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蜀漢之莊稼漢 第1435章 水無常勢,兵無常形
八月十三日,夜。
月雖未滿,但月色皎潔,月輝照得地面明亮無比。
漳水南岸的魏軍營寨火光搖曳,司馬懿裹著上好的細絨羊毛毯子,站在河堤高處,如同立于岸邊的一截枯木。
秋意漸起,特別是到了夜里,已是微有寒意。
司馬懿這些年夙興夜寐,經常操勞過度。
若非靠著一口心氣在強撐著,恐怕身體早就垮下去了。
即便是寒意不重,但身形越發佝僂的司馬懿卻已是承受不起,不得不揪住毯子兩邊,把自己裹得厚實一些。
不遠處傳來沉悶的夯土聲。
五千魏軍工兵赤足踩在冰涼的河泥里,正借著燃起的火把和月色挖掘堤壩。
鐵鍬與土石的摩擦聲混入滔滔水聲,仿佛巨獸在暗處磨牙。
郭淮策馬疾馳而來,戰袍沾滿泥漿,低聲稟報:
“太傅,三戶津那邊,已經準備好了。”
司馬懿點了點頭,俯身抓起一把濕潤的河泥,緩緩地說道:
“當年武皇帝在鄴城筑銅雀臺,漳水便成天險,如今我亦要借這水勢阻一阻漢軍了……”
武皇帝當年為了攻下鄴城,曾決漳水淹鄴城。
如今,自己為了阻擋后面追兵,同樣也只能掘開漳水……
這時,堤下傳來低聲驚呼。
原來有人的鋤頭突然崩斷,鋤刃卡在堤壩深處的櫟木樁上。
這木樁還是曹操當年在鄴城周圍屯田,修筑漳水堤壩時所立。
二十名工兵用麻繩纏住木樁,號子聲壓著水聲節奏:“嘿——呦!”
堅固的木樁轟然傾倒時,第一股濁流如黑蛇出洞。
“退!”
缺口處噴出泥漿,早年埋設的陶制導流管被沖毀,缺口不斷地被撕裂,泥漿漸漸變成了泥水……
借著月光和火光看到這一切,司馬懿對著郭淮吩咐道:
“去吧,點狼煙,給三戶津傳消息。”
“喏!”
隨著缺口不斷擴大,漳水噴涌而出,再加上曹操早年屯田所修的水渠,漳水南岸很快就變成了澤國。
天亮時,洪水已經在方圓數十里內形成深淺不一的泥沼——最淺處也能達到馬腿關節。
洪水裹著上游的腐殖土,將漳水南岸的良田染成赭色。
魏軍提前砍倒的槐樹林成了天然堤壩,枝杈間掛滿逃難百姓的籮筐。
看到這情景,司馬懿的嘴角終于松動,他指著正在泥潭中掙扎的田鼠:
“騎兵至此,便是這般模樣。馮賊啊馮賊,我倒看看,你怎么過來追我?”
抬頭看向東面的鄴城,司馬懿的眸中跳動著冷光:
“昔年武皇帝攻鄴城時,曾以水代兵,今日吾就要以泥為陣。”
他忽然抬腳碾碎一只亂爬的螻蛄,“傳令,把鄴城的閘口全部拉起,讓玄武池的水都引到南邊來,我要讓這泥澤一個月不干!”
張苞既然在梁期津,那鄴城那邊的漢軍不過是疑兵,不足為懼。
反正守不住鄴城,那他就要以這千里沃野為代價,把漳水南岸變成了吞噬鐵騎的饕餮巨口。
與其讓馮賊引漳水攻鄴城,還不如自己親自動手。
當晨光撕開漳水的霧氣,丈八蛇矛狠狠地刺入漳水北岸的泥土里。
張苞舉著望遠鏡,望著對岸綿延的黑褐色泥沼,瞳孔驟然收縮。
昨日還平坦如砥的南岸,此刻竟似被巨獸啃噬過的腐尸,翻涌的泥漿里浮著半截槐樹枝,枝頭還掛著百姓逃難時遺落的童鞋。
“司馬老賊!”
張苞面色鐵青,再也忍不住地暴喝,拔劍劈向岸邊柳樹!
“畜生!”
“畜生啊!”
昨天夜里就已經知道對岸有動靜,甚至還點起了狼煙,本以為是司馬懿又要對北岸搞什么詭計。
張苞暗中讓軍中將士要有所準備。
沒想到對方居然是在掘堤!
他發現自己還是遠遠低估了司馬懿的下限。
“取木板試路!”
因為漳水不斷向南邊浸漫,魏軍已經主動退走。
勉強涉過僅到小腿的漳水,來到南岸,親衛抬來木板鋪在泥上,木板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沉。
張苞不信邪,策馬踏上浮板,戰馬剛行三步,泥水便陷至半腿。
畜生驚恐嘶鳴,掙扎間掀翻了木板。
幸好張苞馬術不錯,翻身下馬退回安全處,彎腰抓起把黑泥捏碎,泥漿從指縫滴落,他齒縫間迸出低吼:
“好毒的計,好狠的心!”
漳水周圍的田地有多肥沃,他最是清楚不過。
若不然,曹操當年也不會在漳水周圍大興水利,引漳十二渠,用以屯田。
司馬懿為了阻止追兵,居然把這些肥沃田地變成澤國。
對方的目的很明顯,但張苞面對這種情況,此時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將軍!東邊有情況……”
從三戶津過來的傳騎以最快的速度送來了消息:
“賊軍,賊軍在夜里……”
傳騎話還說完,看到眼前的情景,一下子被噎住:
“三戶津亦成了澤國……”
張苞就這么定定地站在那里,沒有說話。
不用想,鄴城津也會差不多。
自己悄然帶兵返回梁期津,打了司馬懿一個措手不及,逼對方斷尾。
本以為是能報被設伏的一箭之仇,沒想到司馬懿連夜就立刻給自己還以顏色。
此刻的他,終于感覺一股深深的無力。
這等對手,自己的妹夫是怎么做到把對方攆得到處跑的?
一直等到午時烈日將泥沼曬出龜裂細紋,張苞頭上赤幘被汗浸透。
他索性扯下擲入泥潭,再次翻身上馬,不死心地想要重新嘗試。
馬蹄踏碎薄冰般的泥殼,馬腿迅速深陷泥潭——表層硬殼下仍是沼泥陷阱。
更重要的是,漳水不斷流,這澤國就很難消失。
退回北岸,張苞頹然地獨坐殘柳下,呆呆地望著眼前的澤國。
從目前傳來的消息看,梁期津到鄴城津——甚至可能還要再往東——至少七十多里,恐怕都已經成了短時間內無法行走的泥沼。
就算這個時候自己的妹夫趕來,也沒有辦法繼續南下追擊司馬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從容退走。
正在思緒翻滾間,只聽得耳邊又有稟報聲:
“報!將軍,北邊有情況!”
“哦?鄴城不是已經……”話未說完,張苞終于覺得不對了,幾乎就是跳將起身,“北邊?北邊又是什么情況?”
“將軍,北邊傳來消息,說是遇到了我們的人。”
“我們的人?”
張苞聽到這個話,有些不太明白。
北邊的自己人,除了會是自家妹夫,還能有誰?
但如果當真是妹夫,那么傳騎應該是說“大司馬”,而不是“我們的人”這種話。
“是趙將軍!說是趙將軍正往這邊趕來。”
“趙三千?”
“呃,正是。”
張苞有些意外,趙二郎怎么會從北邊過來?
他不應該是跟自己一樣,順著漳水從東北邊過來嗎?
不過張苞這個疑惑并沒有維持多久。
因為趙廣來得很快。
在殘陽將泥沼染成凝血般的紫紅時,趙廣和他所率的鐵騎踏著滿天的煙塵出現在張苞的眼中。
“哈哈哈!張阿兄,我來了!”
趙廣一如既往地精力充沛,沒心沒肺:
“如何?可堵到了那司馬懿?”
前來迎接的張苞面色一滯,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
“未曾。為兄無能,到了這里,大意輕敵,被賊算計,故而竟是被那司馬懿就在眼前逃脫了去。”
連續兩次受挫于司馬懿之手,這幾日讓張苞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但能坦然說出這番話,同樣也說明成長不少。
當然,這也是因為關張趙三家的關系向來緊密,故而兩人說話不必太過避諱。
畢竟父輩算得上是生死之交。
到了趙廣張苞這一輩,雖說這些年隨著大漢不斷收復舊地,大伙四處征戰,見面比早年少了,但關系并沒有變得生疏。
張苞說著,同時拉了一下馬頭,側身讓開,指向南岸,臉色難看:
“你且來看,司馬懿為了阻止我們追擊,甚至還把這漳水掘開了……”
趙廣聞言,放眼看去,又策馬上前幾步,舉起望遠鏡,待看清不遠處的情況,嘴里不由地驚道:
“司馬懿那廝,居然這般狠毒?兄長那心狠手辣的名號,真當由他來擔才是!”
張苞再次深吸了一口氣。
關系親密是一回事,但就算親兄弟之間,有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吧?
這趙二郎跟隨自家妹夫這么多年,二人感情之濃厚,比趙大郎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廝居然到現在還是活蹦亂跳,也不知道是命硬還是心狠手辣的馮鬼王心慈手軟。
這般想著,張苞一夾馬腹,跟上幾步,問道:
“對了,你怎么會北面而來?鎮東將軍呢?還有,可曾見到大司馬?”
“哦,哦,阿……阿,那個,鎮東將軍擔心張阿兄你遇到司馬懿會吃虧,故而特意讓我加急趕來。”
趙廣小心地收好望遠鏡,解釋道:
“當日居庸關一別,鎮東將軍讓我們在關內休息了幾日,然后就帶著我們向著常山郡去了。”
說到這里,趙廣臉色又是變得有些眉飛色舞,興致勃勃地說道:
“到了常山郡,小弟終是知道什么叫衣錦還鄉,怪不得那項羽寧愿不要關中,也要東歸……”
“對了,張阿兄你也是回了涿郡,感覺如何?”
張苞第三次深吸氣,緩緩說道:
“先說正事。這等事情,可以以后再說。”
“正事?哦,是這樣的。小弟去了常山郡,所以自然是由北而來。至于鎮東將軍和大司馬,還要收編井陘的降兵,所以要過幾日才能到。”
“井陘的降兵?”這一次,張苞有些驚訝地問道,“吾觀司馬懿所率大軍,步騎不下五六萬,難道他在井陘還留守了兵力?”
“當然有,而且還不少。”趙廣回答道,“守將乃是叫孫禮,率三萬守軍死守葦澤關。”
“若非鎮東將軍率軍從常山郡斷其后路,大司馬想要攻打下關城,恐怕還要多費不少力氣。”
張苞一聽,這才恍然:
“怪不得,我就說司馬懿的大軍都已經渡了水,為何還不見妹,嗯,大司馬的蹤影。”
然后似是想到了什么,臉色又是一變:
“司馬懿不會是自己率大軍撤退,卻對葦澤關守軍隱瞞了軍情,以此來拖延時間吧?”
趙廣連連點頭:
“哎,張阿兄還真說對了!事后我們審問了那些降將,皆道他們不知幽州之事。”
“倒是那孫禮,得知被司馬懿拋棄了,居然還想著繼續死守關城,奈何底下那些人卻是不愿意陪他一起送死。”
“兄長,哦,就是大司馬,給了他們三日的期限。到了第三日,城上的的賊人自己反倒起了內訌,孫禮在兵亂中被人砍了首級領功……”
聽到趙廣輕描淡寫地說著這個事,張苞心里卻是久久不能平靜。
雖然已經領教過司馬懿狠絕,但三萬人馬,還有忠心的將軍,說棄就棄。
張苞自認做不到。
而且大漢的傳統,也不允許他這么做。
什么叫傳統?
傳統就是,先帝當年從新野攜民南渡,曹操追兵近在身后,卻仍然不愿意先棄百姓先走一步。
君不負民,民不負君。
傳統就是,先帝盡托國事予丞相,丞相鞠躬盡瘁,病亡于北伐途中。
君不負臣,臣不負君。
還有自家妹夫,常說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開新學,施新政,編新軍,惠及天下,大漢三興在望,正是因為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司馬懿先棄三萬將士,不顧將士死活。
后淹漳水南岸,不顧百姓死活。
此非棄天下而何?
“只是可惜,這一次大司馬終還是差了司馬懿一著,司馬懿本就是在棄尾逃生,大司馬居然又額外給了三日期限。”
張苞嘆息。
“倒也不至于吧?”趙廣仍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我這一次趕過來,除了是受鎮東將軍的囑咐,大司馬其實也給我吩咐了一番話,讓我給張阿兄。”
“嗯?大司馬有話要告訴我?”
“是給我們兩個。”
“大司馬說了什么?”
“嗯,說司馬懿跑了就跑了,如無必要,就不要再去追了,剩下的事,他自有安排。”
“他自有安排?”
若是以前,聽到這個話,張苞說不得又要惱怒一番,只道是放虎于山林。
只是現在,張苞明白,連三娘都比自己看得深遠。
而以自己的才智,遠不能看清妹夫與司馬懿之間的爭斗層次。
輕易開口,只會顯得自己淺薄無知。
面露思索之色,張苞問道:
“你的意思是說,大司馬料定我堵不住司馬懿,還是他是本就有心放走司馬懿?”
趙廣摸摸腦袋,遲疑道: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就是個帶話的。兄長說什么,照做就是,何須多費心思?”
我……曹!
張苞一口氣堵在心口,差點喘不上氣。
就這么樣的一個家伙,居然用三千鐵騎就名震天下?
天理昭昭……誰說天理昭昭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