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精選4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
2021年5月22日那天,長沙傳來了噩耗,“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于13時07分逝世,享年91歲。
聽到這消息后我感到特別的不真實、難以置信,直到今天,我都不能相信,也不愿去相信——袁隆平爺爺竟然在彈指之間就離我們而去了……這種滋味,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在課本里經常可以看見的人物,永遠地留在了那課本之中,而“袁老”輝煌的一生也就此定格在了歷史之中。
雖說,作為一個零零后的我從來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些饑荒戰亂,未受過以前的苦,但一股叫不出名字的`心酸心潮向我襲來。因為,我想啊,有了他,我完全不用去擔心溫飽,甚至可以去養尊處優。但現在,讓我回憶一下袁隆平爺爺頂著烈日身穿一件簡單的襯衫,打著赤腳,在稻田里辛勤勞作的身影,而我們這些“當代棟梁”們又有什么資格不去努力,不去奮斗?有什么資格浪費來之不易的糧食?有什么資格讓每天都荒廢慵懶地度過?
但,我才發現,當我們的時代偉人相繼離去,當前方不斷為我們漸漸離開的時候,整個新時代的接力棒就早已經落在我們的手里了,可我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還沒有做好準備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趁著如今,我們都是一腔熱血,前路浩浩蕩蕩,最后可以像袁隆平爺爺那樣,把所有的光與熱愛奉獻給這片遼闊無限的土地!總會有人,要挑起前輩們的擔子,那……會是你?還是我?
與其現在在這兒喊口號,不如立刻去努力吧!或許,這才是袁老愿意在天堂看見的吧。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一株穗,一餐飯,一個人,一世功,袁隆平,是中國英雄,是世界英雄!祝您一生辛苦,一路走好。
也許吧,一個人會死兩次。第一次,是他的呼吸停止了;第二次,就是他的精神已被世人們所淡忘了。而袁老,卻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難以忘卻的。這世上,可能只有一個袁隆平爺爺,又可能,所有人都是袁隆平爺爺。
致敬!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
禾下乘涼夢,一生永為“稻粱謀”。袁老,您一路走好。——題記
狂風呼嘯,雨點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銀色的地毯。為湛藍的天際織了一張灰色的大網。遮天蔽日的烏云遮住了光彩奪目的太陽,灰暗的天際,無邊的烏云,空曠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靜靜的!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一切看上去那么遙遠,卻又那么近,一代偉人就這么與世長辭了。
16時許,靈車駛出醫院,路邊聚集了聞訊而前來送行的市民,司機停車鳴笛,人們把鮮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慟高呼:“袁爺爺,一路走好!”
袁爺爺病重時,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長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畢生追求的夢,一個只為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夢。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為了讓中國人都能吃飽一頓飯,袁爺爺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是可敬的,是樸實無華的。
袁爺爺的一生與雜交水稻從未分離,那粒粒飽滿,金黃金黃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一輩子為了他們任勞任怨,卻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讓世界吃飽飯的功臣,平凡的瑰寶。袁隆平爺爺曾說過,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他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夢想尚未實現,不會停歇的老人卻先走了。袁爺爺,夢想尚未實現,您怎能以這樣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爺爺,您常說自己有著七十多歲的年齡,五十多歲的身體,三十多歲的心態,更有二十多歲的肌肉彈性。這么樂觀的您,怎能不辭而別?
邁入耄耋之年,本應“頤養天年”的年齡,您卻一直奮斗在科研第一線,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從心了,因而每年都給自己定下目標,時間雖緊,但歲月無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壯志就是老驥伏櫪得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犧牲了自己,滿足了世界,任歲月變遷,任世事無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終有您,歷史的長河中,您的身影不會消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現在我是多么不相信這句話,多么希望您與與世長辭的消息是個謠言。如風般來的快,去的也快,晶瑩的淚花從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現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
就在昨天,5月22日,一個值得全國人民去緬懷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天,一顆巨星隕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后,全國人民自發組織隊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風雨中,對袁隆平老先生的遺照,多次鞠躬。當時現場的人數達幾百人,每個人眼里無不含著著熱淚。人人都悲痛至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國之脊梁,就在這一天,轟然倒下。他,讓中國人民端上飯碗,端牢飯碗,解決了億萬人的口糧問題。這位奮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國人永遠懷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后,網友競相發言,而許多人卻不敢相信。一位網友評論道:“中午剛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這一消息后,還以為是看錯了。朋友在后面拍著我的肩膀,流著淚說:接受現實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潰了。”沒錯,許多人都不肯接受這個現實,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電話,反復確認,而得知此消息后,大多數都淚流滿面。沒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餓殍滿地的場景還會出現。節約每一粒糧食,使每一粒糧食都盡其所能,幫助人民,就是對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說過:“會各國培育優秀人才,尤其是對于發展中國家,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雜交水稻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團隊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育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讓他們遍布全世界,為雜交水稻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目前,雜交水稻正不斷地向高產進行一場沒有盡頭的沖刺,現在,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試種雜交水稻十多個國家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遺言中說道:“喪失從簡,不要讓殯儀館安排任何群眾悼念。”一位曾經的國之棟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吊唁,而今,根據疫情形勢,毅然拒絕了殯儀館接待群眾悼念的意見。
遙寄哀思,緬懷前行。袁隆平院士,我們的國之棟梁,愿您在天堂安好,與您的母親團圓!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
稻香萬里,四溢余香,在這片名為中國的土地上,永不彌散。
默默無聞,一生奉獻,您的身影也永遠映在藍天之下的稻田之中。
——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微風撫過,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彎下了腰,他們在鞠躬,為他們的父親鞠躬。稻香十里飄,長空萬里香,世間一切的稻苗都隨風飄起,恭送這位偉人的離開。他不是戰士,卻拯救無數生命;他不是詩人,卻書寫動人篇章,他便是培育雜交水稻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對于袁隆平爺爺的印象,只限于圖片和視頻之中。但是那幾張照片我卻印象深刻。田野間,他無聲地拿著一個本子在記錄什么,她身著樸素的衣服,一幅近似于老農民的面孔,飽經風霜,他彎著腰,耕作著,種下的是種子,長出的卻是未來的希望。
當我聽見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消息時,幾分驚訝,幾分遲頓,幾分傷感。萬分難受,卻哭不出來,像一塊石頭堵在心中,悶得有些喘不過氣,腦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絕接受這個事實,怔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于是心中水簾陣陣垂下,甚是傷感。
突然想起之前網上的一些流言蜚語,當初一些網友就因為袁隆平爺爺摸了一下豪車,便在網上發表侮辱性言論。現在我就想問你們,你們還有良心嗎?他是一個拯救了無數人的英雄啊!他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雜交水稻的.事業上。袁隆平爺爺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他一輩子都努力在這條路上奔跑著,因為路的盡頭種著他的夢想,他一步步地將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變成了可能實現的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國,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說:人死了,便會化成天上一顆星星,給活著的人照個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銀河間又會多一顆明亮閃耀的星星,看著中國這一片片他一手創造的稻田,落下淚水,化成雨水,去滋潤萬物,去滋潤他親手埋下的希望。
謝謝了,袁隆平爺爺!再見了,袁隆平爺爺!愿您一路走好!
當您再次俯視大地,請您放心!“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未來我們會替您實現!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5
他們到底跋涉過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背負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里,讓清晰的腳印指向遙遠的未來,邁向我們美好的新時代!
自古以來,人民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潮流,“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學家莫過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的腦海里,袁隆平的形象總是定格為一位身穿白色襯衫,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里辛苦勞作的老者。常年的躬身在田間地頭,他皮膚黝黑,與其說是一位科學家,倒不如說他更像是一個普通農民。
“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兩個多么宏大的設想,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又是個什么樣的概念?這是世界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著中國專家迎戰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個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這條道路雖然是艱難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點,出了產量更高的新品種,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能解決溫飽問題,他心里高興,吃點苦沒關系。
袁隆平在講話時會有中英交雜的習慣,就像是吃多了雜交水稻,講中文后會自動翻譯,人們稱這是“袁氏幽默”,他還會講俄語,愛好體育,愛好音樂,考過空軍,像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怎能不讓人敬佩!
2019年,陽光熾熱,土地溫暖。90歲高齡的袁隆平依舊在埋頭苦干,他希望自己再奮斗十年,讓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種上我們的雜交水稻。
這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科學家身上所具備的品質,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或許他們沒有千億的身家,卻甘愿把技術無償的貢獻給全人類,造福全人類。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誰有功夫閑看云隱;他們精確地估量著生命的意義,誰有私心去計較生命的長短;他們在模糊的泥土上撿拾細小的沙粒,是這些美妙的晶瑩綻放開來,給了我們方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時才能發芽,茁壯成長,成為綠蔭,去感恩那些為我們無言付出的科學家。因為,我堅信自己可以不斷地向未來邁進,致敬新的時代!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6
這位“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為國家和社會乃至世界都創造了巨大的財富,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按理說他這樣一位杰出的科學家,自家口袋裝有多少“米”都不為過,也不會遭人非議,可他的生活或者說是他的生活態度卻僅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線上,“身價1008億,卻獨愛15元襯衫”,這讓多少“聰明人”困惑和搖頭!
細細想來,如果先生當初是為了“日進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間地頭忙碌。
先生的身上有著一種強大的信念在支撐,這種信念是孜孜追求人類文明、科技進步的偉大精神,是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深深憂慮和無疆大愛,是反哺社會和人民的生動寫照,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淡泊名利、艱苦奮斗”的最好詮釋,這種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質財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著”,袁隆平先生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米問題已讓舉世驚嘆,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糧,同樣也營養、滋潤著我們浮躁的心靈,影響著這個社會!
“用財富衡量科學家價值太低級、太庸俗”這句話對于現實社會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建國六十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社會的物質財富也空前高漲,社會成員萌發了對財富的無限渴望,功利化的思維也開始泛濫。如果任其泛濫,必然陷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深淵,“小富即安”、奢靡之風盛行,我們的步伐也將停滯不前。
“志當存高遠”,一個青年如此,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如此,提倡“不以財富衡量價值”,將引導社會成員尤其是青年一代向更高的層次追求,像我們的祖先一樣,艱苦奮斗,持之以恒,創造出超越物質財富更為可貴的巨大精神財富,這些精神財富才是中華民族的立本之基,強國之道!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7
2021年5月22日1:07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這位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的偉大科學家永遠的離開我們了,今天就讓我來說說袁隆平爺爺生前的事情吧。
說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為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為大公之位,可他卻謙虛的說道:“人民科學家我談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說是什么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他希望“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谷像花生米一樣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愛提問,好自由的城市學生自立農家耕農業,5月10日在隴南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袁隆平爺爺說:“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因此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體現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只有這樣才配當一個科研工作者,也才能當好一個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轉學到博學中學期間吃的是雜糧飯,點的是桐油燈,一兩個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學習還是很有規律的,每天早上6:00起,養成了他干凈利落遵守時間的作風。
1947年湖北省舉行游泳比賽,袁隆平爺爺因為個頭小沒被選上,他很不服氣,就跟上了別人的自行車進了賽場,體育老師發現后勉強讓他上去,沒想到竟獲得了漢口賽區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選了。還有很多很多他堅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跡,百折不撓,勇于博擊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袁隆平爺爺我們會永遠記著你,記著您的豐功偉績,記著您對祖國的貢獻,向您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8
今天下午,我和同學們一起去拜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這位解決了世界十幾億人糧食問題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模樣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經歷了什么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個明白。
聞名不如見面,袁隆平爺爺滿目慈祥、平易近人,臉上布滿滄桑,額頭滿是皺紋,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經歷肯定不平凡,也看得出他經歷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從他的講解中可以略窺一二:1953年,袁隆平爺爺大學畢業,1960年,中國發生了全國性的大饑荒,有次他遠遠地看到馬路邊圍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邊橫躺著兩具骨瘦如柴的尸體,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平,他決意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堅持了六年時間才找到了培育雜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過后,1973年10月,袁隆平發表了題為《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我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幾個十三年啊!只有堅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斷的堅持走下去,才能取得勝利。
從袁隆平爺爺堅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級雜交稻一定會成功。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范圍內的饑餓問題。2011年9月19日,他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高產攻關獲得成功,湖南隆回縣百畝試驗田畝產達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平爺爺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堅持了30年,超級雜交稻研究又勝利了。畢生夢想消除饑餓,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堅持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身為一名共青團員,此行我收益很多:堅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嶇,要想取得成功和勝利,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9
前幾天,我看了《袁隆平》這部電影,當我走出電影院時,我熱血沸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主要講:袁隆平爺爺是一位只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不畏艱辛、意志堅強、奮斗終身、的人。以前的水稻產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爺爺的不懈努力下,反復地研究和實驗,終于使水稻的產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成為了“水稻之父”,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在工作中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所要具備的,這使我深有感觸。昨天,我在樓下學玩滑板,我剛站上去,媽媽還沒來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個四腳朝天。我連忙站起來,拍拍屁股上得塵土,說:“什么破玩意兒呀?還沒等我站上去就給我送了個禮!”我賭氣地說:“不學了,不學了!”媽媽看著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將法說:“以前你總是纏著要我給你買滑板,現在給你買了,可你又不敢學。嘿——我還是把它送給別人算了!反正留著也沒用!”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勇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我想:我不能讓媽媽小看我,我要讓她對我刮目相看。這時,袁隆平爺爺的`影子仿佛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給了我巨大的鼓勵。我下定決心,今天我一定要學會玩滑板。可我剛一站上去,又摔了下來,害得我青一塊,紫一塊,手也擦傷了。媽媽看著有點心疼了,也勸我暫時不練了,可我卻不依了。經過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我終于學會了玩滑板。
通過觀看了這部電影和我學滑板地經歷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永不言敗是駛向成功的風帆!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我要讓袁隆平爺爺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做到不畏艱險、腳踏實地。在學習中,要為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努力奮斗、頑強拼搏,為生命奏響動聽的樂曲!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0
袁隆平爺爺在5月22日13:07在長沙市因器官功能衰竭而去世,長沙市所有市民都為他送行哀悼。
袁隆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因當時日軍侵略中國,所以從小和家人逃亡,九歲時抗戰結束,從此定居在小城鎮。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恢復高考之后,袁隆平考上了大學。他考的是農業大學,并沒有報考爸爸讓他考的政治大學。因為之前,他看到過很多餓殍在路邊中國人,所以立志學農。他真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在大學期間還曾去報考空軍,雖然體檢、政審都合格,但因理想未去當空軍。
大學畢業后,23歲的袁隆平去一所大學任教,在教書期間,他經常和學生們去田地里考察,一天他在田地里發現了一株特殊的`水稻,經過細密的研究之后,他說,這是一株天然的雜交水稻。自此以后,他就開始了培育雜交水稻的工作,這個過程是相當的不容易啊!他們要在14000株水稻中尋找那一株天然的雜交水稻,但是結果卻令他很失望。但他堅持,最終還是有了發現。人工雜交水稻的工作進展得很不容易且艱辛,更可惡的是有一些人反對袁爺爺的雜交水稻,將700多株試驗苗全拔了,但袁爺爺和同事沒放棄,在學校里到處找,最終在廢井里發現了五株水稻苗,繼續堅持試驗。
雖然試驗過程艱難,袁隆平備受打擊,但他立志要用農業科技打敗饑餓威脅,所以一直堅持著水稻的種植試驗。現在的雜交水稻已經發展到畝產量1000多公斤,真正的做到了高產,我們中國人的飯碗,真正的端在了自己的手中。袁隆平爺爺為我們,為我們中國人,為全世界人民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除了是農業的專家,他還特別喜歡小提琴,他覺得小提琴能演奏出世界上最真摯感情的音樂,他在禾苗前拉小提琴,為禾苗唱歌。
正是因為有了袁隆平爺爺,才有了我們每天餐桌上的香噴噴的米飯,我們向袁爺爺致敬!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向他致敬,節約糧食!也要像他說的那樣,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1
心有暖陽成就萬丈光芒,2021年5月22日,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入了全國華夏兒女的耳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不幸離世,享年91歲。他的離開讓全國人民感到悲傷和憐惜。
19.64年,袁隆平爺爺便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取得成就,實現三系配套,在1974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的大半生都在為祖國做貢獻,為了解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水稻問題,袁隆平爺爺馬不停蹄地工作,即使他早已滿臉滄桑,身體虛弱,但是與祖國大業相比,自己的這些問題又算什么呢?
每每看見網上袁隆平爺爺勞累的身影,田間辛苦工作的樣子和成功后滿足的笑容,我都十分感動。烈日暴曬下,有誰不想躲在開了空調的.房間里,啃著西瓜,看著電視,傾盆大雨中,有誰會想到一個花甲老人會帶著他的助手站在田邊觀望,生怕那片幼苗被狂風暴雨撲倒,鵝毛大雪里,他會辛勤記錄,總結一年所得到的經驗。
只有他,為了研究出更好的雜交水稻,不畏困苦,生而無畏,砥礪前行。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記住:有一個奇跡,叫“袁隆平”。這世上有很多奇跡,而他,不止奇跡。
若是古代沙場,他會是城墻上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北望雄關萬里,壯哉浩蕩長風,以手中長劍,蕩盡九野,帶領絕鏡中的人們在逆境中尋找絕無僅有的生機。縱使陰影籠置大地,太陽都將刺穿黑暗。
袁隆平爺爺也對宋興星的《天工開物》頗有興趣,以“古”為鏡,而鏡子能折射的,只有他心中的太陽。閑來無事時,袁隆平爺爺便坐在田邊,望著一望無際的稻田,欣慰地笑著,他的微笑,似山澗清泉,清澈見底,一覽無余,卻總能讓人感到背后的辛酸。他從不追求榮華富貴,只是默默在田間工作,鏡花水月皆是夢幻泡影,心有暖陽成就萬丈光芒!
袁隆平爺爺的離去使我們悲傷,而我所堅信的是,他人雖已離去,但他的精神和所做的貢獻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城頭畫角起,飛鷹踏云出。袁隆平爺爺就如那飛鷹一般,乘風展翅,直入云霄,此乃英雄本色,我將永遠銘記于心中。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2
每當我看見田間地頭的水稻時,總會想起“糧食”和“奉獻”,也總會想起那位讓中國人沒有饑餓的老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而去年10月16日我在學校的組織下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一片稻田,在這之前我認為糧食有許多,世上不存在饑餓,并不覺得它來之不易經常吃不完的飯就倒掉了,也覺得沒必要節約,可經過這次活動后,我才知道糧食多么重要!那一望無際的稻田像鋪了一地的金子,一個個稻穗鼓著大肚皮,脹得要破裂似的,一陣風吹來,便掀起了一陣陣金色的波浪。我們走在稻田間的小路上,發現兩邊的水稻都比我們高出好多呢!當毒辣的太陽照射在這片稻田上時我們并不覺得熱,反而十分涼快,這也實現了袁爺爺的“禾下乘涼夢”。當我們聽完講解后,十分敬佩袁爺爺,他十分偉大,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讓中國人不再饑餓,我們對水稻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不一會兒我們也開始動手了,望著那水稻,我內心十分激動更加認真了。我終于知道了每一粒米,都離不開農民伯伯的悉心照料,我們吃的'每一頓飯都會想起袁爺爺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從此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從那以后,我吃飯時總是吃多少打多少節約糧食,頓頓光盤。吃飯前當米飯端上桌時,我的注意力全放在這碗米飯上,那一粒粒潔白可愛的大米中透露著袁爺爺多少次付出,農民伯伯多少滴汗水,我突然感到一絲內疚,以前浪費過那么多米,也浪費了那么多人的辛苦,我從此不再剩飯了,那一刻我成長了。
今年10月16日,我和幾個同學再次去到了那片稻田,那里依然一片金色,水稻依舊很高,唯一不同的是水稻數量增多了,去年空著的那塊田也種上了水稻,學弟學妹們一邊認真聽著講解,一邊把三四株稻谷捆在一起,這時我們也加入其中,把捆好的稻谷一捆一捆的搬出稻田,從勞動中我體會到了袁爺爺的辛苦與奉獻。節約糧食,就是對袁爺爺最好的回報!
這兩次去稻田,我學到了許多,也感觸頗深:袁隆平爺爺的偉大奉獻不能隨意浪費糧食……那一次,我成長了!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3
為了一株理想中的稻,他在萬千農田間走過,撫過了數不清的枝桿。踏遍千山萬水,不顧歲月阻攔,黝黑的面孔,粗糙的手,他以農民之姿,屹立世界之峰。
他出生在戰火紛爭,破敗凋敝的時代中。他看過良田無收,大地瘡痍;看過災荒肆虐,餓殍遍地;看過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時仿佛日月都無光,人民在苦難中掙扎,而饑餓是最大的劊子手。
人間種種映入他的眼底,藏進心里,也許那時燃起心中的火種:驅散死亡的陰云,叫這日月換新天,不白來這一趟世間。 漫漫求索,從懵懂稚童到風華正茂,他心中理想的火沒有被時光洪流澆滅,反而愈演愈烈。他發現了一株稻,籽粒多達230粒!他找到了那把通往勝利的鑰匙,但面前仍是漫長的尋找之路。為伊著魔,烈日高照,他依舊在田地中徘徊,偶爾拂起一株稻,放在掌心細細端詳。汗水順著臉頰滾落,一滴滴壓彎枝桿,暈開滿目金黃。經過一日的勞累,就連廖廖無幾的睡眠時間,他也在夢中追尋著,描繪那希冀中的模樣。可那希望的稻株不愿被人們認識,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帶著團隊,頂著質疑,守著本心,他細數花開花落,靜待四季更替。田中的稻換了一批又一批,他用腳丈量了萬千河山,年復一年。
終于,時光撥開了迷霧,終是見得天明。他耗時9年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終于成功,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從此滾滾稻浪在田間涌動,豐收的氣息撲滿大街小巷。他依舊屹立在稻田中,微風吹拂,帶走了饑餓的陰影和他的`青春,留下了佝僂的背影,蹣跚的步伐和一顆仍熱愛奉獻的心。他在稻間暢談自己的兩個夢想: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以及“禾下乘涼”。他曾夢見試驗田里的超級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
他用瘦弱的身體,追求著更多更好,為中國人頂起了沉重的飯碗。如今,傍晚時分,炊煙裊裊而上,萬家燈火閃爍,凝成一片人間星河。這是最樸質,最美好的風景。
昨夜山河齊慟震,今朝大星辭九洲,時代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終有一日,我們用1200畝的成果向祖國獻禮,完成您的遺憾。請您一直注視著我們,袁爺爺!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4
袁隆平爺爺在5月22日13時零七分到時候逝世,大概是以前和他們的距離太遙遠了,我總是容易在心里把偉人們默認成沒有生老病死的神明。可事與愿違,袁爺爺已經去了天堂。
袁爺爺還有兩個夢等著我們實現呢“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在袁爺爺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名叫《摩登生活》,在這部電影里面有著美好的田園生活,原因這部電影在袁爺爺的心中埋下了一粒種子。袁爺爺朝著田園生活這個目標而奮斗,可最終發現中國的鄉村,并不像電影般的那樣美好,而有許許多多的人沒有飯吃,甚至是活生生地餓死。袁爺爺看著這一幕幕的景象,他立志要讓人民吃飽飯。袁爺爺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遺傳學,所以他觀察水稻的基因變化發現了雜交水稻,這一舉動轟動了全中國,袁爺爺他們的團隊頂著壓力,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不斷改進,終于成功地培育出雜交水稻。
袁爺爺不僅僅想要中國人民吃飽飯,還想要全世界的人民都吃飽飯。如今雜交水稻也在印度、菲律賓、美國、巴西、越南等國家大面積種植。袁爺爺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英雄,而且還是全世界的英雄,值得全世界的人民尊敬。
看過一篇新聞:“袁爺爺已經在臺上做了三四個小時的學術報告講解,在后臺休息的時候,記者前去采訪袁爺爺,可袁爺爺拒絕了,因為他太累了,那時候的他已經是80多歲的高齡。可是一聽到一群初中生想要和他合照的時候,不顧疲憊,起身尋找那些孩子們……”袁爺爺他是多么的熱愛我們青少年啊。
袁爺爺不像大部分科學家那樣的嚴肅,他經常在采訪中說自己很帥氣,并稱自己為九零后,甚至路過池塘見小鴨子會學嘎嘎叫,這是多么有趣幽默的'一位九零后啊。可就是這樣的人,他永遠的離開了人間……
袁爺爺,我從來沒見過您,但我卻覺得您如我的爺爺一般,親切、熟悉、又慈祥,原來我曾和您每天都相遇,在課本上,在飯桌上,在田野上,在故事里,在人間里;我以后也會每天都見到您,在課本上,在飯桌上,在田野上,在故事里,在我心里。
此后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飄自人間的懷念,此后人間的每一次風吹稻浪,都是您的靈魂回響。
一日三餐,我們會好好吃飯,好好長大。
袁爺爺,謝謝您!一路走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5
當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傳出后,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我心中是那么的慌張與無助。教科書上的人物不幸隕落,舉國悲痛欲絕。我的心沉到了谷底,久久不能平靜。
這幾天我接連看到,許多關于袁隆平院士的報導和懷念,復雜的心情涌上心頭,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說起。從回憶里挖掘,我似乎并沒有確切的記憶有關于第一次認識袁隆平院士,好像他就刻到了我骨子里似的,好像我生來就應該知道似的,他就在我的記憶中,在我的腦海里。我心里始終認為像他這樣健壯的身材能夠支撐他完成一個又一個奇跡,他能活過一百歲,真的!到那時候舉國歡慶,他也完成了人生中又一個壯舉。
袁隆平院士的豐功偉業是一種言語敘述不出來的事物,他離我們很近,在我們的一粥一飯之間,他離我們又似乎很遠,我只是在書中遇見過他。他一生樸實無華,沒有享受過什么“榮華富貴”,我很遺憾沒有能夠更早的接觸他,認識他,了解他……他把一輩子獻給了水稻,他扎到水稻叢中,希望著幼苗生根發芽,就像他的精神扎根到人民群眾當中,期待它開花結果。
在眾多熱搜與新聞的沖撞之中,讓我不能忘記的.是袁老在2010年寫給母親的一封信。信中曾提到過:“我還要告訴您,一輩子沒有耕種過的母親,稻芒劃過手掌,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谷子在陽光中嗶啵作響,水田在夕曬下泛出橙黃的顏色。這都是兒子要跟您說的話,說不完的話啊。”袁隆平院士的母親給予了他一生的支持與希望。她的英語啟蒙,她的執著鼓勵,她的精神傳承……她給袁隆平院士幼年時期種下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饑餓的種子。“我們無法抵御浪潮,但永遠不會忘記燈塔。”在農業種植的路上永遠又一個閃爍的名字,他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人前進的方向。他閃爍著零星火光,卻足以燎原。
太多的話想對袁老傾訴,卻一時語塞。這個奇跡的故事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我始終相信會有更多像袁老一樣堅守在崗位上,將青春甚至生命奉獻在農業的人才。他們經歷他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與挫折,終在來年頂峰相會,與祖國共進步!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6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些就是中國的脊梁。
說道袁隆平,大家不會感到陌生,那位偉人距離我們離去的時間,已經將近一年了,他為國家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不會忘記他的精神,值得被每個人歌手。
他為什么能成為偉人,為什么從中國的田地里走出這樣一位世界級科學家?
在袁隆平少年時期,他就親眼看到了有許多因為吃不上飯而餓死街頭的人。那時,他立志學農,發誓要讓每一個中國人吃的上飽飯,這個愿望在當時看起來遙不可及,但他不怕困難,也不會去放棄,他的母親也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
袁隆平在追逐這個夢想的過程中,他遭受過許多的困難與挫折,在那段時間里,質疑,失敗,如同家常便飯;反對,詆毀,曾如影隨形。他默不作聲的堅持,證明他有向權威挑戰的勇氣,這份勇氣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來自心中的信念。
工作期間,難上加難他乘車幾經周轉,來到南方各地,這么做的`目的是只為尋找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終于,在他不懈努力之下,在某地找到了。后面將它帶了回去,經過日夜反復觀察與實驗,第一批雜交水稻被研制出來。
袁隆平成為了全世界皆知“雜交水稻之父”。他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他沒有失敗和退縮。成名后的袁隆平沒有被金錢的地位所迷惑,他將這些“礙于事業的事物”看的比水還淡,他說:“我始終將事業放在第一位,不能是為了名利而去搞研究,那就會一定到挫折就泄氣”
袁隆平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四顆心。一顆少年立志為天下飽暖的責任之心;一顆不懼困難與挫折的勇氣之心;一顆淡薄名利和地位的淡泊之心;一顆報忠祖國與人民的赤子之心,無心同體,終成就一代偉人。
每次手里拿著一碗米飯,我都會想起那個在水稻田里辛勤試驗的老人,中國各人民萬分感謝他的貢獻。讓子孫后代得以享受,他以前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光輝,我到底是淺才薄學,似乎用什么詞語都不能概括他的一生的奉獻。
他可以被稱為當之無愧的國之脊梁,“國士在,且厚,不可當也”。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7
我們生于和平年代,每天都無需擔憂溫飽所帶來的問題,桌子上的美味佳肴數不勝數,可在曾經吃飽肚子,不受饑餓的折磨,是那時的人們多么迫切地希望。中國是人口大國,在古代,歷朝歷代的君王大臣,都在為解決糧食問題而想盡辦法,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一位偉人的誕生,解決了這從古至今的難題。
誰也沒有想到,中國大地上一個平凡的農民,用自己的一生默默地耕耘,解決了糧食問題。他就是我們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這位平凡卻偉大的科學家,用自己的汗水,解決了我國的糧食危機,用平凡的一生譜寫了不平凡的輝煌。雜交水稻絕對不是“一顆種子那么簡單的事,而袁隆平老先生,雖然不是雜交水稻的最早創造者,但是他普及了雜交水稻,并將交水稻推向全國及乃至世界。他首先提出"想要利用水稻 出生于1930年的袁隆平,長期生活在動亂或貧窮年代。袁隆平是在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青年。袁隆平投身于農業事業、雜交水稻研究,并不僅僅是因為有了“奮斗精神”就收獲成功的。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中,袁隆平遭遇了無數次失敗,同時還遭遇了別人的冷嘲熱諷和排擠。袁隆平雖然被人稱為“當代神農”,但是他本人的出身并不是農民。袁隆平的父母都是老師,曾祖父是商人,神父是舉人。這樣的家境,在解放前的戰亂年代,很多人都選擇移居避難。但是,袁隆平的父母并沒有離開,他們帶著學生時代的袁隆平,四處躲避戰爭,最終在艱苦的中國生活了下來。1973年,43歲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雜交水稻成功將水稻產量從每畝300公斤提高到了每畝500公斤以上,緊接著,一期、二期“超級稻”相繼成功,畝產突破800公斤。在雜交水稻研究成功以后,袁隆平受邀出國接受辰彰、交流傳授雜交技術,有些國家開高薪邀請袁隆平出囯搞水稻研究,想要挖走這位世界級的科學家,最終被袁隆平婉言拒絕,他說“我的根在中國”!袁隆平爺爺的奮斗精神、抗挫精神、愛國精神、濟世精神、追夢精神,是留給“后世青年”的五大財富!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8
記得每次放假回到爺爺奶奶家,吃飯的時候,爺爺總是提醒我要把碗里的飯吃完,我很氣惱也很不解。有一次,我實在吃不下了,碗里還剩一兩口,我趁爺爺不注意,就溜了。等我在回頭看爺爺的時候,只見他大口大口的把我碗里的剩飯吃完了,就連桌子上掉的米粒都不放過。
我問爺爺為什么那么節約糧食,爺爺說:“孩子,你們這一代人太幸福啦!根本就體會不到餓肚子是什么滋味”。爺爺喝了一口茶,接著說:“孩子,你不知道糧食的珍貴,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很苦,糧食的產量很少,大家都吃不飽飯,經常餓肚子,有的時候,還會餓死人。新中國成立后,多虧有了袁隆平爺爺不辭辛勞地奔波在田間地頭,十幾年如一日,不但的嘗試和摸索培育雜交水稻,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研究出了超級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都能吃飽肚子,所以,這就是我不讓你浪費糧食的原因”。
聽著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我為每次的浪費感到非常慚愧。
我想對袁隆平爺爺說:“您真是太偉大了,謝謝您為全中國解決了溫飽問題,我保證以后每一餐飯都做到光盤,絕不浪費一粒米。”袁隆平爺爺發明了雜交水稻,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靠一己之力,幫全球十幾億人解決了饑餓問題,我為祖國能有您這樣的大科學家而感到自豪!
您獲獎無數,國際小行星協會把一顆星星命名為“袁隆平星”,但是您依舊保持平常心,您住普通民房,日常吃素食,每月都下水田觀察水稻,用“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來形容您,在恰當不過。
您是農民心中的“米菩薩”,是解決世界饑餓問題的專家,“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要以您為榜樣,好好學習,將來報效國家,造福社會。
袁爺爺在我的印象中,總是身穿白襯衫,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里辛苦勞作,您那古銅色的臉上道道皺紋,宛如您所熱愛的土地,有太陽的印記和五谷的芳香。然而,就在2021年5月24日這天,您永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片您深愛的土地。“三餐當惜每粒糧,世間再無袁隆平”,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全是關于您的,我很難過。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我知道您一生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爺爺,請您放心,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一定會幫您實現這兩個夢想!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19
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大家可曾想到想到讓全天下人都吃飽的你?當只為了虛榮的面子而把白花花的米飯剩在餐桌上時,可曾想到為解決中國這個人口大國吃飯問題付出畢生心血的你?是你,是你幫助了中國人民擺脫饑餓的糾纏,帶我們走向了全新的時代。
1960年罕見的天災讓本就不富裕的中國糧食饑荒,你經歷了饑餓,目睹了沒有糧食吃這樣殘酷的現實。當時,雖然人民當家作主,但仍未擺脫貧困,“少糧困難”是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
于是,你經過了兩個年頭的實驗,又經過八年的再研究,再實踐,直到1974年配制高產種子實驗成功。你把每一次成功作為一個臺階,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力前進,你就這樣帶領你的團隊一次次刷新糧食高產新品種的紀錄。可是你,看起來就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農民。
你從一個夢想開始,為之奮斗了一生。你不僅是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你始終走在雜交水稻技術的發展前沿。你和你的雜交水稻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解決了吃飯問題,在保障我國糧食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中國的雜交水稻推廣到印度、越南、菲律賓…
許多國家和地區,糧食增產效果十分明顯。隨著你卓著的成就,你的名字上有了越來越鮮亮的光環:你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享有很高的'國際威信;國家將首屆科學技術獎授予了你;同時,你也是我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的獲得者。其實,你閃光的不僅僅是你光閃閃的榮譽,更是你“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品質,是你為了理想執著追求的信念,是你持之以恒的創新精神。
你曾有個夢,稻子比高粱還高,稻穗有掃把那么長,籽粒有花生那么大,自己在禾下乘涼。為了實現這樣的夢想,你將一生獻給了老百姓的“飯碗”。如今,你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卻將糧食的種子、創新與奮斗的“種子”留給了后人。
你的事跡鼓舞著我,你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有樂觀的態度,又低調謙虛的品質,更有對夢想的追逐與信念。
我會好好吃飯和珍惜糧食的!我會在您的精神感召下讓自己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雖然您已經去了,但是您還活著,我想對你說“中國,有您,真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0
與糧食同行,珍惜當下——沉痛悼念袁隆平爺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每每吟誦這首古詩,我就情不自禁想起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是一介“農夫”。他畢其一生耕耘田間,淡泊名利,播撒希望,收獲糧食的富足,他在泥濘中倔強地尋找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方法。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爺爺。
“倉廩實,天下安。”千百年來,糧食一直就是一個國家的立根之本,是全民的希望。袁隆平爺爺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為了這個夢想,他努力了近70年,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一事業。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取得了無人超越的成就,他成功了!他研究的雜交水稻使得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1%的.人口!袁隆平爺爺,是人民的英雄。
袁隆平爺爺曾說過,他有兩個夢想:第一個是禾下乘涼夢;第二個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不幸的是,5月22日下午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因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一時間,全國哀悼,長沙人民更是自發十里長街相送。
當我得知這個消息,內心很是沉痛。但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吃飯。把碗中的米飯吃完、吃干凈。“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節約每一粒糧食,珍惜現在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
雖然,現如今各種各樣的精美食品層出不窮,但眼前這碗潔白的大米飯,更應該讓我們心存敬畏!因為這是袁隆平爺爺嘔心瀝血栽培出來的成果,這是他為民為國的精神!
很多人熱衷追捧娛樂明星,并樂此不疲,又有多少人去關注科學界這些為社會、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默默無聞于人群中的一些人呢?像袁隆平爺爺這樣為中國、為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這才是我們青少年應該追捧的明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我做起,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與糧食同行,珍惜當下。“地上播種子,天上撒甘露。”祝袁爺爺一路走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1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而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解決一個國家吃飯問題的最偉大的人。
為什么說袁隆平爺爺是最偉大的人呢?我國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他金質獎章和“杰出的發明家”榮譽稱號。國際同行稱他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谷3500億公斤,相當于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爺爺做出了如此之大的貢獻,卻是一個艱苦樸素的人。他拉著身上的衣服說:“這是我最貴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買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買六條領帶,人家都說好。”但他抽煙要抽好煙——“中華”,每個月二千元,是生活中最奢侈的開銷。“我對財富的看法,有錢不花就是沒錢,放在銀行里那不是自己的錢。”不論銀行里有多少錢,袁隆平還是種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漸增多的條條皺紋,沒有任何的變化。
一位記者問到有沒有想過把辛苦得來的'科研成果對臺灣水稻界保密時,袁隆平回答:“那要看對哪些人保密啦,這個東西內外有別是不是?臺灣是我們的同胞,我們大家沒什么可保密的,當然是分享成果啦。說老實話,我一點也不愿保什么密,我個性是這樣。”好個“內外有別”,在涉及“兩岸關系”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袁院士可一點也不含糊。
袁隆平,天上的行星以他命名,地上的水稻認他為“父”,居功不自傲,妙語常留香,為人類做出的貢獻,為他人帶來的歡樂!永銘記人們心中!一路走好,袁隆平爺爺!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2
1930年9月7日,一個注定偉大的人出生了,2021年5月22日,一位享譽世界的人去世了。他就是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袁爺爺出生于戰亂時期,見證了饑荒的可怕,患難時期糧食對人民的重要性,于是袁爺爺暗下決心,長大之后要讓群眾任何時候都有糧食可以食用,要讓中國不再出現饑荒。
他努力學習,23歲時畢業于西南農學院,一直堅持研究水稻產量,在田中發現一株“鶴立雞群”的水稻,根據這株水稻,他研究出了一粒種子,特殊的種子,種在了稻田中,這粒種子,經過了一波三折,最后成長為一片稻田,長成了袁爺爺的代名詞——“雜交水稻”
他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推廣和應用,每畝水稻產量最高可達500公斤,使全世界為之震撼,養活了世界數億人口。我們所有人都所知道的是,袁爺爺他確確實實使中國再也沒有經歷過一次饑荒,他使更多的人,能吃上更多的飯。
2019年,在榮獲“共和國勛章”以后,袁爺爺依然殫精竭慮地“向著畝產1200公斤沖刺”,并且還說:“我現在是‘90后’,我希望在百歲之前,實現每公頃20噸的目標。”可是袁爺爺他食言了,這個畢生所求就是“讓所有人都吃飽飯”的老人,終究還是離開了這片——他曾用一生不悔來熱愛和奉獻的土地。袁爺爺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袁爺爺的精神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銘記著袁爺爺,也會有一輩又一輩的人延續著袁爺爺的精神。我想,這應該是袁爺爺最想看到的結果,這是我們能給袁爺爺的最好的慰問。
袁爺爺他一直“活”著,活在我們心中,活在每一片稻田中,活在夢里。
如袁爺爺所說的那樣“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他播撒下心懷人民、愛黨愛國的“種子”,用汗水澆灌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這是袁爺爺的夢,是禾下乘涼夢。“禾下乘涼夢”,我們一起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3
每當我們聽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時我們就會想到袁隆平。
袁隆平是個偉人,他發明出了水稻,讓我們吃上糧食。袁隆平在小時候就很喜歡學農,媽媽卻告訴他說:“孩子,現在,你必須學會勞動。”后來他學習了很多的愛好,但他一點都不喜歡,只有媽媽才知道,“什么是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母親卻很擔心他,“你會苦一輩子的”母親說。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那顆堅定的信念稻穗低垂的時候,稻子就要熟了。可是他的媽媽已經不在了。袁隆平一生都牢記著媽媽教他:“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熱,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今天,他是去遠方尋找最親愛的媽媽去了。六歲時的他,和同學們一起去園藝里參觀,從那以后,他就特別喜歡大自然,希望以后能學農,長大能創造出稻谷。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轉眼,袁隆平大半輩子都在與水稻打交道,他只要在。他最關心的,就是與水稻和糧食相關的事。從此以后,他開始自己的雜交水稻研究之路。一路走來,有汗水和辛酸,也有豐收和喜悅。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他一直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夢見自己禾下乘涼夢,袁隆平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這是他永遠的夢想。其實他這個夢想的實質,就是水稻高產夢,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
袁隆平爺爺曾經說過:“人像一粒種子,我們要做一粒好種子。我覺得袁隆平爺爺是一位舍己為公的人,他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他每天都在田里研究水稻,最后他成功了。他為我們發明出了糧食不讓我們挨餓,他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他是我們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人,袁隆平是我們的水稻之父,我長大以后也要像袁隆平一樣,我們祖國做出貢獻,每當我們在吃糧食時,我們一定要記住袁隆平。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4
2021年5月22月13點07分,“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我先是不肯相信的,袁老取得的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震撼的成就,為全人類做出的無與倫比的貢獻,讓我們將他視作一座屹立不倒的豐碑,一個精神永存的標桿,卻忽略了他也是一個有著生老病死的普通人。
我久久難以平息內心的驚訝,難以起筆寫下這篇文章。我帶著一顆虔誠而崇敬的心,重新回顧了袁老充滿坎坷與堅持的一生,試圖從單薄的語言與真實的影像中汲取這一偉人的精神甘泉,用我不夠厚重的文字,以我最真摯的情感,記錄我眼中的山高水長的袁老之風。
袁老是一位偉大的夢想者。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多么美好的夢想,多么動人的夢想,多么偉大的夢想啊!從那個“涂有餓莩”,饑荒肆虐的時代到不被認可、難見成效的時期,袁老始終敢于夢想,始終追求夢想。“我們都在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袁老這些追夢人中的一員,九十歲高齡仍堅持下田,為水稻產量年年創造奇跡,為了心中的夢想,不斷開拓,不斷突破,不斷前行!
袁老是一位執著的堅滿分持者。
袁老經歷了成千上萬次失敗,承受了成千上萬次失望,卻始終堅守著自己內心的'方向,從失敗中找尋經驗,在失望時愈加勇毅。數十年的風吹日曬,讓他的皮膚變得黝黑,卻未能讓他的堅持有絲毫動搖。靠著這份堅持,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明知前方陡峭,偏要開路而往,用恒心培育出高產雜交稻,讓農民展笑顏,讓人民露欣喜。
袁老是一個積極的樂活者。
與印象中的科學家不同,袁老更像一個樸實的老人。袁老愛好廣泛,樂于生活,袁老愛游泳,愛理發,愛打排球,愛拉小提琴,富有情調。袁老養貓,希望貓兒長大,守護家旁的水稻試驗田。袁老愛打麻將,防止老年癡呆,想要多堅守崗位幾年。袁老心系水稻,心系工作,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消除饑餓的人類的偉大事業中。
5月24日,在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中,在飄著點點細雨的長沙,壯觀的場面讓我感慨袁老的貢獻之大,更感動于袁老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我想,袁老啊,您是去了天上,在比高梁還高的稻穗下乘涼了;我們每個人都銘記“袁隆平”這個閃閃發光的名字。
我還有萬千思緒,此刻竟無法收筆,唯道一句:“袁老之風,山高水長!”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5
2021年5月22日,是共和國歷史上,舉國悲痛的一日。下午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初次聽到袁爺爺逝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覺得胸口下墜,似是被剜去了心一樣,好像世間所有的文字,都沖不破我內心的冰涼。
放學回家后,我急切地打開電腦查看,網上鋪天蓋地全是致敬袁爺爺的信息,我也好想插上翅膀飛到長沙湘雅醫院去悼念袁爺爺!淚眼婆娑,那個讓我們吃飽飯的人,就這樣永遠地走了!袁爺爺再也沒法像過去那樣,笑瞇瞇地出現在滿眼金黃的稻田里,用地道的`湖南話說出幽默機智的段子,自嘲自己是有“有偶像包袱的90后”梗王。他樸素執拗得如同故鄉的父老,真誠幽默得就像身邊的親人。
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活著,可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袁爺爺雖然已經走了,可他的精神、事跡和話語卻像種子一樣種在了我們的心田。他說過:我畢生的追求,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說過:一粒糧食能絆倒一個國家,也能拯救一個國家;他說過:平生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爺爺這一生,都在為年少時做得那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的夢而追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子之夢,即是中華之夢。袁爺爺雖然已逝,可他的這些話,如同稻米一般滋養著我們。我想,對袁爺爺最好的致敬,不僅是把碗里的飯吃光光,還要傳承他的夢想,練就一身本領,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之人。
反思自己,生于蜜罐,成長于獨生家庭,盡享了兩輩人的偏愛,卻很少懂得感恩和付出。生活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上,粗心大意一知半解;思想上,不求上進得過且過……捫心自問,這樣的自己又該如何傳承袁爺爺的夢想!
100多年前,詹天佑12歲就赴美留學,立志為早日富強祖國而學習科學;60多年前,革命青年跨過鴨綠江,在抗美援朝的戰斗中拋頭顱灑熱血;今天,無數年輕人走向長沙街頭,加入到送別悼念袁爺爺的人山人海中。我想,他們的心中,必然像袁爺爺一樣存有堅定的信仰;他們的身上,必然像袁爺爺一樣存有拼搏的光芒!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袁爺爺,請您放心,雖然您帶著禾下乘涼夢去了遠方,但您已經將奮斗的“種子”留給了我們年輕一代。我們會傳承您的夢想,勇于奮進,繼續前行!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6
有一位老人他經常漫游在金燦燦的稻田中,他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位老人就是可愛的袁隆平爺爺。
他是一位偉大的人。他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我們碗中的每一粒米飯都是他的孩子。1960年,嚴重的大饑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袁隆平爺爺發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爺爺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最終研制出了雜交水稻。是他的努力與堅持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他是一位具有國際精神的人。“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付諸于行動。非洲一個貧窮落后的地方,那里炎熱干旱,農作物產糧不好,人民依然解決不了溫飽問題。袁隆平爺爺帶著他的'團隊前往非洲,開展了雜交水稻技術培訓國際班,為非洲人民帶去雜交水稻的種植技術,如今30年過去了,這個培訓項目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近1。5萬名水稻種植專家。接受了這項培訓的一位非洲農民非強,一直忘不了那一位將救命的種子播撒在非洲的老人,每當在電視上看到中國時,總會想到“不知道那位和藹的老人現在怎么樣了。”
可惜……我們再也見不到那位慈祥的老人了。昨日袁隆平爺爺安詳的離去,有網友說“是上帝也需要雜交水稻了。”還有網友拍到了一片像麥穗一樣的云彩,我想那是袁隆平爺爺懷揣著他夢想的種子在天上看著我們吧……
可我依然覺得上帝是一位無情的人,他怎么舍得帶走這位和藹的老人呢!在其離去之前,他躺在病床上,伸出滿是皺紋的手,輕輕拍了拍護士,輕聲說道:“你們可不能為了我而不吃飯啊。”聽到這么一句話哪一個人不會潸然淚下呢?
昨日袁隆平爺爺的靈車從研究所開出,長沙的街道上站滿了與袁隆平爺爺告別的人。馬路上,汽車司機們停下汽車鳴笛以表悼念。無數學生在道路上奔跑著,追趕著靈車。用那低沉而有力度的聲音一直喊著“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天上下著小雨,滴落在學生們的臉龐,他們已不知道臉上流淌的是雨還是淚水了。
這位老人走了,我們應該銘記他為人們做成的貢獻;我們應該將那一張帶著慈祥微笑的臉龐牢記于我們的腦海;我們更應該把他還未完成的夢想印刻在我們的心中。努力學習,艱苦奮斗,讓袁隆平爺爺在天上看到他的夢想在某一天實現了。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7
初夏小滿,雨水紛紛,在這樣一個陰郁的日子里我們送別了敬愛的袁隆平院士。芙蓉路上人頭攢動,一聲一聲“袁爺爺,一路走好”,讓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景。光陰流轉,英雄們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從未改變,人們對于英雄的致敬和愛戴也從未改變。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終其一生,專注田疇,播撒智慧,收獲富足。為稻粱謀,為民生計,袁老無愧俠之大者、國之仁士。
袁爺爺在稻田里穿梭的背影,就是世間最美的'風景。“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這是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的評價。“他看上去更像一個地道的湖南農民”。這是農民朋友的贊譽。他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在獲得國家最高榮譽的第二天,他照常下地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他拿著水稻說:“花開得好好”。成就與尊榮的背后,恰是腳踏實地的奮斗、敢為人先的創新、鞠躬盡瘁的堅守。直到今年年初,年逾九十的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袁老常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實現夢想,袁老和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國一位學者說,袁隆平使“饑餓的威脅在退卻,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充足的世界”。袁老終其一生,用實際行動踐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用赤子之心書寫中國人胸有人民、心懷天下的情懷。
位于長沙馬坡嶺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各國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這里的創始人袁隆平,把人生視為一盤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當做一個過河卒子,拼命前進,永不后退”。袁隆平將一生獻給了老百姓的“飯碗”。如今,他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卻將糧食的種子、創新與奮斗的“種子”留給了后來人。
作為當代中學生,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發揚袁隆平精神,抓住青春大好時機,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品德修為,努力學習,練就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8
在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黃土地上,有十四億華夏兒女生生不息。他們中,有偉人,也有凡人;有人抗起刀槍血灑戰場;有人投身科研勞碌一生;有人與手術器械相伴,志愿驅散病痛的寒夜;也有人同稻麥黍菽廝守,立志漸除饑荒的痛苦。
但沒有人,能夠永遠年輕。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時,一位巨星就此隕落。稻田里,有他的身影;書頁上,有他的名字。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廣袤的神州大地上,饑餓與災荒在農民中仍是普遍的。袁老出生在一個高知家庭,在那樣一個時代,作為一名準大學生,袁隆平是全家人的驕傲。父親勸他讀理工科,母親告誡他三思而行,而他,收拾行囊,風塵仆仆,從此投身農業,扎根田地。
時隔半個多世紀,當我一次又一次聽到這樣的故事,我仍然無法相信,袁老對土地、對農民、對莊稼的熱愛,大過了對名利的執著,甚至大過了對個人理想價值的渴慕。我仿佛能看見,在那曾經溫善慈祥、炯炯有神然而如今再無法睜開的雙眼背后,住著一個少年,一個意氣昂揚卻又隱忍刻苦的少年,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少年。
在此后的五六十年中,袁隆平一直與水稻為伴。從最初發現水稻的“雜交水稻優勢”,到海南三亞的“野敗”,再到產量破千的“超優千號”雜交水稻,那個“抓住自己飯碗”的偉大夢想,如同第一超級稻的種子,一旦埋下,便茁壯生長,勢不可當。長沙的某個午后,當試驗田中泛起層層青綠的'漣漪,當那金黃似流蘇般的稻穗在烈日的金光下彼此廝磨,微風下低吟淺唱,或許我們能夠看見,一個皮膚黝黑,清瘦的臉龐上鐫刻著歲月紋路的袖筒褲腳高高挽起的老人,正斜倚在一棵比高梁還高的超級稻下,眼睛半閉著,南風和煦,老人已灰白的發絲輕揚,嘴角浮現出一絲淺笑。他睡了,又仿佛醒著,正輕聲哼著那首他最愛的《老鼠愛大米》,蹲在稻田中俯身拔弄著他的雜交稻。他懷中緊緊抱著實驗記錄,就像是,揣著那晶瑩易碎的“禾下承涼”夢。
那是他的禾下乘涼夢,也是十四億被他養話的炎黃子孫的禾下承涼夢。袁隆平,曾經于我,他只是語文書上的一篇課文,或是道法提綱的知識點。但當我們已不再需要為溫飽問題焦頭爛額,但當我們望著一粒粒大米認為理所應當,那些曾經為我們提供庇佑的大人,或許已兩鬢白霜。
沒有人永遠是孩子,還有很長的路,我要自己走。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29
“民族”“中華”這樣的詞語,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在名字面前當形容詞或前綴的。而“脊梁”“英雄”,又是一個民族的頂梁柱,一個民族的驕傲。
關于“民族脊梁,中華英雄”,提出如下幾個問題:
壹,民族脊梁究竟是什么意思?中國的脊梁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梁”。其實民族脊梁并不一定是達官貴族家庭的后人,反而大多數都是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民族脊梁,是一個公平的榮耀。
貳,什么樣的人是民族脊梁?自古以來誰稱得上民族脊梁?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從來不乏埋頭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為民請命的人,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先生說的是“他們”而他自己就是一個民族脊梁。
舉他的例子,大家或許都知道他有一段棄醫從文的經歷,我們總說時代創造英雄,實際上就是如此。魯迅先生不像王二小,董存瑞這樣的烈士,與敵人以刀槍過招,他只是用塑料甚至紙卷起的筆桿,沉重敲擊了敵人不太聰明的大腦,也在努力敲醒中國人的愛國情。
袁隆平院士,吳孟超院士剛剛去世,一個種了一輩子莊稼;一個用了一輩子剪刀——但是他們用對了地方。袁隆平院士彎腰插了個水稻,我們吃飽了;吳孟超院士低頭做了個手術,我們又活了。就是這么簡單的問題,也就是這么不簡單的民族脊梁。
有人戲稱“袁隆平院士等我們吃完了午飯才離開……”是戲言,卻差點讓我落淚。“人是鐵,飯是鋼”這都是有數的。致敬那些用自己的力量撐起了中國的天,卻最終被壓彎了腰的民族脊梁。
所以,你還會看到魯迅就頭疼,天天被吃飯問題糾纏不休嗎?
叁,我們要如何成為民族脊梁呢?民族脊梁的涵蓋面很廣,每個人都有可能。如果你擅長語文,你可以學習魯迅;如果你擅長數學,你可以去計算太空;如果你擅長英語,你可以做國家外交官……成為民族脊梁有很多種方式,如果你擅長籃球,你也可以爭取把NBA的National變成beheldinChina(中國舉辦)。
你要知道,你現在學到的東西未來不一定都會用上,或者是一定不會都用上,但肯定不是一定都用不上。但是你并不會知道什么會用上,什么不會。所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知識漏洞,或是任何一個體育技巧。人總要有上進心,鹿鹿魚魚固然享受,可是沒有價值;——也不要成為冬烘先生。
愿我們所有人在未來,都能成為那我們現在在學習的民族脊梁。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0
21世界誰養活中國人是美國經濟學家布朗20世紀90年代提出尖銳命題“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就能養活中國人。”袁隆平用驚人的科學成就響亮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袁隆平1930年出生,男,雜交水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德安縣人。
我在歷史書中曾看到有個外國人,好像是美國學者,叫布朗吧!他拋出“中國的威脅論”撰文說到下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到時候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糧食短缺和動蕩危機?這句話深深地激勵了我,他說:“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袁隆平這樣說確實也這樣做了,他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再前進。
在我們看來,袁隆平的成就是非常驚人的,可又有多少人了解這巨大成功背后的'辛酸苦辣,又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呢?我們不能都成為袁隆平,但他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但他那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正是我們當代青少年所缺失的嗎?他那種淡泊名利的情操不正是我們當代青少年慢慢缺失的嗎?
是什么支撐他一次次失敗又重新站起?是信念、是堅持、是責任感、是使命感,是……就在十幾天前,我國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逝世,但他的精神與我們同在,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袁隆平爺爺,他不分晝夜在田間研究雜交水稻,即使周圍沒有一個人支持他的研究,但他依舊不放棄,不論是嚴寒還是酷暑,總能看見他在田間勞作。終于袁隆平爺爺解決了吃不飽飯的問題,給所有人類帶來了福音,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五谷雜糧,在我們國家常吃的主食就是水稻了,而袁隆平爺爺為了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用了40年的時間,經過上萬次的失敗,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沒有放棄,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我們要有感謝他!
面對未來,袁隆平爺爺仍滿懷希望,旁邊人沒有一個看好他,認為他是瘋了,連新研究的水稻,產量也少得可憐,但他充滿了希望,他希望雜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積10%,提高到20%,實驗不成功,他也不氣餒,堅持實驗雜交水稻實現總增產3000萬噸,真正造福全人類是他幾十年的愿望。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就會想起讓人類擺脫饑餓,讓天下人民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我們國家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袁隆平用科學知識在古老的土地上,用他一生圓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實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我由衷地敬佩他。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1
所有最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而在許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國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極具標志性的存在,是中國數十億人深情愛戴的“國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
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勞在雜交水稻科學研究一線,只為14億中國人有飯吃。在普通中國人的認識中,“袁隆平”三個字是一個充滿意義和情感的象征,象征著一個國家的人民從饑餓走向溫飽,從貧窮走向富強,從趕上時代走向引領時代。從“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到今天“天問一號”跨越行星際,共和國的科學家們向真理之路不斷探尋,靠著自力更生、頑強執著和大膽設想、認真求證,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這是袁隆平的話。袁老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一生都在追夢,在大地上追夢。袁老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測,還有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人類福祉的使命追求。雜交稻研究是具有開創性的,是對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對中國人民的負責。袁老用雙腳丈量寫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實驗室”就是國民經濟主戰場,他的科研目標很純粹,就是解決吃飯問題。
袁老是共和國最不平凡的農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個曾經歷過舊中國貧窮落后年代的人,內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變中國的種子。這位老人也是最偉大的農民,他留給青年人的話是:你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我相信你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并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他躬身力行,在農田里做實驗,90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堅持做科研,實現“高產更高產”。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是他心頭的重中之重,他要解決的不只是當代人的吃飯問題,他想永遠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今天的中國,一項項代表著人類科技前沿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我們深知,沒有科技自立自強,在國際競爭中腰桿子就不硬,正如“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讓中國人民的腰桿子挺起來。今天一位科學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還在深深濡染著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們必將其代代傳承。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2
袁老千古,國士無雙。
您曾說,“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您傾其自己的一生,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鞠躬盡瘁,把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土地。終于,您讓人們告別了饑餓,讓餓莩遍野成為了永久的歷史,可您的青春,您的風華正茂,您的一切,卻被無情地吞噬。但您的所有:一切能帶走的和帶不走的,都已經留在了我們的身旁,我們的心里。
我好像與您見過一面,或在課本上,或在飯桌上,或在人間,就在我們身邊。現在唯一能對您做的就是懷念,就是翻開課本,看著課本中,稻田里您樸實的笑容。在每一粒米飯上,好似都綻放著您的光輝,它們第一次讓我覺得,是那么的香甜,那么可口。您解決的是人類的根,為的是貧苦之人,心懷百姓。每一片土地上似乎都撒有您的汗水,任意一碗飯中都有您的笑臉,到處都是您培育出的糧食。
一個超人走了,他戴著草帽,彎著腰。“我是九零后,我要繼續干到百零后。”一位戴著草帽的農民,一生屹立在稻田中,那是您:您笑著,笑得那么樸實,純真;你是個農民,誰也不能不承認;但您更是個科學家,這更是事實;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您是不畏一切,改變人類的英雄!您的身影會一直屹立在這田地中,任意一片田地中;您的`年齡會一直定格在“九零后”,任何時候……
也許是因為您太偉大了吧,我們竟然會忘了您也會生老病死。從此以后的課本上,也許就會有袁老您的生卒年月了。但一成不變的是,您那精神永遠被我們銘記,我們知道,不管什么時候都可以看到您,開著您的小小車穿梭在田間,管他一百年還是兩百年,您都會帶著您的小貓守著您的田。
可能是天堂鬧了饑荒需要您的幫助吧!袁老,若來世還生在中國,我們定讓您在田間乘涼,讓您看看這十四億中國人吃好,吃飽。
我曾經不明白,為什么那些為了人民幸福生活奉獻了一生的人去世,會有那么多人明明與他沒有接觸卻會為他掉眼淚,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淚水落在面前的筆記本上,浸透了紙頁,模糊不清的視線,看著紙上緩緩暈開的墨痕,竟覺得這好似盛開的水稻……值得我驕傲的是:我與您這位偉大的英雄,在同一個人間共同度過了十二年,和這顆天空中的星一同度過的這十二年,無疑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驕傲的十二年。
有個老人在禾下乘涼,麥子豐收了,成片成片,金黃金黃,老人淺笑著,蕩漾著笑容,睡著了……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3
昨天,爸爸說袁隆平爺爺去世了。電視里好多人都在向袁隆平爺爺致敬,有很多人冒著雨、排著長長的隊伍,只是為了向他獻上一束花,表達自己的哀思。還有很多人在馬路上追趕著袁隆平爺爺的靈車,一邊追著一邊喊著:”袁爺爺,一路走好!”。還有的人在朗讀自己為袁爺爺寫的詩,念著念著就失聲哭了起來。
我知道袁爺爺是研究雜交水稻的大科學家,但是我沒想到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掉念著袁爺爺。我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說,他小時候買糧食和在外面吃飯都需要糧票。那會兒一畝水稻的產量大概只有八百斤,后來種上了袁爺爺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3000斤。使得我們國家在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解決了我們十四億人口吃飽飯的問題,從而讓我們國家在糧食問題上可以自給自足。爸爸和媽媽在看電視轉播時也流下了眼淚,雖然他們是偷偷地流淚,但是他們用紙巾擦眼睛的動作讓我知道他們流淚了。
我覺得當一名科學家真的很受人尊重,我上課要認真聽講,長大了當一名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的科學家,做一名對社會有用和有貢獻的人。
你們知道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也有一顆和我們一樣童心,可愛極了!
一次,袁隆平爺爺來到動物園,在乘坐游覽車游覽時,忽然高興得拍起了手,激動地叫著:“嘎嘎嘎……”咦?怎么回事呢?周圍的人隨著他的目光望去時,才發現不遠處的池塘里有一群鴨子快活地暢游,清清的水、藍藍的天、還有袁隆平爺爺那開心的笑聲:“好漂亮哦!”活像被蝴蝶或是螞蚱、蝸牛吸引住眼球的我們!你看,袁隆平爺爺可愛不?
袁隆平爺爺的可愛還有另外一個表現——倔強!一次保姆為袁隆平爺爺做了一桌美味的飯菜,袁爺爺掃視了一下飯桌,好像在找什么,坐下來便問:“我的.豌豆呢?”保姆一臉茫然,袁爺爺比劃著:“就在一個袋子里啊!我的豌豆。”保姆找了一會兒,發現一袋毛豆,袁爺爺很執著:“這不是我的豌豆啊!我的豌豆呢?我買的豌豆呢……”嘻嘻,像不像一個鬧著要糖吃的小屁孩。最后,保姆妥協了,決定明天給袁爺爺買豌豆。豌豆去哪里了呢?真是調皮!而找豌豆的袁爺爺是不是也倔強的可愛呢?
袁隆平爺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看著他的視頻,好像這位可愛的爺爺就在身邊、就在田埂上。袁爺爺是國家的棟梁,他是可愛的爺爺,更是可敬的爺爺,他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4
2021年5月22日12點30分,我正快樂地夾著菜,津津有味地嚼著香噴噴的白米飯,腹中飽飽真是太讓人滿足了。然而,分針再往后沉悶繁重走過37小步,一則慟心的消息傳來:袁隆平爺爺去世了!
聽聞這個消息,我的眼淚猛地充滿眼眶,鼻子整個全酸了。我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會!袁隆平爺爺這么偉大!從小在家里就忘不了爺爺奶奶說起他名字時那感激的面容向往的語氣,在學校里更是忘不了老師講述袁爺爺豐功偉績時那閃亮的眼睛驕傲的神色。這樣一位名字從小伴隨我長大的可敬的爺爺,他怎么會那么突然離開?這樣一位讓全體國人敬愛的中國脊梁,怎么會如此匆匆離去?我不愿相信!然而滿屏哀悼,全體悲痛讓我不得不相信這并非謠言,可是我實在寧愿相信它就是一則謠言!
悲痛瞬間吞噬了我的整顆心,悲痛一個風趣幽默和藹親切的老人離開了我們,悲痛這個社會失去了一位樸實節儉謙遜淡泊的科學家,悲痛我們的國家失去了一位勇毅擔當無私奉獻的無雙國士……
老師告訴我那是一個饑荒的年代,百姓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國家餓殍遍野,長年接受著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捐贈卻依舊吃不飽飯,甚至有外國人拋出“中國人怎么養活自己”的言論。然而,袁隆平出現了,他毅然選擇了最辛苦的農業學科,默默來到了湖南一所鄉村學校,幾十萬次的實驗,多次的.天災人禍,16年如一日的堅守,袁隆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希望與未來!他解決了困擾世界的糧食難題,他為世界糧食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貢獻了中國方案!他讓中國飯碗端在了中國人自己的手里!他讓中國人吃上了飽飯,讓我們天天都吃上了飽飯!
袁老說,他曾做了一個夢,“夢到超級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米如花生般大,他和其他研究員在禾下乘涼。”袁老說:“我要讓這個夢變成現實。”袁老說,自己還有另一個夢“雜交稻覆蓋全球夢”,這是他的終極夢想——讓超級稻走出國門造福全人類。他的夢里想的是濟世安民,他的心里裝的是天下蒼生!這是一個多么值得我們深深敬佩的老人啊!
2021年5月22日正午,華夏大地萬戶千家傳來午飯的香氣,一個聲音說道:“袁老,該走了。”袁老說:“再給我點時間,等孩子們把午飯安心吃完吧。”袁老終于帶著安詳與欣慰離開了,因為孩子們都吃飽了。我哭了,孩子們都哭了,因為我能長這么大,我們能長這么大,都是因為有他呀!
一日三餐,米香彌漫,永遠懷念您——尊敬的袁爺爺!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5
五月下旬,我們從千里之外的湖南長沙,知道了袁隆平爺爺已離我們而去。授予共和國勛章的畫面還恍如昨日,袁爺爺蹲在稻田的身影還在腦海中,這仿佛在昭示著:袁爺爺他,從未遠離。
小時候的袁爺爺是幸運的,他有一個溫婉賢良的教師母親,得以媽媽的教導,他小時候就對這厚重的黃土地報著神圣的敬意;但袁爺爺也是不幸的,他生活在黑暗的年代,在抗日戰火紛飛中,一家人東奔西走,就像風中的浮萍,讀書都換了好幾所學校。
袁爺爺是新中國第一批農學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后的他,將其一生都奉獻給了稻田。我們難以想象、更難以感受袁爺爺在奮進的過程中遇到多少挫折,遇到多少詆毀。但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嚇不倒他,更難不住他。
還記得1968年的時候,袁爺爺開始做雜交水稻實驗。他滿懷希望地將700多株幼苗播種,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這個過程漫長且枯燥,然而袁爺爺每天都興致勃勃。但是總有人居心叵測。5月19日清晨,當袁爺爺來到自己的試驗田時,發現昨天還好好的試驗田,一夜之間變得一片狼藉,秧苗被一掃而光,只剩下深深淺淺的`腳印,袁爺爺呆住了,眼里的淚水似乎要奪眶而出,他想要怒吼卻始終說不出什么。他踉踉蹌蹌的邁入試驗田,盼望著還有幸存的秧苗,終于,幾天之后,袁爺爺在一灘污泥中發現了五株半埋著的試驗秧苗,他小心翼翼的捧回家中視若珍寶、悉心照料,才得以繼續他的試驗。
面對如此艱難的困境,是什么讓他沒有放棄呢?我想除了讓中國人吃飽飯的夢想,還有頑強的意志與驚人的毅力!
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努力,袁爺爺終于等來了發現野生雄性不育株的消息。
聽到消息時的袁爺爺,如同在酷暑難耐之際,迎面吹來了一股清涼的風。后來他給這三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取名為“野敗”。它們帶給袁爺爺無比幸福的感覺,這種幸福感一直追隨了他的后半生。
上帝給的并不多,只給了袁爺爺三株“野敗”,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袁爺爺的故事太多太多,直到今年,他仍穿行在稻田里,不斷探索雜交水稻的未來。他的初心與赤誠,化作春霖甘露,滋潤了一年又一年的稻花。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禾下乘涼的夢越來越近,雜交水稻發展前路似乎盡是坦途。然而袁爺爺卻悄然地走了。
他來的時候餓殍遍野,走的時候稻米滿倉。
若是某個午后風吹稻浪,我想那應是他的靈魂在回響,在我們的課本中,在人們飯桌上,在全世界人們的心中!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6
這數十年來,正如世界上大多數的杰出的科學家一樣,袁隆平一直站在公眾的眼前,一直站在第一線,一直給大家帶來振奮人心的消息。
15日,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15日在河北省硅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范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本該“頤養天年”的年齡,袁隆平卻依然奔走在田野中,做著自己的“禾下乘涼夢”。科學探索是沒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沒有止境的。活到老學到老,他的動力來自于他的夢想。袁隆平曾說到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的夢里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個夢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畝產1000公斤夢早日實現。
誠然,這兩個夢想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實現,對于解決全世界的糧食問題是重大的突破,但他的夢想又有別于一些科學家的夢想。他所從事的水稻育種,整天與泥土打交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那些高大上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區別。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夢想就跟他一輩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樣樸實無華。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的夢想里沒有花里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論,也沒有圍著核心期刊打轉的焦慮,有的只是一顆為民分憂的心。在他的夢想里,科學就應該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也許正是這份信念的力量,才成為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87歲高齡,他依然奔波在田間地頭,依然不知疲倦地親力親為,為的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這樣一份對科學認真的態度,當成為所有科研人員的座右銘,這樣一份精神頭,更值得所有人學習。
他的成就與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道理如出一轍,“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事實證明,科學需要高精尖、需要理論技術上的突破,但也需要基礎研究、應用性研究,甚至是實用性研究。袁隆平數十年來一直站在水稻育種的最前端,不是偶然的,心無雜念,拋去功利色彩,恰恰達到了夢想的彼岸。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出發,恰恰成就了個人的夢想。
袁隆平說“我的夢想很簡單”,而事實證明,這簡單的夢想卻解決了世界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7
午飯后,楊老師沖進教室說:“戴上紅領巾,跟著我去見袁隆平爺爺。”這飛來的好消息可樂毀了我們。
來到袁隆平爺爺的會議室,我們焦急而耐心地等待著。過了一會兒,一個穿著得體的男人走進了會議室。如果不是和袁隆平爺爺在會議室的照片一模一樣,我還真認不出他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黝黑的皮膚和慈祥的笑容幾乎和普通農民一樣。
因為我們坐在世界名人面前,緊張的氣氛傳遍了整個會議室。我們班的向寵緊張得把紅領巾丟給了袁爺爺,但袁爺爺仍然笑著看著他,好像什么也沒發生。
“袁爺爺:你好,我是中學二(1)班的王。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什么是雜交水稻?”哦,原來是時候提問了,王率先抓住了機會。我沒辦法。我終于等到了袁爺爺回答王典韋的`風格,馬上站起來說:“袁爺爺你好,我是敬秋靜。想問問大家,你們發明雜交水稻的靈感是從哪里來的?”袁爺爺聽到這個問題笑得更開心了。他的微笑大大緩解了學生們的緊張情緒。袁爺爺看著我,和藹地說:“我下田的時候發現了一種長得又高又大的水稻,就把那種水稻的種子留下,種在田里,像‘照顧成龍’一樣細心地照顧他們,可是到了秋天,他們讓我失望了。水稻長得矮,我想,這種植物不會變異,除非
哦,那是失敗的靈感。當我還在消化袁爺爺的話的時候,又問了幾個問題。一個又一個問題活躍了會議室的氣氛。
袁爺爺不僅耐心地回答了我們的問題,還給我們講了他發明雜交水稻時的一個小故事。袁爺爺第一次研究雜交水稻的實驗失敗了。雜交水稻小米少,葉子多。人們諷刺地說:“可惜人類不吃草!”這時,袁爺爺低下頭,做錯了什么。當有人認為實驗應該繼續的時候,袁爺爺立刻又抬起頭來。聽完這個小故事,同學們會哈哈大笑起來,會議室里的空氣似乎都在笑。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問了幾個問題,提問的時間就結束了。我們都討厭時間過得太快。
最后,我們又來到了袁爺爺的實驗場。雜交水稻的兩極比我們中學生高。一串滿滿的小米把飯杠彎了,拿在手里掂量著真的很重。看著這些雜交水稻,不禁想起袁爺爺做過的夢:稻稈長得比大樹高,米粒比花生飽滿。我相信夢想離我們不遠了。
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袁隆平爺爺慈祥的笑容和簡單的話語一次次出現在我眼前。我真希望我能像袁爺爺一樣偉大。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8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堿地里長出了水稻,這是袁隆平團隊試種的,高寒耐鹽堿水稻,又稱海水稻。這一新的嘗試立即引發國人點贊:了不起!
為“鹽堿地種海水稻”打call,贊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拼勁兒。袁隆平院士今年90歲,這個年齡對于一般人而言,應該是兒孫滿堂,頤養天年。而對于袁老而言,現在還是他的事業“青春期”。他幾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帶領他的團隊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刷新了一項又一項記錄,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支持他的是讓中國人吃飽吃好,是對自然科技的不懈追求。黨員干部是干事創業的主力軍,更要以袁老為榜樣,堅守初心,踐行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扎實做好本職工作,成為專業領域的“行家里手”,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奉獻所有光和熱。
為“鹽堿地種海水稻”打call,贊的是“敢為人先,創新創業”的闖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們,將青海格爾木市大棚內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開墾的鹽堿地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黨員干部要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大膽去想,大膽去干,只有這樣才能攻破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困難不要畏手畏腳,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積極尋求辦法,敢于嘗試試驗,在不斷的嘗試失敗中,找到最佳解決辦法。要敢為人先,別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不代表自己做不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
為“鹽堿地種海水稻”打call,贊的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干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針對格爾木獨特的自然條件,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優化最優配比,運用水稻耐鹽堿試驗、耐寒試驗、耐旱試驗等方法,專門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為后續積累經驗、進而大面積推廣邁出了第一步。無論是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還是進入新時代,實事求是一直是我們推進工作的重要法寶。黨員干部要把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作為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發現真問題,敢于說真話,扎實辦真事,贏得群眾的真滿意。要認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好每一項工作,服務好每一名群眾。
90歲的袁隆平,柴達木盆地的鹽堿地,長勢良好的海水稻,我們還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39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不論刮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里,一心只想著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贊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公民、一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頭銜、那么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一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周折,做一些廣告、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一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袁隆平呢,已經“滿足于”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盡管自己尚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對于如此節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為金錢不惜一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一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里,還想著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無數相對于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著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只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斗不息呢?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0
《我有一個夢》這首歌的詞是一位老人抒發內心的呈現,他有著偉大的夢想,并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給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成績!這位老人他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越挫越勇;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成功而自負,不斷的制定目標,不斷的進取,不斷的超越自己!這位老人他很樸實無華,他就是一顆定海神針,能帶給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爺爺,一位非常慈愛的老人,我曾經看過老人的一篇采訪,其中他說:“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啊,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啊,我親眼見過”主持人接著問:“您是不是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老人連說:“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可知糧食的重要性!”回想老人在采訪中的神情,大有憂天下之憂而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為了讓人民不再像他看到的那樣食不果腹,他帶領著團隊開始了漫長的攻堅之路!
他瘦瘦小小的一個人,風吹日曬皮膚黑黝黝的,像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為人低調,他的獎項非常的多,但是他從不在意這些,攻堅克難,一絲不茍!還記得老人給自己母親寫的那封信,他為了人民不再餓肚子,卻給自己留下了永遠的遺憾,自己的母親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積攢了多少想對母親說的話,多少的`悔,多少的盼,這已成為老人永遠的惦念了!這位老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在他離開的時候有那么多的人主動的去送老人,為老人留下想念的淚水;他一次次向人民交出了漂亮的成績,他實現了自己的夢,他終于放心的離開了。
袁隆平爺爺對您我們有太多的不舍,您一路走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1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一個看似平常日子和時間,卻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每當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時,我的眼前,我的腦海里就會立刻浮現出袁爺爺的身影。他那古銅色的.臉上,總掛著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的皺紋記錄著他那不平凡的歲月;他總是穿著那幾十塊錢的襯衫,頂著嚴寒,忍著酷暑,在農田中奔波……
“永不滿足,永遠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讓中國人端穩中國碗,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這是袁老至死堅持的信念。想當年,當袁老發現了第一顆雜交水稻時,當他公布這件事時,是那么多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只有袁老和他的兩位學子依舊堅持在崗位上。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當時的堅持,可能就不會有我們現在衣食無憂、健康幸福的生活。
正是那一顆雜交水稻喂飽了全中國人民,也喂飽了多少國家。像美國,日本當時那些科技發達的國家,早就開始了研究水稻的工作,他們向里面砸進了多少錢,卻依然沒有好的成果。但是當袁隆平爺爺向世界、向國際發出這一發現時全世界的人民都震動了。美國還輕蔑的說:“我們做不到的事,區區一個中國鄉村教師卻能做到?”但是事實卻讓他們打臉,正是袁爺爺發現的那一粒種子喂飽了我們所有人。
我們現在還不能向袁爺爺那樣,為雜交水稻,為國家做貢獻。但是我們現在能做的事,珍惜每一粒糧食,實行光盤行動。不讓遠在天界的袁爺爺心寒。
袁老,走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2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就會想起一個偉人——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是1930年9月出生的,小時候缺少糧食,袁隆平爺爺有時只能吃糠維持生命,所以袁隆平爺爺發誓他一定要讓中國人吃上一頓頓的飽飯。1949年,19歲的袁隆平爺爺即將報考大學,袁隆平爺爺的家人反對,他卻不顧家人的任何反對,還是執意報考了重慶湘輝學院農學系,23歲時畢業,畢業后袁隆平爺爺來到了偏遠的湘安農學院任教,袁隆平爺爺一待就待了18年。袁隆平爺爺被中國人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
“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是中國工程院院的士——袁隆平爺爺。他是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爺爺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我得知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消息后,眼睛里逐漸冒出了米粒大淚水。心里是多么的痛苦啊!多么的傷心啊!多么的悲哀啊!我正在手機上搜集關于袁隆平爺爺的資料時,我看到了一個視頻——袁隆平爺爺去世的第七天,也就是2021年的'5月29日。在醫院袁隆平爺爺老伴的床頭,飛來了一只人們從未見過的很大的蝴蝶。很多人看到后都看哭了。這是多么感人呀!
袁隆平爺爺您養活了半個中國的人民,如今您走了,我怎能不悲傷,怎能不悲痛呢?你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您沒有放棄,您的這種精神,我們永遠銘記在心,永遠不會忘記。
袁隆平爺爺我們永遠愛您!您一路走好!(指導老師:李其賢)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3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的溫飽問題。
袁爺爺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間愣住了,不知所措。望著眼前熱氣騰騰的米飯,想起了袁爺爺說過的話。他說:"一粒食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你年紀輕不知道,上個世紀的60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飽飯哪,我都親眼見過。”心頭為之一震,眼淚奪眶而出。
袁爺爺臨死前還關心著稻子的長勢,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報投入到雜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飯,飯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北極星,喂飽了十幾億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雜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業去拯救了整個國家,他是真正值得我們敬佩的人,他是我們的脊梁骨。
望著袁爺爺的照片,他臉頰上布滿皺紋,眼角含著笑意,顯得和藹可親。我的內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極,是為之一振,交織在一起,腦海中想著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雙手鑄就了全中國,他是中國發展的奠基石。我們所沒經歷過的',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是袁老內心深處的痛苦,他知道,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爺爺,替我們負重前行,給了我們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爺爺,您用自己的雙手讓我們屹立這片土地。您來時,世間餓殍遍野;您走時,世間稻米滿倉。禾下乘涼夢,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國士,人去稻田豐,袁爺爺千古……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4
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夏季糧食的豐收時節。糧食的大豐收讓祖國的糧倉爆滿,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讓讓人明更加安康。但是為我國甚至全球糧食曾收層產的袁隆平院士卻離開了我們。
糧食的豐收意味著國民能吃飽飯,意味著國家的國泰民安。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國家而言,糧食不僅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是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
糧食問題是安全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糧食不像其他商品,糧食少一點都會餓死人,是一個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他為人類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貢獻。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人的生存離不開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說過:“中國人要把飯碗拿到自己的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們現在就是在為自己的飯碗而努力”。
周末回家看到路邊的田地里綠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壓彎了腰,偶爾的一陣風,稻穗隨著風擺動,我仿佛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邊看著稻田豐收的笑容。再過幾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時候,到時候田地里一片一片的金燦燦,每當這時就想起了偉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為糧食的曾加產量而努力,與種子打交道,簡直就是稻田里的守望者,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遠銘記于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吃飽飯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后的每次吃飯我都會想起他。
斯人已逝,憂思長存。他在稻穗下乘涼的未完成的夢,后人將踏著他的腳印繼續前行。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5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歲。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時中國就算是像我們一樣閉塞村莊,人們也都解決了溫飽,開始奔向小康。作為一個90后,我從未經歷過饑餓,對于爺爺奶奶口中故事,也無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帝王,無法理解什么是真正饑餓。
后來長大因為過敏,我曾經有過半個月忍饑挨餓時間,但這種只是忌口挨餓根本無法饑荒之時相比。
電影《1942》把重現戰爭時期大饑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給我留下了陰影狗在啃咬路邊尸體,以此充饑。從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類電影或者節目。我相信,真正經歷過大饑荒人們,肯定有過更加殘忍經歷。正是這部口碑不怎么好電影,讓我更加深刻明白,我們如今平安喜樂并不是上天賞賜,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堅持乃至犧牲換來。
袁隆平爺爺經歷過戰爭年代,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時代,所以他最大愿望就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他畢生所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做到了,他研究出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產量,讓更多人吃飽了!
我未曾了解過他生平,但也能夠知道他為祖國做出了多大貢獻,為人民帶了怎么樣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勛寫在大地上,把幸福種子撒在每一個人心上。
有人說,他沒走,他只是帶著種子去了遠方。有人說,他進入了一個夢鄉,那里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他走了,他又沒走,他永遠都在!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6
袁隆平爺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為了解決我國人民的吃飽飯問題,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水稻。
我國的耕地缺乏,不足世界的7%,而卻要養活超過世界20%的人口,袁隆平爺爺功不可沒。袁隆爺爺他每天都會思考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用這么點的田地種植肥美的水稻?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將這些水稻以少變多?而且他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袁隆平爺爺對工作無比的認真的,他不管是風雨,還是雷電交加,他都會去看望水稻,因為他想知道這些水稻擔受多大的風雨。他的摩托車也不知道摔壞了多少輛,他也毫不在意,因為他時刻惦記著我們吃飽飯的問題。
袁隆平爺爺還是一個可愛,富有愛心,和葛可親的人。可愛是,他每次成功,突破難關時,他總會像一個孩子得到自己心愛的玩具時那樣開心。富有愛心是從他幫助了無數人的解決溫飽問題。有人說,如果申請專利,袁隆平爺爺將是世界首富。和葛可親,他是一個對別人只有關心、溫暖,從不要求什么,也沒什么架子。
據說,素隆平爺爺有一對孿生孫女,袁爺爺則喜歡把名種零食藏在屋子里的每個角落,然后讓孫女去找,老爺子真是童心未泯,我想這也是袁隆平爺爺之所以長壽的真正原因吧!
可惜的'是,他在2021年5月21日因病逝世。他的死,讓我們的心如同晴天露霧。袁老罵鶴西歸,留下未竟的愿望——禾下乘涼夢。
袁老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恩人,是我們永遠無法遺忘的人。袁爺爺放心走好,您的科研團隊會繼承您的遺志,牢牢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里。
謝謝您,袁隆平爺爺,感謝您為我們的溫飽而做出無比卓越的貢獻。感謝有您——袁隆平爺爺。希望你在天國過的無比自由,快樂,一切安好!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 篇47
這是全國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級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在各個媒體平臺上出現,廣大人民紛紛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對他們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爺爺真的是太偉大了!
他年雖近百,卻不在家樂享天倫之福,而是終日奔波在實驗田,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一株株如同一只只精靈的秧苗,在和風中翩翩起舞,那鐫刻著歲月滄桑的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爺爺畢生追求的是所有人遠離饑餓,他做到了。我們中國人,因為有袁隆平爺爺,端穩了飯碗,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世界都為之震驚。
像這么一位對人民做出卓絕功勛的杰出科學家,廣大人民怎么忘得了他?請看看各個媒體平臺下的評論: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稻花香處憶袁老,泣雨聲中送英雄。我們的“神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帶著種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再聽聽人們的請求: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為中國人的溫飽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的袁爺爺。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寫道:“有的人活著,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著。”司馬遷也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袁隆平爺爺的死,重于泰山,而且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袁隆平爺爺生前說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將一生奉獻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說我浪費糧食,其他人沒有資格。因為是他讓我們不再饑餓,不再擔憂溫飽問題。
請求國家將5月22日設為珍惜糧食日!以此紀念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學生們應該銘記5月22日,好好學習,帶著袁隆平爺爺那份對我們的希望,為國家爭光!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向英雄致敬袁隆平爺爺作文通用03-01
向袁隆平爺爺致敬的作文范文通用06-07
2023年向袁隆平致敬的作文300字(精選32篇)08-28
2024年向袁隆平致敬的作文范文600字(精選15篇)02-23
致敬英雄袁隆平爺爺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