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零八章 什么叫睹物思人?(兩章并一章)
翌日。
今天有常朝,不是因為李隆基心血來潮,打算過問一下國事,而是因為楊玉環的事情,需要更多人知道。
寅時剛到,龍武軍和宮女內侍們便先一步出發,而楊玉環頭戴幕籬遮住面容,在妹妹楊絳以及郭淑率領的一眾隋王府女婢的陪伴下,前往興慶宮的主門興慶門。
正常來說,宮殿的主門都是向南開,但是興慶宮的主門是向西開。
吳懷實一馬當先,朝著宮門方向打了一個手勢,大門打開,他便帶著所有的龍武軍、宦官、宮女先一步進入興慶宮。
而楊玉環則是跪在宮門之外,因為她要祈求圣人,代替亡姐,繼續為太后追福。
祈求圣人,不是她的事,而是跪在最前面的郭淑,以及提前被高力士打了招呼的駙馬楊洄。
因為眼下的楊玉環,是弘農楊氏小宗內的一名未出閣少女,生父已經死了,只能靠族內長輩做主。
楊洄是代表宗族,因為他這一支觀王房,在族內勢力最橫,而觀王房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誰襲觀國公,誰就是宗長,上一任觀國公,就是楊洄的親爹楊慎交,但是楊洄很遺憾沒能襲爵。
這就是為什么,他這么在乎國公的爵位,準確來說,人家在乎的只是觀國公,因為這個爵位代表著可以掌控家族。
至于郭淑,則是代表隋王,又或者說,代表壽王。
因為“死”在宮里的楊太真,是前壽王妃,雖然壽王妃死了,但是為太后祈福不能停,必須有人接上,既然以前是壽王府出的人追福,那么接追福的,自然還是李琩的事情。
陸陸續續的,百官逐漸抵達興慶門外,他們自然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
這是干什么?楊洄犯什么錯了?還是隋王妃犯錯了?
不到寅時末,興慶門是不開的,所有官員們需要在這里一直等到開門驗籍。
于是,人越來越多
李岫悄咪咪的走過去,俯身蹲下,湊過去詢問楊洄道:
“我說大郎,你這是干什么?”
楊洄抬頭道:“太真觀女冠楊氏病故,太后追福無人,我從族內另募一女弟子,祈求能繼續主持太真觀,為太后追福。”
他說話的聲音,并不大,保持在一個正常的音調。
但是呢,自打李岫一過來,很多好事者便已經將耳朵給豎起來了,所以楊洄的回答,站的近的人已經聽到了。
那么站的遠的,就會悄悄拉扯前面的小聲詢問一番,一傳十,十傳百,一小會的功夫,很多人便知道了。
李林甫一臉懵逼,不對呀,昨天在花萼相輝樓面圣的時候,楊太真還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病逝了呢?
我昨天瞅她那副模樣,也不像是有病啊?怎么?招惹圣人,被圣人打死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如果連李林甫都懵逼,那么其他人更懵逼了,因為楊玉環眼下頭頂帶著幕籬,又穿著一身寬大的衣服,別人根本沒辦法將她認出來。
而蕭華,則是仔細的打量著楊絳的面容,這里面很多人不知道楊絳是誰,但是他知道。
雖然此女眼下面容哀戚,但以蕭華的眼光毒辣,還是能看的出,這是強裝的,真正的悲傷很難裝出來。
于是他又開始打量那名跪在地上,頭戴幕籬的女子。
沉默片刻后,蕭華疑惑的上前幾步,打算再仔細詢問一下楊洄,偏偏這時候,一陣小風吹來,蕭華頓時一愣,邁出去的腳步趕緊收回,就這么又給退了回來。
他是中書侍郎,天子近侍,見過楊太真太多次了。
這時候,宮門打開,殿中監黎敬仁走了出來,上前詢問楊洄等人。
郭淑和楊洄趕忙將訴求表達了一番,這次的回話,聲音更大,人們都聽的清清楚楚。
黎敬仁點了點頭:
“好,那我這便上稟圣人,好讓圣人知曉你們的一番孝心。”
然后,黎敬仁看也不看群臣一眼,就這么轉身又回去了
勤政務本樓。
“蠢貨!蠢貨!”
“這么點差事,你都能辦砸了,養你何用?”
高力士一臉怒火,一鞭一鞭的抽在吳懷實的后背。
眼下的吳壞實是跪著的,已經褪去上衣,露出皮肉,就等著挨罰呢。
高力士一點不放水,每一鞭子下去,那都是要見血的,不消片刻,吳懷實的后背已經是血肉模糊了。
但此人也是個硬漢,緊咬牙關,一聲不吭。
“罷了罷了,”殿內的李隆基沉聲道:
“朕還沒讓你責罰,你倒是先動上手了,不要覺得你是朕的老人,朕就能一次一次容忍你。”
話是罵的高力士,其實是點醒吳懷實。
太真見到了李琩,李隆基比任何人都生氣,只不過人家面上沒有顯露出來。
高力士深知圣人脾性,心知圣人眼下的狀態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只能狠狠的鞭打吳壞實,以期圣人消氣。
“老奴知錯,只是這個奴婢平日里被老奴給驕縱慣了,這么大差事交給他都能辦砸,老奴實在是氣不過,”高力士氣喘吁吁道:
“請圣人罷了他的官,奪了他的職。”
李隆基雙手負后,背向兩人,淡淡道:
“也不是什么大錯,太真的性子就是如此,就算是朕,有時候也需讓著,吳懷實敬重太真,皆因朕,何錯之有?”
“是是是,”高力士趕忙改口:
“是老奴沖動之下,僭越了。”
只見他側過臉,朝著吳懷實惡狠狠的來了句:
“還不滾出去!”
“奴婢知罪,靜等圣人和高將軍治罪,”說罷,吳懷實重重的磕了三個頭,悄悄退了出去。
高力士這才命人收拾地上的血污,隨后來到李隆基身邊:
“事出偶然,太真無錯,十八郎也無錯,圣人就不要再追究了。”
“你干的好事!”
李隆基惡狠狠的罵了一句,隨即一撩頭發,在軟榻上坐下,怒道:
“朕交給你來辦,你不是不知道該怎么辦?結果呢,一塌糊涂。”
高力士低頭哈腰,任由李隆基劈頭蓋臉的叱罵。
其實是小事,李琩與楊太真見面,在任何人眼里,都是小事,唯獨在圣人這里,就是天大的事情。
這點小事你都過不去,那將來太真拋頭露面,又該如何呢?
除非今后隋王不準出席任何宮宴,否則你也攔不住啊?高力士內心一陣吐槽。
“他們當真沒有看清對方?”李隆基一臉小肚雞腸道。
高力士苦著臉道:
“老奴除了詢問吳懷實,當時在場的所有人,老奴全都問過了,十八郎躲的很快,又是深夜,太真娘子絕對沒有看清。”
李隆基這才稍微好受了點,隨即又罵道:
“一副玉鐲而已,瞧瞧太真那副小氣樣,朕還能缺了她一副鐲子?她要什么朕沒有給她的?”
高力士賠笑道:“那鐲子是娘家之物,是太真娘子的母親所賜,睹物思人嘛,老奴已經跟吳懷實說了,讓他交出來。”
“交什么交?什么叫睹物思人?”李隆基頓時火冒三丈,道:
“你還不如郭四娘懂事,吩咐吳懷實,砸了!”
高力士心里松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老奴明白。”
李隆基陰沉著臉沉吟片刻,道:
“跟十八郎打個招呼,他府上所有太真的舊物,全部燒毀,再告訴將作寺,給朕的太真打造玉鐲,用最好的玉料,朕要讓她每天都能換一副新的。”
“老奴明白,”高力士道:
“那么,是不是應該補償一下十八郎,太真娘子當年的嫁妝可是價值不菲啊?”
唐朝貴族之間婚嫁,講究重聘禮和重嫁妝,這是看形勢的。
女方強勢,就是重聘禮,是為: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
如果是男方強勢,那就是重嫁妝,楊玉環的家庭肯定比不過李琩,所以要準備豐厚的嫁妝,避免閨女在那邊吃不開,沒錢花。
“朕憑什么補償他?”李隆基挑眉瞪眼道:
“你在說什么胡話?”
高力士一愣,趕忙道:
“是老奴多言,老奴多言。”
在他看來,你讓人家十八郎燒毀楊太真的嫁妝,這跟剝奪人家一部分資產有什么區別呢?
你是親爹啊?補償點錢又能如何?
這時候,黎敬仁回來了,稟報道:
“圣人,群臣都知曉了,眼下是不是可以讓太真娘子他們進來了?”
李隆基眼下已經換上了朝服,心里還在生楊玉環的氣呢,聞言道:
“朝會重要還是她們重要?讓她們跪著。”
說罷,李隆基便在高力士的陪同下,前往興慶殿主持朝會。
興慶門外,大臣們已經開始列班排隊,按照品階高低,依次由監門衛查驗牌籍,陸續入宮。
吳懷實這一次傷的不輕,太醫署的醫師給他上藥之后,他便被人抬出了興慶宮。
就這一身傷,沒有十天半個月,別想恢復過來。
他也是倒霉,幾十個龍武軍,十幾個宮女,都沒能攔著楊太真,王府那么大,人家還偏偏還就稀里糊涂闖到李琩的寢院來了。
這叫什么?該他倒霉啊。
十拿九穩的差事,偏僻會出這么大疏漏,原因在哪?還是圣人太寵愛太真了。
要不然,他們這么多人,也不至于一個敢攔的都沒有。
“慢點慢點,太顛簸了”
饒是吳懷實硬漢,眼下也是疼痛難忍
翊善坊的吳宅,吳懷實被抬回來了。
妻子呂氏一臉受驚的樣子,趕忙令府上的醫師藥童出門補購外傷用藥,然后令家仆將吳懷實穩穩當當的放在床上。
“郎君這是怎么了?圣人治罪了?”
將吳懷實抬回來的小舅子呂行不滿道:
“高將軍打的,下手也太重了些。”
“你知道個屁!”呂氏頓時責罵道:
“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要亂說話,你倒好,膽子越來越大了,還敢埋怨起高將軍?”
呂行雙手一攤,無辜道:
“我也沒在外面說啊?這不是阿姐問起來了,我照實話回話嘛。”
吳壞實剛挨打那會,還不怎么覺得疼,眼下那股子勁上來,直疼的他齜牙咧嘴,勉強抬起胳膊,指著呂行道:
“以后再敢讓我知道你在背后說高將軍的不是,我扯爛你的嘴,滾出去!”
呂行終究年輕,道行有限,根本看不明白了里面的道道,聞言撇了撇嘴,姐姐姐夫都在罵他,我還不伺候了呢。
于是甩甩袖子,就這么憤憤然的出去了。
呂氏這才關心的詢問道:
“差事沒辦好?圣人生氣了?”
人家這個婦人就看的很清楚,高力士一手將丈夫調教出來,視為義子,只要不是辦砸了圣人的事情,高力士頂多就是責備幾句,根本不會下這么重的手。
吳壞實疼的直冒汗,道:
“有了阿翁這頓責罰,事情就算揭過去了,若是沒有這頓鞭子,我這次的罪過,還會掛起來,指不定哪天就成了圣人出氣的由頭,挨一頓也好,至少圣人今后不會再翻舊賬了。”
呂氏點了點頭,又小心詢問一番后,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還是你大意了啊,楊太真別人不敢攔,你還不敢攔嗎?你就不該去守著隋王,你該守著楊太真。”
吳壞實一臉無奈道:
“我這不是避嫌嘛,往日里圣人與太真娘子相處,宮內只有阿翁一人可以在身邊伺候,再說了,我也不敢攔啊,太真娘子那脾氣上來,圣人都得讓她三分,我哪來的膽子?”
呂氏搖頭苦笑:
“竟寵至這般地田地?滿宮嬪妃可從來都沒有這個待遇,當年的武惠妃,也沒到這個地步啊?”
吳壞實小聲道:
“等著吧,最遲年底,太真娘子恐怕就會有個名分了,那時候人家就真成咱們的主子了,私下里言語,咱們也要心存敬意,時時刻刻將恭敬掛在心上,才不會出紕漏。”
呂氏點了點頭:“妾身曉得。”
這時候,門外通傳,高力士的義子蘇丙求見。
“阿兄,是阿翁讓我來的,有件玩意你得盡快處理一下,”蘇丙接著將楊玉環那副鐲子的事情講述出來。
呂氏頓時一愣,低頭看向自己的手腕。
這副玉鐲是翡翠玉,通體晶瑩,玉色飽滿,雜質極少,呂氏當時一眼就看上了,時常佩戴。
因為這類翡翠玉,是驃國(緬甸)進貢給大唐的貢品,市面上流通極少,所以算得上是一件珍寶。
沒曾想,竟然是楊太真的舊物。
呂氏從手腕上取下,放在一邊,朝蘇丙道:
“阿翁,隋王的禮物,我們會全部銷毀,請阿翁放心。”
“不必不必,”蘇丙笑道:
“阿翁特意交代了,不管怎么說,這也是人家隋王的一份心意,其實玉鐲也沒有錯,只不過是太真娘子與隋王妃較勁罷了。”
呂氏點了點頭,看向丈夫道:“妾身有一主意。”
“娘子請說,”吳懷實道。
呂氏道:
“這副鐲子一定要打碎,然后咱們再想辦法從別處尋一副質地相差無幾的翡翠玉鐲,將碎鐲子與新鐲子,一起給太真娘子送過去,既交代了圣人,也討好了太真娘子。”
吳懷實皺眉道:
“驃國貢品,都在左右藏和中藏,外流之物,也皆為圣人賞賜,尋常不可得也,短時間內,我也不知道從何下手啊,難道一個個的去問,你們有沒有翡翠玉鐲?”
蘇丙也附和道:
“確實不好弄,圣人已經下旨,將作寺選最好的玉料,為太真娘子打造玉鐲,所以左右中藏,是不要想了,將作寺恐怕已經去選料了。”
呂氏眉頭一皺,陷入沉思,在她看來,圣人有口諭,這副鐲子必須打碎,但是太真娘子肯定會不高興。
她可不想招惹那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副材質更佳的玉鐲,來表達歉意。
“妾身記得,咸宜公主最喜玉器,常收集各方玉料打造寶器,她府上必有第一等的翡翠玉,”呂氏道:
“就是咱們與咸宜公主,往常沒有交情啊。”
吳懷實想了想,說道:
“說不得,得找十八郎幫忙了,咸宜公主雖一向豪擲千金,但其本性,是小氣的,也就是十八郎能從咸宜公主手里要來寶貨,其他人還真沒這個能耐。”
說罷,吳懷實便將小舅子呂行叫了進來:
“你現在去一趟右領軍府,見見高不危,讓他幫忙給隋王傳個話”
高不危做為勾連李琩和吳懷實的作用,第一次開始體現出來
晌午時分,朝會結束,大臣們陸續從興慶門離宮。
而楊玉環眼下還在這跪著呢,她已經是滿腹牢騷,好你個三郎,竟讓我跪這么久?
不一會,黎敬仁出來了:
“圣人準爾等覲見,隨我來吧。”
話音一落,楊絳忍著膝蓋上的疼痛,過去攙扶姐姐,卻被楊玉環甩開手臂:
“我要她來扶我。”
楊絳一愣,看向郭淑,而郭淑無動于衷,一點沒有那個意思。
楊洄小聲湊過去:
“扶一下吧,小不忍則亂大謀。”
郭淑這才冷哼一聲,上前一把抓起楊玉環手臂,就要來個生拉硬拽。
“啊你好大的手勁,抓疼我了,”
楊玉環也不肯吃虧,反手就抓向郭淑的大腿,狠狠的擰了一把。
郭淑也以牙還牙,手上加重力道。
“好了好了,圣人等著呢,誤了事,你們誰也跑不了,”黎敬仁冷哼一聲,阻止了兩個女人繼續較勁。
楊玉環罵罵咧咧的起身:
“好個狠丫頭,你給我等著。”
郭淑怒瞪了對方一眼,差點就要脫口而出“賤人”兩字。
好在忍住了。
眼下的李隆基,已經離開興慶殿,去了花萼相輝樓。
他在三樓接見了楊洄他們一干人。
楊洄跪地奏請一番后,叩首道:
“能為太后追福,是我宗族之榮幸,請圣人恩準。”
郭淑也跟著叩首道:
“也是隋王的一片孝心,請圣人恩準。”
三樓存放著的,都是李隆基的樂譜,也是他往常搞創作的地方,而此時,他正在漫不經心的游走于書架,似乎在尋找某類典籍。
閣樓內鴉雀無聲,李隆基完全沒有說話的意思。
“哎呦,疼”
半晌后,楊玉環實在堅持不住了,改跪為坐,就這么坐在地上,揉著自己的手臂。
高力士見狀,一臉的無語,你哎喲什么呀唉喲,走完過場再唉喲不行嗎?
再說了,你跪在地上也是膝蓋疼,你揉什么手臂啊?
李隆基聽到太真嬌哼的聲音,這才忍不住轉過身來:
“好了好了,朕知道了,便讓你剛才說,她叫什么來著?”
楊洄趕忙道:“回圣人,楊氏玉環,小字玉奴。”
“嗯,那便讓她去太真觀,繼續為太后追福,道號嘛,仍是太真,”李隆基緩緩道:
“你們回去吧。”
楊洄趕忙給郭淑使了一個眼色,兩人同時道:
“叩謝圣人恩典。”
接著,他們便緩緩起身,徐徐往后退。
“王妃剛才捏的我好疼呢,”依然戴著幕籬的楊太真突然來了這么一句話。
高力士一愣,反應過來,好家伙,你們還斗呢啊?
“快出去吧,”高力士解圍道。
郭淑抬起頭,發現圣人的目光已經朝她看來,頓時一驚,趕忙朝楊玉環道:
“玉環謹記,為太后追福要心誠,你啊,就是心思不定,容易走神,今后切記小心,再走神了,便捏自己一下,以求專注,萬勿忘卻。”
楊玉環愣住了你還真會演戲啊?小小年紀從哪學來的啊?
高力士瞪了楊洄一眼,楊洄趕忙拉扯的郭淑走了。
等到人都離開之后,李隆基忍不住笑道:
“她剛才,是在朕的面前,指責朕的太真?”
高力士笑道:
“不會不會,就是耍小性子,嘴上不饒人啊。”
楊玉環在高力士的攙扶下起身,指著自己的手臂道:
“這個小丫頭的手勁好大哩,妾身沒有冤枉她,真的很疼呢。”
李隆基哭笑不得,一副玉鐲至于嗎?你看你們兩個,鬧也不分場合?朕的面前也敢胡來?
楊玉環和郭淑較勁,這是私人恩怨,她也不想牽扯到旁人,繼續道:
“三郎需為我做主,討回妾身的舊物,你不知道她昨晚那口氣,口口聲聲說什么都是她的,明明是我的。”
“好了好了,”李隆基佯怒道:
“朕還沒有怪你呢,讓你出去一次,瞧瞧你,一點不安分。”
在他看來,郭淑排斥楊玉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完全在情理之中,不排斥,反而不對勁了。
有郭淑擋在中間,太真與隋王宅,可謂一點關系都沒有了。
楊玉環摘下幕籬,一臉委屈道:
“吃虧的是我,圣人卻還要指責我,好啦好啦,都是我的錯行了吧?”
說著說著,人家竟然還給哭出來了。
不是演的,她就是這種天性。
老頭子頓時一陣心軟,上前好一陣安慰:
“好了好了,是朕錯了還不行嗎?”
一旁的高力士對于眼前的情景,已經習慣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