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三十三章 便宜行事
這個節,李林甫肯定是沒有心情過的。
他當時豪言壯語,說什么一個月之內,隴右之戰必見分曉,大唐耗也能耗死吐蕃。
如今看來,拼消耗,大唐肯定是占據上風的,但是區別在于,大唐要跟你耗錢,吐蕃要跟你耗命。
藩鎮將士各個都是寶貝,經不起過高的損耗,眼下的兵員本來就難以招募,如果此戰損耗過巨,那么未來幾年西北啥也不用干了,花錢募兵吧。
正月十四的子夜,偃月堂的緊急議事,甚至都有人提出與吐蕃談判,以外交的方式,將對方逼出石堡城。
李林甫當場就給了他一個耳光。
先不說大唐容不得和談二字,當下形勢不在我,你就是蘇秦張儀再生,談判桌上也是被動一方。
“蓋嘉運還是不敢冒這個險,他與皇甫的合作,問題很大啊,”裴要卿在偃月堂內,說道:
“眼下的情形,想要力挽狂瀾,只有將軍權交付于一人手上,方可節制二鎮,統一戰線,朝廷奪權,奪誰的都會出亂子,只能另派一人鎮撫?!?p/>
他這個想法,在場很多人都是贊同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隴右的根本問題出在兵力太寡,又被吐蕃牽扯,分散無法集中,要不是有赤水軍和振武軍兩支生力軍,隴右的問題會更大。
李林甫自然清楚裴耀卿說的是誰,而他也傾向于舉薦李琩再次出任西北,眼下擔心的,只是上元節過后,他將真相呈奏圣人之時,圣人會爆發多大的怒火。
“戰場損耗,目前我軍占優,雖敵眾我寡,然隴右之形勢,并沒有惡劣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陳希烈道:
“郭子儀如果能拖的足夠久,等到皇甫拿回石堡城,情形也便明朗了?!?p/>
嚴挺之嘴角一勾,鄙夷之色一閃即逝:
“現在的問題就是皇甫遲遲拿不回石堡城,赤水軍不得不休整,臨洮軍幾次強攻無果,折了銳氣,靠郭子儀能拖多久?”
眼下隴右的問題就在于,大唐是非常希望吐蕃深入境內,在平原地帶展開決戰,那樣的話,唐軍皆精銳,優勢非常大。
但是吐蕃壓根就沒打算進來,他們拿下石堡城之后便是一味加固防線,一點沒有北進的意思,這就迫使皇甫不得不盡快奪回石堡城。
否則等吐蕃緩過勁來,他沒有關隘天險用來攔阻敵軍的長驅直入,隴右幾乎成了敞開的大門。
到那個時候再進來,大唐反而不敢決戰了。
“跟隋王打個招呼,讓他做好心理準備,上元之后,他立即西行,”李林甫朝兒子李岫道。
李岫一愣,詫異道:
“圣人還沒有任命,屆時會選擇誰,阿爺并不知曉,難道您就篤定一定是隋王嗎?”
李林甫皺眉道:“那你給我推薦一個人?!?p/>
李岫還真就在腦子里認真思考起來,想了半天,也沒想到一個合適的,汗顏道:
“似乎還真就是隋王最合適?!?p/>
裴耀卿笑了笑,看向李林甫,繼續道:
“上元一過,京師戍衛會放松下來,讓蓋擎從左領軍抽調三千人,一起去吧。”
嚴挺之搖頭道:
“蓋卿去了隴右,你讓李光弼如何自處?他不能去?!?p/>
裴耀卿笑道:“難道讓隋王孤零零一個人去?西北正值大戰,有時候不是拿著旌節制誥,人家就會聽你的,將在外君命還有所不受,隋王身邊必須有人幫他與藩鎮聯絡,眼下的問題在河西身上,除了蓋擎去,還有誰合適呢?”
嚴挺之恍然道:“有道理,是我的想的不夠周全?!?p/>
現在就是要讓河西主力下場,那么蓋擎這個當兒子的去勸他爹,肯定更好使。
李林甫也比較贊成,點頭道:
“過了上元節,你們跟我一起入宮,圣人的雷霆之怒,我們還是要接著的,軍國大事都是我們在張羅,這次的責任自然在我,屆時我會主動請罪?!?p/>
他故意拉上其他人,其實就是讓這些人到時候幫他說好話。
他主動領罪,等于是大包大攬了,讓其他人可以輕松一些,那么你們就必須在圣人訓斥我的時候,幫我說話,共同分擔壓力。
李隆基不可能不顧及那么多大臣的面子,也清楚過錯不在李林甫身上,所以并不會真的治罪。
李林甫確實已經盡力了,軍資全靠他在張羅。
“這一戰不能拖了,如若失利,隴右將會成為一個填不了的大窟窿,會拖垮財政的,”蕭炅嘆息道:
“也真是難為右相了?!?p/>
裴耀卿深有同感,李林甫確實難啊,換成自己,不會比人家干的更好了:
“裴某愿與右相共同擔罪?!?p/>
李林甫笑了笑,示意兒子拿出一封奏疏,然后交到裴耀卿手上。
這是一封舉薦的奏文,舉薦裴耀卿接替牛仙客留下來的兵部尚書。
“日久見人心,煥之與我,真兄弟也,”李林甫捋須笑道:
“分擔就不必了,你現在的職責,也替我分擔不了,但是將來,說不得需要煥之與我共擔當了。”
裴耀卿沉默片刻,點了點頭
“楊釗送來的?”李隆基面無表情的看向楊玉瑤,道:
“你看過沒有?”
楊玉瑤愣道:“公文有印戳,原封未動,臣妾自然沒有看過,也不敢看。”
李隆基點了點頭:“好,太真在試裝,你去陪她吧。”
楊玉瑤只覺圣人在看完楊釗的奏報后,神情有點不對勁,多少有點膽戰心驚了,聞言緩緩告退。
等人走后,李隆基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有人希望朕過個好節,但有些人,腦子就是轉不過彎兒來,力士也看看吧?!?p/>
高力士心知楊釗的奏報上面絕對不是什么好事情,圣人說的轉不過彎兒來,說的就是楊釗,當然了,這絕不是埋怨。
只見他憂心忡忡的拿過公文,仔仔細細的品讀了兩遍后,嘆息道:
“是我們大意了,沒想到吐蕃這一次傾全國之力進犯,折損如此之巨,仍是不肯退走,如今的局面并不算差,皇甫維持的其實還算不錯?!?p/>
高力士是個公道人,隴右道眼下論傷亡情況,大唐這邊的數據簡直不要太好看,傷亡加起來,攏共折損不到兩萬,而吐蕃那邊,攻安人軍的慕容部十余萬人已經全部完蛋。
至此,高力士都看明白了,慕容阿波謁就是一個炮灰,以本部的全軍覆沒換取了在石堡城和積石城占據先機。
全軍覆沒這個詞,很多人對它有誤解,不是全部掛了,十一萬賊兵,陣亡超過三萬,傷者必然翻倍,那么逃兵就會更多,全軍覆沒多是指這支部隊徹底被打崩,番號都打沒了,建制不存在了。
這就是為什么李光弼的赤水軍會選擇與慕容殘部決戰,因為這支部隊已經喪失斗志,沒有了戰斗力,杵在戰場太礙事。
吐蕃真正的主力,是安思順打的石堡城。
安思順打不下來,換李光弼上去,也照樣打不下來。
李隆基沒有生氣,節日當前,心情好著呢,他的生氣,不過是做給人看的,在高力士面前自然不必如此。
“問題很明顯了,河西出工不出力,這個楊釗還是得力的,能將河西的形勢看的這么透徹,是個值得一用的人,”李隆基沉聲道:
“赤水軍去了兩萬人,騎兵到現在動都沒動,杵在那里浪費糧食,蓋嘉運惦記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不敢隨意妄動,這形勢能好的了?”
高力士點頭道:“圣人慧眼,兩人素有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盤算,朝廷怪罪蓋嘉運,也不合適啊?!?p/>
李光弼帶著的兩萬赤水軍,其中騎兵一動沒動,為啥,騎兵不能攻城啊,也走不了崎嶇山道,只有適合拉開陣型的大平原才能發揮作用。
如果吐蕃往里攻,這支一萬人的騎兵精銳,能將他們打出屎來,但人家不進來,你也是空有一身本事無處施展。
在這種情況下,按理說應該調走,因為隴右也有騎兵,用不著這么多騎兵扎堆在這里。
但是蓋嘉運不調,原因就在怕朝廷埋怨他撤兵,給人落下攻訐他的口實。
所以當下大唐最最精銳的一支騎兵,杵在隴右當吉祥物。
“朝陽已升,上元節至,”李隆基望向殿外,淡淡道:
“讓十八郎過個節吧,明日即刻趕赴鄯州,給朕盯著那兩個蠢貨?!?p/>
高力士心知李琩是合適的人選,聞言點頭道:
“老奴這便讓中書省擬旨?!?p/>
“不用,”李隆基抬手道:
“用不著那么麻煩,讓他悄悄的去,他提什么要求都答應,事情要辦好,朕準他便宜行事。”
高力士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老奴親自去一趟。”
之所以不經中書省,只奉圣諭上任,是因為李隆基不想聲張,否則李琩光明正大的奔赴隴右,但凡長腦袋的都能猜到,隴右出問題了。
李林甫他們做的是對的,改元新年,容不得任何不好的消息傳入長安。
那么又需要盡快解決問題,李隆基不得已,只能選擇李琩。
他對西北的問題看的比誰都清楚,他一手制造的蓋嘉運和皇甫之間的矛盾,自然不希望兩人修好,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派去一個能夠壓制二人的大元帥。
做為皇帝,這么大的事情上,仍是要放任蓋嘉運與皇甫的不和,聽起來真荒唐,實際上,他必須這么做。
河西與隴右真要穿一條褲子了,他能睡得著?
沒有什么比皇權更重要,外部矛盾永遠比不上內部矛盾,更讓他看重
高力士是以代圣人探視皇孫的理由來的隋王宅,自然也要走個流程。
隔壁偏房,奶娘將李佶抱來,交給了高力士,后者非常熟練的抱著孩子在屋內逗弄著。
他哄孩子的方式非常專業,畢竟十王宅里的皇子,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被高力士抱過。
人家算是將奴婢這個職業做到封頂了,但凡是伺候人的本領,都異常的熟練,技藝非凡。
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李琩完全從人家臉上看不到一絲虛情假意,就好像高力士是真的非常疼愛李佶。
這與其他來探視的人有著很大的區別,那些人怎么看都像是走過場。
“十八郎有福啊,皇孫天庭開闊,唇如涂朱,將來定是個秀氣的小郎君,”
高力士逗弄一陣后,將孩子交給了奶娘,隨后接過李琩遞來的茶水抿了一口,道:
“今日盡快準備一下,明日離京,去一趟鄯州吧,持節充隴右道行軍大總管,節制河西、隴右二鎮,王忠嗣為副總管,就是掛個名,你去了之后,安撫好蓋嘉運,讓他不要有后顧之憂,全力解石堡城之危?!?p/>
李琩一臉震驚道:“隴右出事了?”
高力士嘆息一聲,將事情經過敘述一遍后,道:
“老奴也知道,戰事到了這個地步,誰也怨不著,但問題總是需要解決的,今年無論如何,西北不能有任何敗績,圣人準你便宜行事,該殺雞儆猴的時候,不要手軟。”
李琩皺眉道:“可是我不通軍事,怎敢當此要職?責任太重,我恐怕擔當不起啊。”
高力士笑道:“又不是讓你去帶兵,你的任務是協調雙方,主帥是你,出了事,過錯也在你,蓋嘉運便沒了后顧之憂,你其實就是去擔當去了,但你要擔好這副擔子,打仗的事情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各方關系維持好,才是你要做的事情。”
“唉”李琩嘆息道:“為什么是我呢?”
“為什么不能是你呢?”高力士笑道:
“你是圣人親子,這種時候你不去,還有誰能去?你跟他們倆都有打交道的經驗,接觸起來更為容易一些,你屬意誰充幕府,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帶走便是,護衛軍就從左衛挑選,老奴可不是跟你商量,這是圣人決定的事情。”
他口中這個幕府,可不是什么隋王幕府,而是行軍大總管府,幕府成員是臨時性的,因為行軍大總管就是臨時的。
等于是李琩可以隨意招募,不用經過中書門下。
“時間是不是太倉促了些?我只有一天時間準備啊?”李琩為難道。
高力士正色道:“軍情不等人,要不是因為今天是上元節,圣人會讓你今天就走,還留你過個節,已經是額外遷就你了?!?p/>
說罷,高力士道:“旌節制誥老奴都帶來了,你現在就準備吧?!?p/>
見到對方起身,李琩連忙跟著站起,道:
“我送送阿翁。”
“不用了,”高力士擺了擺手:
“十八郎時間金貴,不要浪費在老奴身上,一路珍重。”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