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電影觀后感范文(精選10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狼圖騰》電影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1
自從我看了《小狼小狼》這本書后,就一直想著要是這本小說改編成一部電影該有多好啊。果然,今年春節《狼圖騰》上映了。聽到這個消息我既高興又興奮,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一睹為快。
狼聰明機智,狼群具備團體作戰能力。有一次,狼群在夜間趁著鵝毛大雪的天氣攻擊馬群,馬群當時一片混亂,四處逃竄。聰明的狼群有組織性地把馬群逼進了一條河里,結果馬都被凍死在河里。
狼很有耐心,不打無準備之戰,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還有一次,當一只前哨狼發現了黃羊群,就秘密通知狼群,狼群很有組織地進行布控,等待時機。
黃羊群沒有意識到任何危險,繼續吃草,一個個吃圓了肚子走不動了,躺下休息。就在此時,狼群突然襲擊,黃羊群遭到重創,死傷無數,狼群還把吃剩下的黃羊埋藏在雪堆里備用。
狼還是自由、獨立、有尊嚴的,草原狼驕傲的自由精神讓人動容。相比施舍的食物,狼更喜歡用自己的能力捕食。狼寧愿跳崖自殺,也不容許人類的鎖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狼,是草原生態平衡的守護者。在草原,狼是神。蒙古老人說:狼是騰格里派來保護草原的,狼沒了,草原也保不住了,狼沒了,蒙古人的靈魂也就上不了天了。
這部《狼圖騰》電影,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廣闊的草原上,我們人類就是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習羊的善良、溫和,也要學習狼的勇于拼搏、不屈不撓、團隊合作精神。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2
看過電影《狼圖騰》后,不免讓我對內蒙古大草原的生活有種特別的向往,茫茫的大草原上,飛奔的駿馬,悠閑吃草的黃羊,還有隱藏在濃密草叢中的草原狼,到處充滿了生機。上頭是藍藍的天,白色的云,下面是翠綠翠綠的草原,牧民們在草原上邊唱歌,邊放牧,一片祥和、溫馨的畫面。
電影《狼圖騰》為我們講述了狼與人,狼與草原的故事,人離不開狼,同時狼也離不開人,他們是相扶相依,又十分對立矛盾的兩個物種。
這種結合了人來拍動物的電影很有新意,把人和動物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相得益彰,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很會拍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他用人來襯托出草原動物的生存現狀和善良的本性,表面上是拍狼依賴人和黃羊生存的故事,其實說的是人離不開狼。它教會我們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中,我們應該遵循自然規律,不要打破生態平衡,保護好環境,不要過度消耗自然資源。
雖然這部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但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導演也做了不少的改動,導演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拍攝,有文藝片的長鏡頭,也有劇情片的特寫,還有記錄片的寫實和偷拍,手法老辣、嫻熟,很有自己的想法。
導演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報,影片剛一上映,口碑和票房都很好,這樣一部費時又費力的電影能得到觀眾的認可,這也是對導演最好的安慰哦。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3
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去看電影《狼圖騰》。開場之前我的心情非激動,渴望能看到那廣大的草原,美麗的動物,還有那可愛的小狼,我激動的等待著。
終于開始了,在影片里面的陳陣挖狼窩的時候,不巧被蘭木扎布發現,他把小狼扔向騰格里(天上),結果掉下來摔死了。陳陣幸虧把一只小狼放在了狼洞里就把小狼養了起來,不料這件事惹怒了狼群,所以狼群要進行報復,有一天下著很大的“白毛風”,馬群都亂了,組織人“巴圖”急忙騎上他的馬去趕馬群。群狼咬死了好幾頭馬,還把馬趕到“天鵝湖”里,因為冰還很薄,還承受不了馬群的重量,所以馬群都掉進去了,組織人巴圖因為馬受到了驚嚇,把他摔倒在地,就這樣過了一晚上。
當人們發現巴圖的尸體的時候,已經到第二天上午了,巴圖的妻子抱頭痛哭,然后才下了葬。但是不幸的事發生了,巴圖的兒子巴雅爾,被陳陣養的小狼咬著了。更不幸的是畢利格老人家被炸死了。小狼被放了,陳陣以為小狼死了,可是陳陣教小狼的本領小狼全用上了,遠遠的傳來一陣陣狼嚎.......。看了這個電影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們以后不能再獵殺動物。就像獵殺了草原狼草原鼠就會增多,多了之后草就會一掃而光,這個草原就不存在了。我們大家一起保護動物吧!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4
最近,看了一個電影《狼圖騰》,它是由馮紹峰主演的,在看這部電影之前,狼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特別壞的,就像所有故事里講的那樣特別兇殘、血腥。可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不那么想了。
狼,它在這個大草原上被視為神明,被視為一個民族的圖騰,當地的牧民在死后要進行“tian葬”,也就是要被狼吃掉,他們相信用這種方法能使自己的靈魂升上騰格里(天)。剛開始看的時候,我就覺得特別奇怪,狼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狡猾、兇殘的,怎么在這里還被做成了他們的圖騰呢?后來我知道了......
狼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它們特別的聰明、有智慧,它們對草原上的環境特別熟悉,從而利用草原上的地形對獵物進行圍攻,成功率特別高,它們還懂得食物不能一次性的全部吃完,要留一些明年開春的時候吃,這樣才能豐衣足食,它們還把食物都冰凍在“雪湖里”,特別有遠見,它們還很有耐心,常常為了一頓飯而等多少天,它們在等時機,合適的時機使它們成功率特別高,它們還草原上大害的天敵,它們有效的保護了草原,從而得到了草原人民的敬佩,成為了草原上的圖騰。
片中,因為包順貴為首的一些農耕民族的介入,破壞了和諧的草原。他們只看到了狼撲食家禽,卻沒有看到狼對大草原的作用,所以他們就一味對狼進行獵殺,它們用槍打,用火燒,一只只的草原狼倒在了血泊中,使那些懂得狼圖騰的牧民們感到痛心。最后草原變得狼狽不堪,再也看不到以往的和諧、美麗的風景了。
通過觀看此片,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人類應該正確的認識到我們與大自然的關系,不能一味的只看到我們自己,真正的文明不是我們有多少“世界奇跡”而是一種尊重自然的氣度,我們把大自然放在什么位置,大自然也會將我們放在什么位置。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才能更幸福。
不要覺得我們站在大自然的上面,就有一種“人定勝天”的感覺,我們今天對大自然做的看似是我們勝了,但終將有一天我們是要還的。讓我們也向牧民學習仰望長生天吧!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5
今天看了一場電影《狼圖騰》。幾年前曾粗略看過姜戎的原著。本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閱讀快感。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一個個疑問:當年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么能夠遠征到歐洲進行大屠殺?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么中國馬背上的民族,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國還存在著一個狼圖騰文化?狼性到底是怎樣的?于是,我們發出叩問:我們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狼圖騰”演變而來?華夏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是否只是前人對狼的一種崇尚?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的一部小說,實在是當代讀者的幸運。千百年來,占據正統主導地位的鴻學巨儒,畏狼如虎、憎狼為災,漢文化中存在著太多對狼的誤解與偏見,因而可以說姜戎的這部小說旨在與狼為伍,去偽存真,把狼的特性和人類的思考揭示的入木三分,不失為一部好書。
回頭再說這部電影,實話實說,還不錯。節奏緊湊的故事性較強,還是挺抓人的。雖然我不是很認同狼性哲學(關于小說是否歪曲了蒙古人的文化也在熱議),但是這部電影所表達出來的一些意思我覺得還是不錯的,比如,人要敬畏自然,遵守自然法則,要與自然保持平衡與和諧,動物遠遠比人想象的更具有團隊精神,也比我們人類更聰明靈異,且重情重義。
劇中有幾個情節挺震撼的,其一是兩個蒙古族人在大風雪夜去照看軍馬,與群狼搏斗以及第二天馬群在冰湖里凍成冰雕的慘狀;其二是人類開著車圍捕狼群,兩只老狼寧可自殺也不愿被人抓住;還有就是天堂一樣的天鵝湖被墾荒移民破壞的樣子。人類曾經是自然的一部分,可是卻漸漸異化成了自然的對立面,可悲。
感覺這部電影狼比人演的好,蒙古族演員比兩個漢族男主演演的好。竇驍老老實實做了一回大綠葉,沒什么發揮的余地,馮紹峰的表演還是稍微有點兒端著架子。
總之,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尤其是攝像和配樂非常棒,是一部有誠意并經過精心打造的電影。影片結束以后別急著走,后面龐大的演職人員表足以令人驚嘆,特別是每一只狼都有名字,它們也上了演員表,而且汪峰主唱的《滄浪之歌》也很好聽,喜歡描寫狼的文學作品的朋友,不妨再看看近幾年出版的吉林作家張永軍的長篇小說《青狼閃電》,挺不錯的,我看到顫栗汗出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6
我在寒假里看了一部電影,名叫《狼圖騰》。它是由姜戎的小說《狼圖騰》改編而成。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兩位知青來到蒙古族人生活的大草原,并養了一只小狼的故事。
蒙古人信奉騰格里。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放牧著馬和羊。在他們所生活的大草原上,還生活著一種聰明又兇猛的動物,那就是蒙古人的圖騰——狼。
每年冬天,狼群就會對草原上的黃羊進行大規模的捕殺。黃羊屬于草原上的野生羊,以啃食牧草生存。當狼把大部分的黃羊捕殺后,蒙古人將會撿走其中一部分的冰凍黃羊,把剩下的黃羊留給狼群,讓它們明年開春生下小狼崽后,小狼崽有肉吃。
今年蒙古人取走黃羊后,又有一些外來的貪心人,他們取走了剩下的所有黃羊。狼群看見后,憤怒極了。每年蒙古人都要去掏小狼崽。他們不能讓狼太多,這會影響牧民的生活。開春后,蒙古人找到小狼崽后,將會一邊用力地甩它們,一邊喊著:“到騰格里那兒去吧!”最后將其拋上天空。
兩個知青中的陳陣被狼迷住了,他在一個狼洞里,找到了一只小狼崽。并偷偷地將它養起來。
我認為,狼是一種驕傲的動物,它的驕傲資本在于他十分聰明,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捕獵;狼也是一種珍貴的動物,不少人因為它身上的那張狼皮而去捕殺它;狼更是一種團結的動物,他們一致服從狼王的指揮,保衛自己的家園。在這部電影里,我還看到了狼的另一個特點,狼是有野性的動物。它不會因為你給過它一口飯去感謝你,它要保持它的驕傲,像它的稱號“草原霸主”一樣。正是這樣的特點,才使蒙古人把它當做神一樣看待。
最后,陳陣頂著巨大的壓力,養大了小狼崽。陳陣十分擔憂小狼崽的未來,它是要回到狼群中去的,他不可能養它一輩子呀!陳陣時刻記著組長說過的一句話:“陳陣,你怎么能把神抓來,讓神當奴隸呢?我勸你,你還是遲早放回它吧。”狼是有野性的動物,它遲早會攻擊動物的,沒有人能夠把狼訓得像小狗一樣聽話。后來,果然出事了。陳陣把小狼崽交給了組長的孫子巴雅爾去看著。巴雅爾的小伙伴們都要看小狼,他們激怒了小狼,小狼就把巴雅爾給咬傷了。為此,場長瘋狂地捕殺狼群,幾天之間,狼群竟然都被場長殺死了。看著那一只只可憐的狼,我的心都要碎了。大多數的狼竟都是被活活累死的`!
它們仍然保持了他們的驕傲,寧肯累死也不會向人類屈服。有一只狼令我記憶猶新。它在前面跑,場長的吉普車在后面追。它一直在跑,最后跑了整整三十八公里!它跑到一處碎石頭堆里,再也跑不動了,永遠閉上了雙眼。一對夫妻狼,公狼在口下也沒讓人類得逞,它跳下了懸崖!母狼看著公狼跳下懸崖后,跑到狼洞里,用力頂塌了狼洞,葬身在一堆碎石里。這一幕幕是多么的殘忍,人類是多么的無情!陳陣也坐在吉普車上。當親眼目睹了一幕幕慘案后,阻止了場長。巴雅爾的母親把長大了的小狼放回了大草原,放到了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
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重新認識狼,他們在臨死前都要捍衛自己“草原霸主”的名稱,是真正的王者!那些欺善怕惡的人,嫌貧愛富的人,都還遠遠不如一只狼!
看了這部電影,我還體會到了生態保護的重要,我們生活的家園不斷在破壞。很多人只顧眼前利益,沒有考慮到子孫后代的生存。人們對狼的過度捕殺,黃羊和老鼠等草原其他生物泛濫成災,以及人類的過度開發,對草原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整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性的打擊。土地沙化,導致每年春天我們遙遠的北京也與沙塵暴為伴。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讓草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7
今天下午我們看了一部電影《狼圖騰》這部電影,第一給我的印象是血腥的,第二是感動的 。
為什么說是血腥的呢?在開頭那幾段里全部的嗎,被動在學里面許多已經結成冰了,懸掛在半空中,還有狼吃羊的這個場面,他們的嘴里都是血和肉,這些場面著實讓人惡心 。
為什么說是感動的呢?電影里有一個人叫陳陣,自從他見過狼之后,就對狼著了,迷迷到什么地步呢?他不顧別人的阻攔,偷偷的養了一只小狼,最后人們想要把小狼殺了,但陳陣卻拼了命的保住小狼性命
對那些殺人的人們說:狼吃羊,羊吃草,這是自然界規律,這樣有利于生態平衡,草原上真的不需要我們去為了保護羊群而去捕殺狼,雖然有時需要保護吧,但也不能太勤快 。
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關于人性的一部電影 (勿噴)。這些人不僅殺死成年的狼,你又狼也不放過,這件事太可恨了,但這還不是最可恨的,在片尾一只狼被他們追到,活生生的給累死了,這么折磨狼,他們太可憐了 。這時你可能會說 :連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一般是指人的再說了,狼吃羊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
當人們看到這篇文章時,應當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8
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
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令人讀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起初以為狼只是喜歡群居的野獸,憑借著數量的優勢撲捉一些小動物,茍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兇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為食肉類哺乳類動物,它也只能去欺負狐貍、它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襯托虎豹們的勇猛、就象一部電影,它永遠只能做配角、然而,讀《狼圖騰》,隨著電影情節的深入,我越來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無知、甚至有點愚昧、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斗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狼是團結的、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狼是勇敢的、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于盡、與群狗的爭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繼,即便是戰斗到最后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里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9
對于說電影《狼圖騰》拍得好的人,我想你們一定是沒有讀過原著,對電影中的攝影美術和特技效果我是表示肯定的,但是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在電影中被修改得一塌糊涂,很多原著中的思想情懷也并沒有被體現出來,實在是對原著及草原文化的褻瀆。
影片中不僅去除了原著中很多精華的部分,同時又改動了很多不該被改動的地方:巴圖并沒有因為在白毛風中保護軍馬而犧牲;畢利格老人不是因為在銷毀炸藥時被意外炸死;巴雅爾也不曾被陳陣的小狼咬過。如果你認為這些改動都是無可厚非的,那就看看我認為影片中實則敗筆的地方吧。
首先嘎斯邁這個角色在原著中是一個很樂觀善良熱情勤奮勇敢的蒙古族女人,在她身上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蒙古族人的鮮明特質,她對待陳陣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弟弟一樣,陳陣對嘎斯邁的感情也一向是十分尊重的。影片中胡亂地將巴圖演死后生硬地加入了一段感情戲,實在是令人感到惡心,難以接受。
原著中陳陣養的小狼并沒有被放歸草原,而是在一次搬家時被牛車拖拽導致咽喉感染且傷勢遲遲不見好轉,陳陣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小狼遭受痛苦親手用鐵釬將小狼打死并同楊克用蒙古人最傳統的方式剝下了狼皮。這一段是我認為對原著改動最大的地方,在此處狼寧死不屈的精神沒有被展現出來,電影雖名曰《狼圖騰》,可是草原狼真正的狡猾,聰明,野性與報復心等特性也都沒有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畢利格老人是我認為整本書中形象最為鮮明的人物之一,而在電影中他的形象卻變得相對模糊,在書中他沉穩慈祥睿智倔強,有時又對現實顯得滄桑無奈,他懂得敬畏自然,是一位偉大的預言家,他對陳陣是亦師亦友亦父子的關系,原著中有一段老人指揮打狼的部分被刪掉了也實屬不該,這部分最能體現畢力格老人及蒙古先人對草原、騰格里的尊崇是遠勝于對狼的,也最能體現蒙古人、游牧人民對狼的痛恨與敬重,這種矛盾的人格才是最有血有肉的。
原著在結尾用了很長的篇幅對本書的思想進行升華,通過傳統草原人與非傳統草原人之間的矛盾對比,描繪出一幅“世事滄桑,草原也并非從前富饒的草原了,人與自然之間產生的矛盾終究會讓人們自食其果”的凄涼景象,主旨意在通過描寫當代人類活動不尊重自然規律,對狼的過度捕殺及過度放牧使得草場不斷惡化的現象來警醒當代人要敬畏自然,這部分思想在電影中也少有提到。試問一部人物形象不鮮明,主題思想不明確的電影能叫做一部好的電影?話說影片改編當然不能完全遵照于原著,畢竟小說與電影的表達方式差別很大,而且原著中的硬傷也是一大堆,但是,要改就改好些,既然大膽改了,就不要弄得不倫不類。從原著的思想主旨和人物形象和情節發展來看,電影的拍攝并不優于原著,甚至整個影片看似沒有明確的主線,像是由很多互不相關的小故事拼湊而成,顯得過于支離破碎。鑒于影片從三分之一處直至結尾主要都是在描寫陳陣和他養的那只小狼的故事,莫不如直接把影片的名字改為《我養了一只狼》好了。如果有興趣的話,還是推薦大家讀一下原著。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 篇10
一直以來總想看看《狼圖騰》的電影,大年初二終于看了。是3D版的真好看。戴上眼鏡,就像在眼前一樣。起伏的山巒,蒙古大草原,飛奔的狼群、馬群。大場面的視野電影就好像置身在現場。
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氛圍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還有以畢利格老人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長。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活靈活現,把狼性的熱愛生命與頑強的忍耐力更刻畫的栩栩如生:在對待食物上,小狼對喜愛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觀察在偷襲;對烈日的暴曬,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隱藏身體;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寧死不屈的和牛馬車抗爭也不妥協。在人類追殺的過程中表現的勇敢讓人佩服的場景。
在現代的管理學中強調狼的精神和毅力。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也說明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相處和和諧。
千萬不要破壞自然,因為大自然是人類和動物賴以生存的根本,保護環境是每一個的義務和責任。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狼圖騰》觀后感03-13
電影狼圖騰觀后感03-08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12-19
電影《狼圖騰》觀后感作文08-04
電影《狼圖騰》觀后感(最新)06-20
電影《狼圖騰》的觀后感600字06-17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10篇01-29
觀電影《狼圖騰》的優秀觀后感03-12
《狼圖騰》電影觀后感3000字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