奏或伴奏的錄音資料。下節課帶來和同學們交流。
用作業的形式把課堂的知識延伸開來,可以激起學生學習電子音樂的興趣,進一步鞏固本堂課學過的知識。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感受和鑒賞美為核心,從情感人手,介紹電聲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將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電子空間站》這一課音樂材料比較新,所以我設置課前曲《致愛麗絲》,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氛圍,為導入新課做好準備。
整個教學活動設計,以學生的搜集、查閱資料、回答、實踐等活動為主線,教師給予引導。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回答問題,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出乎意料,讓我吃驚不小,也讓我感動了好久。另一方面通過教師的引導,本節課達到了讓學生初步認識常見電聲樂器及感受和鑒賞音樂的教學目標,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從這個角度說,這節課是成功的一節課。
但這節課中同樣也存在不足之處:由于是農村中學,學生在小學的音樂教育相對較薄弱且音樂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學生視唱不太理想,節奏感偏差,音樂知識、技能有待提高。
初中音樂教案2
一、教 材 分 析
凝固的音樂依據課程標準的目標,綜合“欣賞·評述”和“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學習內容凝固的音樂,本單元凝固的音樂采用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活動建議,以建筑為教學題材,通過欣賞、制作教學活動,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凝固的音樂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以及基本的美術素養。
課題《凝固的音樂》應理解為:建筑藝術和音樂一樣,能夠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華。
教材從欣賞進入,以不同類型、風格的經典建筑為對象,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以及環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啟發學生進行聯想,引導學生用體積、空間的認識方式感受優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
兩個教學活動按梯次由淺入深展開,從簡單形體的制作嘗試中理解建筑的某個部分,進而豐富學生的想像,通過合作學習,完成較完整的建筑模型。在制作過程中,學習和運用立體構成的制作技法,獲得知識技能的能力。
資料庫提供的術語解釋:節奏與韻律,是音樂與造型藝術通用的術語,結合圖片,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建筑在造型結構與空間上的藝術表現。
學習大空間是對本單元知識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分別從生活中構成形式的運用、中國古代建筑等方面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和運用知識。
教材綜合欣賞和制作兩方面的學習內容,教學中應以形體空間感受和認識為主線,聯系建筑藝術的人文精神和立體制作的技能方法,讓學生在感受與表現、知識與技能方面都能夠有所獲得。根據學生能力條件設置模型制作的難度水平及要求,注意活動之間的梯次關系,發揮合作學習的效能,力求做出較完整的作品。
二、教 學 目 標
賞經典建筑的形式美,體會和認識建筑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制作簡單的形體,并構想建筑模型,畫出設計草圖,根據設計草圖,制作簡單的建筑模型。
三、教 學 思 路
1. 教學題材
首頁圖片用于欣賞活動,感受不同類型、風格的經典建筑,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以及環境等方面加以提示,教學運用中應該有所側重,能夠讓學生了解欣賞建筑藝術的一般方法。
布達拉宮隨山勢聳峙,俯瞰山巒環抱的一片廣袤的平原,宏偉壯觀;色彩搭配單純、簡潔,錯落的組合給人豐富的視覺感受。可以比較下圖加拿大蒙特利爾某住宅,同樣是直線造型,不同的組合產生不同的空間感受。
天壇祈年殿層層臺基和重重屈檐以平穩的節奏,造成向上的動感,表現與天相接,突出“天”的肅穆崇高。
悉尼歌劇院富有詩意的建筑群,重復的殼體形成強烈的節奏感,讓人聯想到出海的白帆、盛開的百合。比較上海體育場飛揚的曲線造型,用以啟發學生對建筑構圖的認識。
教學提示啟發學生對建筑作品進行聯想,引入對簡單形體的思考。活動一設置的教學任務可以作為制作活動的第一階段,讓學生從簡單形體的制作中學習基本方法,逐步完善建筑模型的構思。第16頁的圖片為學生提供了想像的參照。
活動二的學習任務是創意制作,教材為此呈現挖切、折疊和粘合等制作技法詳細的步驟圖和相應的學生作業。創意制作應該在簡單形體制作的基礎上豐富和完整,體現教學的延續性。
2. 教學組織
課前準備:多媒體、制作模型用紙張、工具刀、尺子、鉛筆墊板、直尺、圓規、膠棒等;分小組制作模型;明確制作過程中安全、衛生以及愛護公物等注意事項。
3. 教學策略
從建筑藝術給人的視覺、形體和空間感受以及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凝固的音樂”:即好的建筑不僅僅是用于遮風避雨的構筑物,它還像音樂一樣,使我們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華。
欣賞過程注重視覺效果的感受,啟發對生活的聯想,達到升華情感的目的;從造型、結構、色彩、環境等方面對建筑作品進行分析,學習欣賞建筑藝術的基本知識,了解建筑藝術的形式美法則,并運用于對建筑作品的評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培養他們敏銳的視覺意識,能夠對建筑作品做出積極的?穴或許是獨特的?雪反應,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并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
制作活動分兩個部分,安排在兩個課時內完成:
第一課時:結合欣賞活動,參照圖片中屋頂和墻體的造型,經過剪切、折疊、粘合,用紙做一個簡單的造型;轉動這個造型,從不同角度觀察感受形體和明暗的變化;基于這個造型,設想添加其余部分后的小建筑模型,畫出草圖,與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按設計風格進行小組組合。通過演示講解折疊、挖切、粘合等制作方法。依據經典作品,討論建筑形體的幾何關系、曲直、虛實對比關系的處理和運用,進一步理解作品和學習任務。根據學生的設計選擇相應的方法,為小組制作提出建議。制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使不同能力差異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和表現的機會。
對教學做出總結,師生結合經典作品交談制作體會。為進一步了解建筑藝術提供教學資源。
4.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注意尊重、保護和發展學生個性,以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評價內容包括視覺效果感受、造型、結構、色彩等方面,分別對教學過程中視覺意識的表現、創意和制作水平做出評價;輔導過程中及時對制作工序、方法以及良好習慣等細節做出點評。
四、教 學 選 擇
兩個活動設置形成梯次又相對獨立,教學時可以靈活運用。活動一的重點在認識建筑形體的幾何關系,結合欣賞教學,在幾何體制作的基礎上稍加豐富和組合,便能成為一個簡單的建筑模型,使教學活動相對完整,便于在時間、材料條件欠缺的情況下單獨實施。活動二應該建立在活動一的基礎上,相對時間長,可以利用課時之間的空余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兩個活動之間建立知識銜接,形成完整的教學過程。
根據地域特點,可以考慮采用建筑寫生的方法進入:運用前面所學的透視知識,對當地有特點的建筑進行寫生,通過作業講評,結合欣賞獲得有關建筑的知識,再進入制作,構成完整的教學活動。
五、教 學 建 議
1. 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課堂欣賞的圖片材料有主次之分,不宜平均對待。從建筑藝術的形式美法則進入,運用直線和曲線造型、節奏與韻律、重復與再現、環境等要素進行分類,舉一反三,直接指向知識內核。
強調綜合學習的必要性,在欣賞活動中了解建筑體現的人文精神,在制作過程中運用幾何知識等等。
為了加強欣賞和制作之間的聯系,增加重復與再現、虛實關系等內容。如采用悉尼歌劇院的重復形狀的方法,而不一定模仿形狀;挖切可以體現墻體的虛實關系,而不僅僅是為了做窗戶等等。
模型制作盡量減少繁雜的表面處理,比如挖切很多的窗戶。多采用體積組合的表現形式,有利于分工合作的組織形式。
2. 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音樂運用于教學情境的烘托,不失為最佳手段,但其難度也不容忽視。建筑作品是時代的產物,蘊含著歷史、宗教、地域和民族等復雜的文化內涵,音樂背景的運用主要是啟發學生對人文主題的聯想,如布達拉宮可以讓人聯想到宗教儀式上的大號、喇嘛、藏族服飾、藍天雪山等等,與建筑的挺拔、宏偉相對應的音樂效果應該是渾厚、寬廣的;而悉尼歌劇院讓人聯想更多的是陽光、海風、遠航,悠揚抒情的女高音比較適合這種舒展、明快的建筑風格。針對學生對建筑和音樂的理解所存在的差異,可以考慮在課前組織一次評選活動,讓學生為教材中的某件作品選配一段背景音樂,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用意,促使他們表達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創設他們認可的教學情境。
3. 關于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為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有機結合,隨機調整師生的主從關系,把更多的學習空間留給學生。如:設置“陽光下的悉尼歌劇院”、“世界屋脊上的神殿”、“建筑的直線和曲線”等話題,讓學生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描述自己對建筑作品的感受;點評突出的制作,讓學生介紹制作方法與體會等。諸如此類,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使學生更為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4. 關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拍攝當地有特色的建筑圖片運用于教學,引發學生對周邊環境的關注,形成觀察習慣。
注重運用示意圖歸納形體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建筑作品;強調動手演示的作用,直觀感受更有利于制作技巧的傳授;制作幾何體的展開平面圖,供學生隨時查閱。
5. 關于采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提供一定數量的圖片和具有指導意義的文字,利用校園網絡或櫥窗,舉辦“建筑博覽會”;通過征文的活動形式,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欣賞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緩解課時不足的壓力。
6. 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幾何體體積和它展開平面的形狀有很大區別,幫助學生完成從平面到立體轉換是教學中的難點。可以利用幾何模型教具,從各個角度觀察其平面投影。對學生而言,更簡便的方法如:拆開一個舊包裝紙盒,即可獲得展開平面圖。
六、教 學 資 料
建筑與音樂
德國文學家歌德把建筑比喻為“凝固的音樂”,因為建筑可以像音樂那樣喚起人們某種情感,例如創造出莊嚴、雄偉、幽暗、明朗的氣氛,使人產生崇敬、自豪、壓抑、歡快等等情緒。建筑與音樂的聯系突出體現在節奏和韻律、重復和再現以及對比等概念與方法上。
節奏和韻律在音樂和美術中的應用極為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筑?熏不論是單體建筑或群體建筑?熏乃至細部裝飾,幾乎處處都有運用韻律美造成節奏感。
在音樂中某一主旋律的重復或再現,通常有助于整個樂曲的和諧統一。在建筑中,往往也可以借某一主題的重復或再現來增強整體的統一性。一般說來,重復或再現總是同對比和變化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凡對稱都必然包含著對比和重復這兩種因素。中國古代建筑中常把對稱的格局稱為“排偶”,偶是成對的意思,也就是兩兩重復地出現。同一種形式的空間如果連續多次或有規律地重復出現,還可以造成一種韻律節奏感。如:悉尼歌劇院、天壇祈年殿、故宮角樓的屋頂和香港力寶大廈等。
建筑形式美法則
一個建筑給人們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們心理上、情緒上產生某種反應,存在著某種規律。建筑形式美法則就表述了這種規律。建筑物是由各種構成要素如墻、門、窗、臺基、屋頂等組成的。這些構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狀、大小、色彩和質感,而形狀(及其大小)又可抽象為點、線、面、體(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則就表述了這些點、線、面、體以及色彩和質感的普遍組合規律。
建筑形體的幾何關系
古代一些美學家認為圓、正方形、正三角形這樣一些簡單、肯定的幾何形狀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統一和完整的象征,因而可以引起人們的美感。
抽象的一致性指這些形狀有確定的幾何關系。例如圓周上的任意一點距圓心的長度是相等的,圓周的長度是直徑的π倍;正方形或正立方體的各邊相等,相鄰的邊互相垂直;正三角形的三條邊等長,三個角相等,頂端處于對邊的中線上。這些形狀既然有明確、肯定的幾何關系,就可以避免任意性。這種觀點對建筑構圖影響很大。古代許多優秀建筑作品不論是平面形狀、體形組合,乃至細部處理,都以上述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作為構圖的依據?熏從而獲得了高度的完整統一性。后來雖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現了多種不規則的構圖法則,但有時仍然借助于簡單幾何圖形來達到構圖上的完整統一。參看希臘巴特農神廟、盧浮宮金字塔、臺方斯大拱門等。
直和曲的對比
直線能給人以剛勁挺拔的感覺,曲線則顯示出柔和活潑。巧妙地運用這兩種線型,通過剛柔之間的對比和微差,可以使建筑構圖富有變化。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拱柱式結構,中國古代建筑屋頂的舉折變化都是運用直曲對比變化的范例。現代建筑運用直曲對比的成功例子也很多。特別是采用殼體或懸索結構的建筑,可利用直曲之間的對比加強建筑的表現力。如:悉尼歌劇院、上海東方之珠、上海體育館。
虛和實的對比
利用孔、洞、窗、廊同堅實的墻垛、柱之間的虛實對比將有助于創造出既統一和諧又富有變化的建筑形象。如:朗香教堂的窗孔使厚實墻體顯得和諧而富有變化。
初中音樂教案3
課題:
身邊的音樂
教學目標:
1、找出身邊的音樂,了解這些音樂的作用;
2、識別音樂的情緒,發揮創造想象力為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背景音樂。
設計思路:
學生發掘自己身邊的音樂,對生活中、社會中音樂的功能進行初步了解,使學生認識到音樂與生活的聯系,體會“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音樂伴隨我成長”的道理,并能為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音樂。
教學重點:
在音樂聽賞中了解音樂的情緒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為場景配置音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生聽音樂進入教室。(音樂為《歡迎進行曲》,由幾名學生列隊進入,并揮手向其他學生致意。)
2、師生相互問好。
二、感受與探索
1、教師提問:剛才播放的這首音樂大家都很熟悉吧,曲名是什么?那幾位同學隨音樂進入教室時是什么樣的神態呀?誰來模仿一下?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神態呢?
(讓學生初步感知音樂的情緒與人的情緒之間的關系)
2、我們再欣賞幾段音樂,聽完之后,請同學們說說聽到這些音樂時的感受,然后請幾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找出身邊的音樂)
3、教師播放音樂片段,學生聽賞。
(《運動員進行曲》、《搖籃曲》、《國歌》等)
4、學生自己探索,尋找音樂。
教師提示:除了剛才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樂曲以外,還有哪些在你身邊的音樂,請大家開動腦筋,找一找,比如你在電視中聽到的,在書店聽到的,在超市等很多地方都有音樂,你能唱一唱,哼一哼都可以。
5、對找出來的音樂進行簡單的情緒情感分析。
6、試對已經分析的音樂設置場景,學生合作表現。
(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表現音樂,在熟悉的音樂中創設場景,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對音樂的興趣)
三、創作與表現
1、試配場景
剛才我們自己找出了許多身邊的音樂,也為找出來的音樂配置了一些場景,下面我們來為場景試著配一配音樂。
2、將學生分組,各小組自行確定要表現的場景,并為場景構思配置什么樣的音樂。
(學生討論,教師下去指導)
3、教師提供音樂片段,學生自由選擇音樂。
4、分組展示交流,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
(以學生自評為主,教師只指導學生如何評價,不作結論性的評價,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但都要充分給予肯定)
四、教師小結,下課。
初中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歡快地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這首歌。
2、能感受到新疆歌曲的風格特征,用不同的形式參與表演活動。
3、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xx
感受作品的民族風格
教學過程:
一、節奏律動
1、在《青春舞曲》的伴奏音樂中老師帶領學生拍節奏。根據由易到難的原則練習
2.歸納音樂的主要特征:歡快活潑,律動感強,新疆風格濃郁。
3.欣賞新疆歌舞表演片段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歸納出新疆歌舞表演的主要特點:風趣幽默,邊歌邊舞。
(2)讓學生回憶、模仿、設計簡單的新疆舞蹈的動作(如“托帽”、“聳肩”、“扭脖子”),帶領大家一起隨著《青春舞曲》做律動。
初中音樂教案5
教材:
人民音樂出版社《高級中學音樂課本》
教具:
影碟機 影碟(唱段實況) 幻燈片 幻片機 彩電等
教學目的
1、 通過對京劇的簡介,使學生了解京劇基礎知識。
2、 通過京劇名段欣賞和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他們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1、 用提問式導入課題內容。(我國戲曲中,影響最大的是什么劇種?)
2、 介紹京劇基礎知識:(根據內容出示相應的幻燈片)
(1) 京劇的形成:京劇在中國戲曲中形成較晚,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壽辰,詔令“四大徽班”(清朝安徽省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個戲班)進京演出,皮黃腔風靡京城。后來,留京徽班藝人與來自湖北的漢劇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式,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京劇雖只有二百多年歷史,但因為它久居京城這種特殊背景之下,名角輩出,流派紛呈,藝術成就顯著,影響遍及全國以致世界,被世人稱為中國的國劇。
(2) 京劇音樂:
1) 京劇音樂以西皮腔和二黃腔為主。西皮腔源于秦腔,形成于武漢一帶。西皮腔一般較為高亢剛勁,活潑明快,適于表現激昂、明朗、歡快的情緒。二黃的起源在江西,形成于湖北、安徽,它的唱腔沉著穩重,凝煉嚴肅,適合表現深沉、悲怨的情緒。
2) 伴奏樂隊稱為“場面”,分為“文場”、“武場”兩部分。文場由演奏旋律的管弦樂器組成,常用的樂器有京胡、月琴、小三弦、京二胡、笛子、嗩吶、笙等(出示掛圖),
初中音樂教案6
教學內容:
1、學習歌曲《藍天白云》
2、欣賞歌曲《為我們的今天喝彩》、《我聽見時光的聲音》學習目標:1、學習歌曲《藍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樂觀向上的情感
2、欣賞《為我們的今天喝彩》,感受現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時代氣息
教學重點:
感受表現花季少年生活的音樂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聲傳達出新時代少年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教學難點:
對音樂作品的評析和表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音樂:播放展現美麗風景(風輕云淡)的輕音樂
2、語言設境:我們送走了滿載收獲的20xx年,迎來了嶄新的充滿希望的2005年。對于親愛的同學們,也告別了天真浪漫的童年,
步入了風華正茂的花季歲月。處處都洋溢著詩意和歌聲,像藍天和白云,沐浴著一片愛的陽光!
(二)揭示課題
——花季如歌(小黑板)
(三)學習歌曲《藍天白云》
1、聽賞《藍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緒
2、說一說歌曲的情緒、節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復和變化重復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結構→教師歸納總結
3、再次聽賞《藍天白云》,輕聲跟唱,熟悉旋律
4、節奏練習:OΧ|ΧΧΧΧΧΧΧ|ΧΧΧΧO
5、跟琴填詞演唱→視譜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處
6、歌曲處理: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演唱(齊唱、領唱齊唱等),用歡樂的歌聲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對今天世界的熱愛!
(四)欣賞《為我們的今天喝彩》
1、聽賞歌曲,思考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談一談感受
2、教師歸納,簡介歌曲
3、再次聽賞,并跟唱,體會歌曲浪漫熱烈的情緒和富有動感的旋律
(五)聽賞《我聽見時光的聲音》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2、說一說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談談感受
(六)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欣賞了三首表現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從同學們的歌聲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青春氣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學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洋溢著歡樂和幸福!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獲美好的明天!
第2課那不勒斯舞曲一、組織教學:播放上節課所學歌曲《牧場上的家》,讓學生聽著音樂,愉快地走進教室。(目的是營造音樂課輕松、愉快的氛圍)二、新課導入:同學們,在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請大家聽到老師"預備——開始"的口令后,把手貼到下巴上。教師在喊出"預備——開始"口令的同時,有意夸張地把手貼在臉頰上。此時出現微妙的情形:全體學生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會隨教師把手貼在臉頰上。教師讓同學們互相觀察手放的位置,提出問題:"剛才老師講的要求是什么
"?同學們會流暢的回答:"聽到老師'預備——開始'的口令后,把手貼到下巴上"。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聽到老師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錯放到臉頰上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同學們都看到老師是把手放到臉頰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臉頰上。這個現象說明一點,那就是同學們相信眼睛看到的`勝于相信耳朵聽到的。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也說明這是人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組成的,我們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視覺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還可以用耳朵的聽覺去發現和感受這世界的另一面。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因此,學習音樂是培養和發展我們用聽覺去發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幾種西洋銅管樂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首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學們在用眼睛觀察西洋銅管樂器形狀及演奏姿勢的同時,注意用聽覺去感受西洋銅管樂器的音色特征和聲音表現特點。
三、西洋銅管樂器介紹:
1、展示多媒體課件,呈現課題《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課的四個教學內容標題:(1)西洋銅管樂器介紹;(2)鞏固練習;(3)為欣賞做準備的練習;(4)欣賞: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小號、長號、圓號和大號的樂器形狀(圖像)、音色特征及聲音特點介紹(文字和解說)、演奏姿勢(圖像)
和樂器演奏音樂實例(音樂)多方位整合的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觀察樂器的同時可以看到有關樂器的音色特征和聲音特點的解說文字,聽到解說聲音;在聆聽某種樂器演奏的音樂實例時可以看到使用本樂器的演奏姿勢和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在向學生介紹過程中,注意重點簡要提示各樂器的聲音特點,小號:聲音高而明亮;長號:聲音有些撕裂的感覺;圓號:聲音帶有一種朦朧感;大號:聲音渾厚低沉。)
四、鞏固練習:
使用多媒體計算機在大屏幕上呈現出各種銅管樂器的圖像,學生每組選出兩名代表,聽播放的音樂片段,說出所聽音樂的主奏樂器名稱。判斷回答錯的可以由本組其他學生給予補充和糾正。
五、為欣賞做準備的練習:
1、在大屏幕上由簡到繁按順序呈現《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樂段的主題音樂節奏,引導學生按樂段音樂主題分別進行節奏視讀。
2、結合譜例,指導學生分析、歸納三個樂段的主題音樂在節奏上的不同之處。第一樂段:主題每一句的節奏型都是由八分休止符緊接十六分音符來開始;第二樂段:節奏型與第一樂段相近,但開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點音符;第三樂段:由八分音符開始,緊接著是頓音與連音相間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初中音樂教案7
一、課題闡述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銀屏之歌》,下面就教材、 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設計五方面談談我的課堂教學構思:
二、 教材分析
《銀屏之歌》所在的單元主要是影視音樂,把它納入初一學生的音樂教材,使學生能夠結合所熟悉的電視劇,學會分析影視音樂在影視劇中作用,并感受音樂魅力. 表述對主題音樂或背景音樂的認識,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由于電影、電視、多媒體的普及. 學生看過許許多多的影視作品.并對作品中的音樂非常熟悉,但對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很少去分析.因此,我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了解什么是影視音樂,影視音樂的作用。
2、能力目標:能夠對本課中的音樂就樂曲風格、演唱方式等做對比分析,從而總結出影視音樂的作用。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與視覺影像相結合所產生的美感和魅力,陶冶情操。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這其中理解影視音樂的作用是我的教學重點;而引導學生對本課中的音樂進行對比分析,探究出影視音樂的作用應該是教學難點。
五、學法
要讓學生在學習中順利突破難點,掌握重點,我準備引導學生采取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聽唱感知,整體把握 音樂這一藝術類別主要是通過聽、唱的手段來感受內涵、體味情感,又加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影視音樂的作用,理解的前提是感知,而聽唱是學生感知的一種基本手段。
2、對比分析,獲得知識 這種方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探究現象,獲得知識。
3、親身體驗,驗證結論 將自己探究中得出的結論運用于實踐,從而實現能力目標。
六、說教法
同時,教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師得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我的教學方法是:
1、視覺圖象法:
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配以電視劇照,給學生視聽結合,這樣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分析影視音樂。
2、體驗法:
音樂審美必須要求體驗到音樂的意境。在教學中我準備創設情景,讓學生以相同的劇情體驗恰當和不恰當的音樂對表演的作用。
七、教學環節
在對教材具體分析、 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制定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一)導入環節
上課后,播放《好漢歌》 歌曲錄音,同時播放《紅樓夢》中的影視片段,觀察學生的反應,學生們竊竊私語,偷笑,說是不是老師放錯了,提出畫面與音樂的不協調, 為什么不協調?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接下來引導學生去探究:
《好漢歌》 反應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紅樓夢 》又應該用什么風格的音樂呢?
這種設制懸念、層層引入的方式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親生體驗的過程中,懷著探究的興趣去主動學習的理念,也給予學生交流互動平臺,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想,引導學生主動理解音樂在影視中,對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下 銀屏之歌,標簽:初中音樂說課稿,音樂說課稿,
二)感受體驗環節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在影視作品中對劇情所起到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我選取了歌曲《雪絨花》在電影《音樂之聲》中兩次出現的不同效果來讓學生做對比分析。
教師先教唱電影插曲《雪絨花》,引導學生深情的演唱并用手勢引導學生隨旋律起伏作漸強減弱變化,使音樂更具感染力。接著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演唱,既能讓學生親身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又以唱歌作切入點讓學生感悟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情感作用,更為下一步欣賞歌曲《雪絨花》在電影《音樂之聲》中兩次出現的不同效果作好鋪墊。
下一步欣賞《雪絨花》插曲一
上校和他的孩子們,還有家庭教師自已一場家庭派對上演唱《雪絨花》請大家欣賞并思考:在演唱速度,力度和音樂情緒上是怎樣的?體現一種怎樣的氛圍,學生總結:優美。抒情很溫馨的家庭氛圍
然后欣賞《雪絨花》插曲二
在劇末,二次世界大戰時,奧地利被德國占領,上校一家面對敵人槍口,在晚會上又唱起了這首《雪絨花》 在欣賞過程中提示學生注意合唱的情緒。
這段音樂,慷慨激昂,歌曲使人的心都沸騰了,全場一起高唱 令人震撼。歌曲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的仇恨,喚起奧地利人們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通過對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場合,由于速度、力度的不同,它所表現的音樂情緒也不同的對比分析使學生總結出影視音樂的第二功能:揭示主題是思想,抒發情懷。這一環節學生在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技能。
三)創作環節
音樂的本質與價值就在于激發人的創造力,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因此,我從激發學生想象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創造的原則出發,分兩步完成這一環節。
第一步:音樂與畫面
聽一段“日本鬼子進村”的音樂,請同學們想像場景
生:大戰在即,魔獸爭霸等等
提問:這段音樂在電影中起到什么的作用?
學生總結:烘托、渲染氣氛、襯托場景
音樂在影視劇中有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們也來為影視劇配音吧。
第二步:畫面與音樂
觀看一段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畫面片段,請同學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理解,發揮想像,對其進行音樂風格,旋律 速度力度方面的創編。
這段畫面開始貓在睡覺,老鼠悄悄地從貓身邊走過,卻不小心踩到了貓最后貓開始追逐老鼠的場面
教師給出三段音樂進行選擇:一原配音樂 二《野蜂飛舞》片段
三《致愛麗絲》哪段更合適,說說為什么?
最后欣賞原作,進一步感受主題影視音樂與劇中人物形象之間的緊密聯系。在本環節活動中,激發了學生主動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影視音樂的第三功能:烘托、渲染氣氛、襯托場景。
四)提升環節
雖然新的課程理念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但因年齡關系,學生的音樂素養還不夠成熟,老師的提升是升華課堂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首先,要明確什么叫影視音樂:影視音樂是指為影視而作的音樂,通過畫面的視覺形象,使音樂內容更具體明確,更具有感染力。
其次總結影視音樂的作用:
1、揭示主題思想,抒發情懷
2、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烘托渲染氣氛,襯托場景
4、說明影片的時間和環境
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下 銀屏之歌,標簽:初中音樂說課稿,音樂說課稿,
5、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體會,去運用。
模擬課堂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段影視劇片段,請大家聽一聽我為它配的音樂好不好,聽完之后,請大家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播放《好漢歌》歌曲錄音,畫面卻是《紅樓夢》中的片段)
(學生們竊竊私語,偷笑)
生:畫面與音樂不協調
師:《好漢歌》里唱的是《水滸傳》里俠肝義膽的錚錚好漢,而我們看到的《紅樓夢》片段表現的卻是女性的柔美, 這二者匹配肯定是風馬牛不相及。
師設問:你認為配什么樣的音樂才能刻畫《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和意境呢?
生:婉轉 優美、略帶憂傷
生:柔情似水
師:聽一聽作曲家是如何為《紅樓夢》編配音樂的
(欣賞《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
初中音樂教案8
一、教材分析
1、說教材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音樂綜合課《叫賣調》。本課選自義務教育北婦版藝術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課《各行各業》。本課安排了三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叫賣調是民間風俗歌的一種,也可以算作是民間實用藝術的一種類型,在全國各地都有。叫賣的聲調,與當地的語言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因此結合教材和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學生技能技巧的訓練、自主學習過程的斧正以及情感的培養。學生將欣賞、學唱、模仿幾種不同地方的叫賣調,感受其中的音樂元素,探究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后的叫賣調的藝術特色。再經過聯系生活,回憶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場景的創編、表演等,體驗市井生活情態,感受“藝術來源與生活,又高與生活”的真諦。具體目標如下:
2、教學目標
(1)欣賞幾種不同類型的叫賣調,感受其中的音樂元素和民俗風情。
(2)學唱叫賣調《磨剪子搶菜刀》、《賣茶葉雞蛋》,在游戲中嘗試進行叫賣調的創作。
3、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體會叫賣調。
二、教學方法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聽賞法和表演法進行教學。聽賞法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失為一種關注學生年齡特點和情感需求的教學方法。而表演法則聲像一體,形象性強,可以為學生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實施寓教于樂的教學策略。
三、學法指導
新課程主張自主、創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欣賞、感受、思考、討論、創編和表演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叫賣調的特色。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叫賣行頭。
五、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安排得是否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版塊:情景導入課堂——模仿與分析叫賣聲——感受與學唱叫賣調——創編叫賣調——拓展和提升叫賣調)。
(第一版塊)情景導入課堂
我在課前把自己扮成賣餛燉的商販形象。課堂伊始即模仿商販的樣子高聲叫賣:“賣餛燉了,香噴噴、熱騰騰的餛燉,兩元一份,好吃不貴......”同時把學生當成南來北往的客人,招呼他們道:“先生,來一份餛燉吧,先嘗后買,不好吃不要錢......”
(設計意圖:這種情景的創設自然而然地引領學生進入買賣的角色。使課堂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眼睛和思維,從而為本節課開一個好頭。)
(第二版塊)模仿與分析叫賣聲
1、學生模仿商販叫賣
新課標明確指出:體驗教學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教師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境進行體驗,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將讓學生親身體驗做商販的感覺。
“同學們:你們誰愿意來試著扮演一回小商販呢?”這時的同學們一定都躍躍欲試,再加上我及時的鼓勵,他們肯定按捺不住想來嘗試一下。于是我把隨身行頭交給學生,讓他們扮成小商販的樣子,親身體驗做商販的感覺。并會在他們叫賣的過程中適時提示他們:
①用怎樣的聲音叫賣可以更好地推銷自己的商品?
②試著用家鄉方言叫賣以上或者其它商品,會有怎樣的體會和效果?
這里學生會隨著我的提示把叫賣的聲音變得高亢、上揚,也可能會有學生叫賣其它商品,恰好達到教學目的。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同學們試著叫賣過后,一定有一些切身體會需要表述。我及時
2、分析叫賣聲的特點
通過親自體驗“叫賣”,師生共同討論并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通過讓學生親自模仿商販叫賣,從中感受“叫賣聲”的特點并對其做出概念性
(第三版塊)感受與學唱叫賣調
在這個版塊里我首先表演叫賣調“磨剪子來,搶菜刀”,然后提出問題:“這個聲音跟剛才的吆喝聲有什么不同?”同學們會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這句‘吆喝聲’有‘節奏’,有‘音高’,具備了‘音樂’的特點。”(我適時板書——節奏、音高,音樂特點)。接著出示課題《叫賣調》,并講述它是
(設計意圖:這一版塊旨在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唱、聽、看”等有效方法,讓學生輕松學唱“叫賣調”。)
(第四版塊)拓展
1、創編、表演叫賣調
新課標指出: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理念,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因此,在通過以上各個環節的學習和實踐后,我讓同學們分成小組,自己嘗試創編并表演叫賣調。并鼓勵同學們大膽想象、大膽創編,要敢于表現和表演。讓他們在群體的互動中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得到運用和發揮。
2、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叫賣調已經作為一種音樂形式,通過媒體廣為傳播。在這一環節當中,我將運用多媒體播放寶寶金水、康師傅綠茶、王老吉等商品的廣告音樂,讓同學們通過這些耳熟能詳的視聽結合的片子感受現代化的“叫賣調”。
還有些叫賣調加入到流行音樂中,更增添了藝術的魅力,為人們所喜愛。我還要和同學們一起欣賞劉歡的《磨刀老頭》,讓同學們聽聽里面是否有自己熟悉的叫賣調(播放音樂),可以跟著音樂唱一唱。
3、欣賞歌曲《賣湯圓》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叫賣調在北宋時期就已經非常盛行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它還產生了另外一種形式——‘叫賣歌’。臺灣民歌《賣湯圓》就是一首叫賣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賣湯圓》(播放音樂)。會唱的同學一起唱。”
(設計意圖:我設計本環節的目的主要在于讓學生感受“音樂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
最后,讓同學們談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為了提升課堂立意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我在課堂即將結束時做
初中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從樂曲的聽賞中體會作品的內涵與情感。
2.能大膽的參與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準確表達歌曲情感。
3.培養學生合唱合作精神與充滿愛心的情懷。
教學重點:
聽賞樂曲
教學難點:
談聽賞樂曲的感覺與情感體驗
教學方法:
欣賞與實踐相結合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導入和授新
<1>舉反例導入]
1.聽賞<一個真實的故事>
師: 首先我們來聽賞一段音樂,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用心去感受。(播放音響)
(1) 談談聽賞后的感想。
(2) 你聯想到了什么?
2.交流聽賞感受 (讓學生暢所欲言)
3.老師激勵評價
師: 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音樂感受力很強,想象力也很豐富。樂曲的動物丹頂鶴瀕臨滅絕的邊緣,大學生因救援而獻出年輕的生命,由此我們聯想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人類—————人類需要真情。
<2>連接轉入
師: 是的,人類需要真情,有愛就有一切。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從圖片中感受真情的需要)
聽賞<愛的奉獻>,交流聽賞感受
(1)你認為歌詞的精華部分是什么?
(2)從圖片與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奉獻的源起。
(4)情感的歸納
<3>老師承轉
師: 為了減少戰爭,出現了許多國際組織來促進國與人類的和平。奧委會便是一個這樣的組織。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賞二十四屆奧運會的主題曲英文版<手拉手>。用行動來呼喚和平與真情。
老師富有表情的范唱。隨琴視唱一遍。 (難點節奏講解)齊唱與課堂形式
<三>課堂小結
師: 人間處處有真情,人間處處有真愛。讓我們在愛的祝福和期盼中來結束今天的這堂課。 (同學們齊唱<讓世界充滿愛>)
初中音樂教案10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引導學生喜歡我國彝族音樂,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彝族的音樂傳統,培養學生熱愛我國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2、通過學習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情感。
3、在音樂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使學生置身于彝族山寨,在歡快、熱情的彝族歌曲聲中,充分展開想象,了解彝族風俗人情,初探彝族民歌的音樂元素。
2、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并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三、知識與技能:
1、有興趣地學唱歌曲,能用自然圓潤、略帶彈性的聲音和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阿西里西》,并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設計表現形式。
2、在歌唱中注意音樂基本表現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對歌曲表現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通過各種手段的學習,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把《阿西里西》的風格特點恰當自然的表現出來。
二、難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掀起各環節的小高潮,以獲取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具:
多媒體課件、鋼琴、紅綢、彝族民族服等
教學過程:
導入階段
課前播放《阿細跳月》的mtv,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走進音樂教室時就走進了彝族山寨。
1、組織學生進行肢體活動節奏型是即興的,動作采用彝族舞蹈的素材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擊掌等。
2、教師演唱一首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
問題:你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嗎?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聯想?是什么因素使你產生了這種聯想?
3、根據學生的回答作恰當的總結和評價。
4、對于“彝族”同學們了解多少?
5、教師利用課件梳理有關內容。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等省,有十幾個支系。
彝族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火把節,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
彝族民居、服飾、歌舞、樂器等。
有秩序的進入教室并分組坐好準備上課。
1、學生隨教師打節奏作肢體活動。
2、學生欣賞教師的演唱然后各抒己見。
(彝族 啊哩哩 載歌載舞的節日歡慶的場面 節奏感強 歡快熱烈……)
3、學生互相點評。
4、學生交流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關彝族風情的知識。
5、聆聽教師簡介,感受西南風情。
課前幾分鐘的肢體活動即可以放松師生情緒,拉近師生關系,又可以為下一步的彝族舞蹈創編提供了素材,作好了鋪墊。在這一環節中還注意滲透了同學間的合作關系。
教師的真情演唱引出彝族民歌的風格特點,使學生從音樂的角度去分析感受,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
多媒體課件演示相關內容,為教學創設了意境,學生視聽結合走進彝族山寨了解民俗風情。課件的背景音樂是童聲合唱《阿西里西》,已經在不自覺中進入到新課教學中。
初中音樂教案11
一、導入:
今天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位偉大的大音樂家。
1、有那位同學知道他是誰?
2、你了他嗎?誰來說說看?下面老師提供一些有關他的材料,先請同學們自己看一下,一會兒請一位同學解說員向大家解說一下。
二、介紹作曲家:莫扎特
(1756―1791)奧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四歲時跟父親學彈鋼琴。五歲時,便能創作各種小曲。六歲時,開始練習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賦,加上刻苦的學習。七歲時,到德國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倫敦,轟動了歐洲,背贊為“童”。后因生活的貧困,積勞成疾,他僅活了35歲,但留給后世的作品多達千余部。
三、欣賞《土耳其進行曲》
1、樂曲簡介:
《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扎特根據另一部名作《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改編的,樂曲優美而且帶有土耳其軍樂特色。
2、問題:你能聽出這首曲子表達了哪些情緒?
(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燈片上選出正確的情緒。(輕快、活潑、精巧的;明朗雄壯的;優美、輕盈、流暢的;威武雄壯的;)
(部分)
4、欣賞主題音樂,了解音樂的各種情緒和內容。
A、明朗雄壯的;(主題略)——仿佛軍號的吹奏,配以模仿小軍鼓的伴奏型,顯明朗雄壯。
B、輕快、活潑、精巧的;(主題略)——優美而帶有舞蹈性。
C、優美、輕盈、流暢的;(主題略)——起著對比和連接音樂的作用。
D、威武雄壯的;(主題略)——就象是一支軍隊在軍樂隊的伴奏下,神氣實足第在隊列進行。
(分段落)
5、聽音樂,說出音樂表現的情緒和內容?
(第二遍)
6、要求:欣賞全曲,根據樂曲的內容,感受和對比樂曲的情緒,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動作進行感受。
8、小結
問題:同學們,有沒有思考一下,這么豐富、變化的情緒在音樂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現出來的呢?
提示:通過音樂片段的演示來啟示。
講解:用不同的力度——強、弱
還可以通過速度——快、慢來表現的。
初中音樂教案12
分析:
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主要是軍隊中用來統一行進步伐、表現軍威、鼓舞士氣的隊列音樂。其節奏鮮明、曲調規整。聽起來雄壯有力而有行進感,為了配合行進時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數拍作周期性反復。進行曲按內容可分為軍隊進行曲、婚禮進行曲、葬禮進行曲等。為行進作伴奏的一般為二拍子。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通過體驗、比較,了解不同風格中外進行曲的主要特征;
3、知道進行曲在不同場合的作用;
4、通過欣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了解進行曲在節奏、速度、情緒、節拍上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①了解進行曲的步伐節奏、速度、情緒、節拍上的主要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和《運動員進行曲》,請同學回答剛播放的曲譜的名稱
并且說出這兩首曲子的共同點。——都是進行曲
引出進行曲的概念——多媒體
二、進行曲的概念:
師:什么是進行曲?
師:強弱輕重交替出現,速度為步行速度的節奏就是步伐節奏。
媒體播放: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
師:步伐節奏是進行曲的最基本特征,下面我們通過兩首曲子,來體驗一下這種基本特征。
三、感受體驗
活動一:
由八位學生組成二組到講臺前表演。《當兵的人》 《桑塔露琪亞》。
②對表演學生的要求:
⑴跟隨音樂節奏在原地踏步,音樂不停踏步也不停;
⑵盡最大能力表現音樂的情緒。
師:哪一首曲子讓你們感覺到踏步整齊一些?
生:第二首。
師:第二首曲子是進行曲,具有步伐節奏特點。也是進行曲的最基本的特點。
師:變換速度演唱進行曲的主題。
生:進行曲已不像進行曲了。
師:如果一首樂曲沒有步伐節奏,這首曲子一般不是進行曲。下面我們再來研究進行曲的另外幾個特征。(播放樂曲)
師:剛才播放的樂曲是什么樣的拍子?
生:2/4拍子;
師:進行曲還有4/4拍子…...3/4拍子行不行?
師:(播放三拍子曲子,教師表演)。
生:3/4拍子不適合行進步伐,不能用在進行曲中。
媒體:進行曲一般多為偶數拍子。
生:偶數。
師:是什么感覺?
師:這些較特殊的節奏,融在進行曲中給人一種激昂向上的情緒。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進行曲都是表現這樣類似的情緒?當你在行走時,有沒有高興和快樂的時候?有沒有傷心和憂愁的時候?進行曲也可以表達這些情緒。
活動二:要求:身體跟隨音樂律動。
師:聽《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生:情緒:激越、昂揚…速度:中速步伐:節拍;
聽《婚禮進行曲》生:情緒:歡樂、幸福…...
速度:稍快的中板步伐:輕快節拍:2/4拍子。
聽《葬禮進行曲》生:情緒:悲哀、悲傷…...
速度:慢速。節拍:4/4拍子。
師:同樣是進行曲,為什么給大家的感覺不一樣呢?(引導學生回答)這是因為每首進行曲各自運用了不同速度、節奏,因而,在情緒上給人的感受就不一樣,塑造的音樂形象也就不一樣。我們通過樂曲情緒的不同,可以給樂曲分段。
小結:師生共同歸納進行曲有哪些特點?
a、多為偶數拍子,節奏鮮明,點音符節奏較多。
b、速度平穩,常用于隊列行進;在上具有豪邁雄壯、高昂的情緒和號召力。
(播放音樂)提問:下面幾首樂曲分別適合哪種場合?《結婚儀式》《閱兵儀式》《婚禮進行曲》《檢閱進行曲升國旗時》《軍隊進行曲》《歡迎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
【初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1.初中音樂教案模板
2.音樂教案-搖滾
3.《老狼》音樂教案
4.小學音樂教案
6.凝固的音樂教案
7.音樂備課教案模板
8.凝固的音樂教案
9.小兔乖乖音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