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范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范文1
通過去廣州學習,對生本教育有了一些認識。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利用“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等多種方法,才可以真正做到少教多學,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聽觀摩課、看生本課堂教育視頻、上網查生本教育的資料,談談自己對生本教育的幾點體會:
一、生本課堂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課堂,精彩的是學生,他們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作為教師,我們要相信,學生完全擁有自學的天賦和潛能,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很多的知識,并能在自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與快樂。在生本的課堂上,學生是那樣的投入,他們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等,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很多。
總之,在生本的課堂上,所見到的學生,個個都處于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在課堂上,他們可以發揮想象,積極思維,對事物都有著執著的探索精神。這種課堂,讓學生充滿了自信,讓課堂呈現出精彩,學生活起來了,快樂起來了,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學到了新知識。
二、生本課堂中,教師是課后的.“引領者”
生本課堂主張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給學生學習盡可能的自主。在課堂上,教師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是課堂的策劃者,教師要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而學生在課下的準備工作也有趣而生動了,通過這種方式,大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量。在生本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下面三點:
1、設置好前置性作業,放手讓學生預習。
生本教學的原則是“不學不教,先學后教,讓學生有備而來”。這“有備”就是指提前做好預習作業,做好上課的準備。可見,前置性作業的布置就尤為重要。通過“前置性作業”的形式,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學生通過先做后學,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淺層理解,從而更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因此如何設計布置“前置性作業”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節。
2 、組織好課堂學生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課堂上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交流、探究。每組選出組長,負責本組的紀律、任務分配等事務,組內成員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確實無法解決可以向教師提出,如問題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師和全班同學交流,展開全班性的討論,這樣做真正調動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也讓教師得到了解放。
生本課堂看似簡單:1、布置前置性作業。2、小組討論。3、全班討論。4、教師點撥指導。可實際上,要想上好生本課,是很不容易的。我認為生本課堂的關鍵在于教師點撥時的“收”和“放”,教師要有獲取并靈活運用課堂生成資源的能力,通過點撥,讓學生向更深處邁進,也就是“放” ;通過點撥,讓學生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把學生引到正軌上來。收放自如,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激揚生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其實,這一點一撥,并不是太好把握。
這需要教師有較深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了解學生,這需要教師有駕馭課堂的教學藝術,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上正確的道路。引導學生自己學,教師只起到幫學的作用,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教師怎樣引導學生學,教師在什么時候幫,教師在引導的同時還應該做什么,所有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
總之,通過學習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對我們的課堂改革確實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嘗試用生本課堂教育模式教學,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獨立發現問題的時間,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更深的發展。
關于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范文2
這些天,我一直都和其他教師一樣,在認真的學習郭思樂教授所寫的生本教育這篇文章,剛開始讀時我有些茫然,什么是“生本教育”?怎樣才能施行“生本教育”?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靜下心來,非常認真地讀了“郭思樂和他的生本教育”這篇長長的文章。通過學習郭思樂的生本教育,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以往我們的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的聲嘶力竭,學生在下面似聽非聽。
讓學生講解吧,還扭捏不大方,聲音小的只有自己才聽得到。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的熱情越來越低。這種狀況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很簡單,就是以前我們的教師在課堂將知識講解的太多太細,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太少,久而久之使學生思維懶惰,懶得思考問題,認為學習是被迫的,是為家長學、為老師學,沒有了學習的動力,課堂效率低。
兩年前我校在杜郎口中學的影響下也實施了課堂教學改革,課堂上由一名同學展示完成后,其余有不同觀點的同學會搶著到黑板上講解,無需教師點名指派,課堂上常常會出現同學爭論問題的情景。做事情應該從小做起,良好的行為習慣也要從小養成,由于改革的時候孩子們已經高年級了,要想讓他們改變上課的學習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得到的,所以教改革上困難重重。
在我的思品課堂上,也曾多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課前我精心準備了大量教輔用具(比如圖片,實物模型等),課上還親自帶領學生動手做實驗,可我發現,課堂氣氛是活躍了,但學生的注意力不是放在新授知識上,而是被各種教輔用具吸引了,他們忽略了學習知識。
熱鬧的一節課上完后,真正掌握新授知識的學生寥寥無幾。通過學習,我了解到郭思樂教授的“新錯誤觀”——“評研”的理論基礎。他說:“兒童獲得的東西,有許多是在他們自己的.探索之下獲得的。這種探索需要一個過程,當然也會犯不少錯誤。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就激發了思考。
正是在克服錯誤的過程中,兒童獲得了真知。”他提到“傳統上,我們總要求學生的認識‘一次性完成’,這并不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生本’的學生,我們給他這樣的機會,使他們的認識,可以通過多次或長期地反復式提高來完成。我們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逐步地去感悟。”他提到一個例子,讓我感觸很深。
他說:牙牙學語的孩子有時候會犯一些令人發笑的錯誤。比如:他學著別人的口氣,認真地把自己的爸爸稱為“你爸爸”。這時,他會驚異地發現,周圍的大人們發出一陣善意的哄笑,或許還有一個溫柔的手掌,拍一拍他的腦袋。沒有誰會生氣、發火。
我們都知道:這點錯誤,沒有什么了不起的!過不了多久,這個走起路來還跌跌撞撞的小不點兒,就能學會全套的、精準的、完美的母語,他自然會排除自己的錯誤而趨向正確。哪怕他說話比別人晚上一年半載,父母也不會著急。因為父母相信,他遲早能夠學會,不過是略晚一點而已。
我現在是一名一年級孩子的家長,孩子在學前時我很有耐心,然而,孩子上學了,我反而變得煩躁,失去了原有的耐心,開始否認孩子之間的差異,只要別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我的孩子也必須做到,只強調自己的虛榮心,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切身的感受,使她變得著急起來,一旦學習出了差錯,就大聲的斥責讓孩子心驚膽顫!這可能十多年教學的職業病吧,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對待,何況是其他孩子呢!其實學生學習科學的過程和他們小時候學習母語是相似的。
從模仿跟學,到嘗試自己做,反復實驗后才可以獲得正確的答案,并能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這個過程中,自然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錯誤。但是在日常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的確有點扭曲了學生的學習規律。我們似乎很在意學生犯錯誤,希望他們能在同時間內掌握相同的知識。我們為什么不能允許學生有一段相當笨拙的學習過程,不能允許錯誤的出現呢?“評研”,正是體現了對兒童學習人格的尊重,為他們提供了“出錯”和“改錯”的機會。
生本課堂帶來的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和成長。教學中封閉的資源和方式必將產生學習結果的單一和學生思維的僵化,于是學習變成沒有個性的重復和驗證、記憶,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都被禁錮,沒有創造性的工作讓教師在重復、單調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惡性循環,教師厭教、學生厭學。課堂應該在給予學生充分的前置性學習的經驗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討論,思辨,能學會的自己學會,不能學會的創造機會讓他學會,真正實現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而不是限制學生。
在課堂上還應該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孩子們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這樣學生對課堂學習就更感興趣了。
在生本教育這篇文章中郭思樂教授列舉了強有力又吸引人的事例,讓我們一再地感受到那里的學生的學習生活非常有趣,意義十足,也為那里的學生感到欣慰,他們能有那樣的學習方式真的很幸福,他們在學習上沖勁十足,自主意識強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識,更多的是學習上的創新意識,他們樂于開發自己的潛能,同時我們也從中看到,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在今后的生活中、教學中,我覺得我應該一改以往的教學作風,無論是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對我的學生應該多一些理解、寬容和耐心,允許他們犯錯誤,而且是可以多次犯錯。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復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于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范文3
生本教育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是為了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原則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課堂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堂,生本教育的理念特別好,能充分發揮人的天性和本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這讓我想起了《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一般情況人們會認為,把梳子賣給和尚是不可能的。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三位銷售員。
銷售員甲,來到一座寺廟,對主持說:“主持,我長途跋涉來到這里,求求你,發發慈悲,買一把梳子吧”于是甲買掉了一把梳子。
銷售員乙,來到同一座寺廟,對主持說:“每天如此多的善男信女風塵仆仆,長途跋涉而來,只為拜佛求愿。但他們大多滿臉污垢,披頭散發,如此拜佛,實為對佛之大不敬,而您身為寺院主持,卻對此視而不見,難道沒有失禮嗎?”主持一聽,頓時慚愧萬分,“阿彌陀佛,請問施主有何高見?
銷售員乙:“主持勿急,此乃小事一樁,待香客們趕至貴院,只需您安排盥洗間一處,備上幾把梳子,令香客們梳洗完畢,干干凈凈,利利索索拜佛即可!”于是乙買掉了10把梳子。
銷售員丙,來到寺廟找到主持后,深施一禮,“主持,您是否想過振興佛門,讓我們的.寺院名聲遠播、香火更盛呢?”“阿彌陀佛,當然愿意,不知施主有何高見” “主持,凡來進香參觀者,多有一顆虔誠的心,寶剎應有所回贈,以作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阿彌陀佛,本寺又有何物可贈呢?”
“在下為貴院量身定做了1000把精致工藝梳,每把梳子上均有貴院字號,并刻有“積善梳”“功德梳”,香客得到高僧贈的梳子會特別高興,如此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可讓貴院名聲遠播,更會有人慕名求梳,朝圣著會更多,香火會旺”。主持大喜,于是丙買掉了1000把梳子。
甲運用了和尚的慈悲心,同情心,是求來的。乙是引發“善男信女在佛主前,需要先梳理頭發儀容”的這個需求。丙刺激出“提供前來上香的一種紀念”為由,引發出持續性的需求。
那么生本教育,我認為教師要成為丙,找出學生持續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實踐生本這么長時間,總體感覺很好,學生現在變得自信,大方,敢于展示自己,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并積極思考,語言表達能力增強,組織能力也變強。學生高參與,高熱情,高效率。小組合作有效,學生能把我布置的問題研究出來。小組長的能力較強,能管理好自己的小組,并能很好的調動本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平時的教學中,有困難找學生,學生總能想辦法解決。
關于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范文4
通過這段時間的生本教育學習,漸漸有了點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還要看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干巴巴的坐在那里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松,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于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像一個老大媽一樣,嘮嘮叨叨,生怕孩子們聽不懂,總是反反復復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識到,我這樣的老師太強勢,而且我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愿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后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于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么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
上了一段時間的“生本課”,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課堂上該說些什么不該說些什么了,一開始總感覺本節課的知識點應該由學生來生成,自己盡量不敢多說話,但是后來才知道,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引導孩子、做小結,并不是什么都不說,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后的課堂上繼續努力學習。
三、生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通過看教學視頻,發現生本課上的孩子們都是自信的.、快樂的,現在我有時候體會到這一點,當學生從自己研究和探索中發現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悅。但是,的時候是憋著一股氣,每次都在想:孩子們怎么這么不會合作?語言表達能力怎么這么欠缺?每次做總結時怎么總是說不在點子上,還那么啰嗦?
實際上,他們的現狀其實很正常,因為在前期,我們并沒有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這些方面的好習慣,現在,我們剛剛開始接觸生本教育,作為老師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夠,又何況是孩子們呢?但是,通過看他們的變化,發現他們在學習上沖勁十足,自主意識很強,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識,的是學習上的創新意識,我深切的意識到,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說:“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通過學習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對我們的課堂改革確實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教育改革已成為時代教育的主題。及時的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來,我們的教育才有出路。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復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也要學著做一個魅力老師,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
關于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范文5
從初識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到現在,已經有近半年的時間了。在這半年的時間里,我們經歷了從學習生本到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不斷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近自然,放飛孩子的天性。通過看觀摩課,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每一個看過錄像的老師,都對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印象深刻。我也不列外,我多么希望上面這些口齒清晰,知識淵博,侃侃而談的是我的學生啊!
我也在我的課堂上嘗試了添加適量的生本理念。我嘗試著讓學生成為一名小老師,讓他們過一把當老師的癮,結果證明這次試驗是非常成功的,上臺來的學生,不但讀的很成功,而且沒有一點膽怯。就像我平時在講臺上上課那樣。下面學生的反應比平時都好。
原來的時候,我總怕學生學得不準確,讓他們上臺來教單詞會把學生教錯,可事實證明我錯了。生本教育對兒童的看法中提到,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這種天性既是一種人類的生存邏輯,也可以從大自然為人提供的種種未確定性中找到信息。兒童是有發展潛力的人,是有無限發展潛力的人。而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來,是因為我們沒有給出時間、空間和氛圍去激勵它。
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老師是策劃者,是引導者。老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老師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復了。而學生在課下的準備工作也有趣而生動了。通過這種方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量,學生在通過準備語文資料的同時,也增加了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實現自身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生本教育是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課標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在經過了10年的實踐從而在全國推廣的。它徹底改變了傳統課堂上,教師總是想把孩子致力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把孩子變成一個被灌注的容器。
學生是一個具有獨立個性的生命體,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如果老師單方面的向他們灌輸知識的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影響他的學習的熱情,造成了好多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厭學的情況。
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控制著課堂,通過親自全身心的去查閱與課文有關的知識,擴充了自己的知識。同時這種學習是自愿的,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生本教育這種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運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們的學生也一定會樂學,會學,發現知識的意義,投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最新學習生本教育的心得體會06-26
教育走向生本學習心得體會07-25
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0篇)06-06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體會5篇01-17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體會800字11-26
參加學習生本教育座談會心得體會08-13
廣州之行生本教育學習體會11-29
生本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0篇)06-02
小學教師 學習生本教育心得體會04-23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3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