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三十八章 絕世高手
一曲過罷,楊玉環朝著李隆基的方向行了一個謝場禮,便重新隱入扇中,在宮女的簇擁下離開了舞臺。
跳了一曲,出了一身的汗,衣服上有些地方已經被浸濕了,畢竟跳舞不能穿的太厚,不然施展不開動作變形,她體重又高,自然容易出汗,不像其她五名舞者,基本都是九十一百斤,就她一個一百三。
她濕身的模樣自然是不能被人看到的,會讓人浮想聯翩。
她得回去洗個澡。
李隆基仍然回味其中,閉目回想著方才的整首新曲,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他已經記住了。
群臣沒有出聲喝彩,因為貴妃跳舞,喝彩不合適,你可以稱贊貴妃的其它方面,但是不能稱贊她跳舞跳的好,那是圣人才能說的話。
“太真啊太真,今夜實在是讓朕刮目相看,她比平日里舞的更好,”李隆基撫掌感嘆,與一旁的妹妹玉真公主說道:
“不能依你,這三章清平調得算上,否則太真不樂意。”
玉真公主頓時皺眉:“王維不擅此道,他的詩里很少會出現女子,你就不怕他亂作一番?”
是的沒錯,王維的詩里確實很少描寫女性,但也不是沒有。
比如那首當下在長安非常膾炙人口的《洛陽女兒行》。
這首詩描述的是一位家在洛陽的貴族少婦的日常生活,寫盡了嬌貴之態,本來沒什么問題,結果王維偏偏在最后一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這最后一句,完成了整首詩的終極反諷,一貴一賤的超級反差,被稱為“雖語不涉諷,但諷意存焉。”
至于另外一首《西施詠》也是一首諷詩。
所以玉真公主知道,王維寫女人,一個不好就會加點諷刺進去,這是王維的一貫尿性,今夜是上元宮宴,王維如果一下收不住,那真是要了命了。
李白就很少有諷詩,是因為出身不好,得罪了人要挨打,王維不怕啊,來來來,你打老子試試?
“他又不是蠢貨,敢在今天亂來?”李隆基沉聲道。
玉真公主內心一嘆,不再勸了,雖然李白是她舉薦的,但是她希望王維贏,感情嘛,也是講究個先來后到的。
“召王維,”李隆基淡淡吩咐一聲。
隨著一名內侍前往王維所在的方向,大家的心思已經從剛才的樂舞中脫出,心知今晚的重頭戲來了。
王維的職位,是殿中侍御史兼太樂丞,這個級別對于李白來說,已經是高不可攀了,但是李白其實還看不上。
今年已經四十一歲的李白,就算中了進士,還能咋地?當個候補老老實實排隊吧。
就算是榜首頭名,職位多半也是什么縣丞縣尉,想要往上走也是不可能的。
崔圓的年紀還沒他大,中了武舉,還是博陵崔,都只是一個看大門的,要不是李琩,他現在還是一個看大門的。
何況崔圓的政治嗅覺,壓根就不是李白能比的。
“看你的了,精神點,不要怵,你能行的,”裴迪為好友不停的打氣道。
他是李琩的幕僚,也是王維的至交,王維好多詩里都描述了與裴迪之間的友情,所以人家裴迪肯定是向著王維的,也對王維有信心。
“臣王維,拜見圣人,”王維在主看臺下,朝著李隆基躬身行禮。
李隆基微微一笑:“愛卿起身,李白的新詞,你覺得如何?”
王維道:
“答圣人,第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當中兩個‘想’字,正應填詞‘若非’,為兩個平調,‘會向’是一個滑調,更添整首美感,第一章詠貴妃,重在二“想”,次句自不能以人接出,因為沒有哪個女子還能襯的起貴妃,于是李太白便映花說,堪稱絕妙,其后詠花,脫胎烘染貴妃之如花芳艷,實乃造化之工,臣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什么叫專業?這就叫專業,李隆基微笑點頭,朝周圍道:
“這便是朕的太樂丞,惟有七絕之豪,才能品味李白詩中真意。”
說罷,李隆基看向王維,半開玩笑道:
“你為朕所鐘愛,又領太樂署,今日能不能挫了李白銳氣,就看你了。”
王維點了點頭:“臣愿以舊樂作新詞,以接太白三章。”
“好,”李隆基拂了拂袖子,王維緩緩退下。
眼下很多人都為王維捏了一把汗,本來說好的斗詩,現在好了,斗詞了。
毫無疑問,王維需要臨場發揮,但是李白三章雖是新出,卻已經深入人心,王維能不能干得過,其實當下大多數人并不看好。
連李琩也不看好,沒辦法,王維遇到的,是華夏史上詩賦一道的金字塔尖,值得慶幸的是,李白眼下還未攀頂。
真要是處在巔峰的李白,誰來了都是白送。
自古文章憎命達,詩人不幸詩家幸,李白現在還不慘,他是越慘越牛逼,跟杜甫一樣,當然了,王維其實也是。
那么王維出場,陣仗就大了,單是負責抄錄詩詞的官員,就多達十二個。
因為王維一般應制作詩,句子都很長,而且極盡華麗之辭藻,文學水平不高的,都沒辦法記錄,會卡字。
詩人作詩,你不能拘束他,而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換成別人,興許會四處溜達尋找靈感,但是王維不用,這小子坐禪功夫相當牛逼,就這么枯站當場,閉上雙目,展開了他內心的宇宙世界。
半晌后,王維左手微抬,打出一個手勢,手持詩板的官員們頓時聚精會神,因為他們知道,王維要開始了。
“此民間俗樂曲牌,臣作七首,以一‘靜’字,接太白之‘動’,以六言對七言。”
說著,王維深吸一口氣,緩緩吟誦道: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從第一句開始,人們便已經被王維帶入了一種悠然之田園風光的場景之內,仿佛置身于山野之中,正在躬耕細作。
田野、山澗、花樹、孤煙、村莊、孩童、渡口、鳥鳴、牛羊、幼童、夕陽
盡是一片怡然自得的山水田園。
這便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雙絕的王摩詰。
但是這首詩在今夜很難有人共情。
王維年輕時候,本來也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青年,又極富才學,起點又高,這輩子的成就,本該是可以達到中樞級的,他的弟弟王縉,歷史上就做到了宰相。
但是人一旦有所偏好,勢必影響其它方面,做官的人信什么,都不能信佛,那會讓你心慈手軟,清新雅淡、不與人爭。
王維信佛之后,性格逐漸出現變化,加上妻子過世,逐漸使他心境淡泊、閑遠自在,一意追尋意趣之妙,再也不想仕途之事。
但是今天在座的,大多數可都是官,他們的心境和王維正好是兩個極端。
他們喜歡的王維的詩,向往詩中的田園風光,但絕對不會生出歸隱之心。
所以王維的詩,給了在座的人一種不切實際的幻境,那樣的生活無疑很美好,但是我永遠不會選擇那么過。
包括李隆基。
他是非常了解王維的,也知道的王維的詩歌風格比之從前,有著極大的變化,正所謂詩為人之意,從這首詩當中不難看出,王維有隱居的念頭啊。
怎么?在朕的治下做官,不順意?
但這并不代表李隆基不高興,正好相反,王維的這七章詞,展現出的全都是美好的事物,確實是一篇完美的田園樂詞,容易在民間普及成歌謠。
“很好,朕非常喜歡,不愧是朕的御用詩詞大家,賜金魚袋,”李隆基并不吝嗇自己的稱贊,而且確實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這首詩。
李白只能是銀魚袋,但是人家王維肯定是金魚袋,因為王維級別雖然還不到,但人家本來就有金魚袋,還有金魚符,這是早年間圣人額外賞賜的。
“百姓怡然自得,山水田園令人艷羨,這便是圣人治下的盛世景象,”李林甫借著李隆基的稱贊,站出來道:
“臣以為,此番王維勝出。”
賀知章聽到這句話,頓時不滿,他不是認為王維作的不好,而是相比李白那首,確實是差了些,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
無論是用詞、音韻、想象、生動,都是王維輸了一籌嘛。
“右相不擅詩詞,你來評價優劣,不太合適吧?”賀知章明顯是在維護李白。
人家有傳世名詩啊: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李林甫呢,一首都沒有。
專業的事情確實需要專業的人來評判。
李林甫呵呵一笑:
“老夫不擅作詩,并不代表不擅品評,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李白為比,以彼物比此物也,王維為興,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今屬改元之年,老夫覺得,王維詠的是太平之年的民間景象,要比李白高出一籌,當然了,若只論詞不論意,那是李白贏。”
裴耀卿也在一旁跟著點頭道:“詩重在一個意字,王維之作更有意境。”
見到臺下眾臣開始爭論,李隆基笑了笑:
“既有爭執,捎帶再論,不以一時判輸贏,朕還要給他們出題呢。”
說罷,李隆基朝身后小聲吩咐一番。
押寶正式開始了。
這完全就是耍賴,李白王維都已經斗了一場了,而大多數人都覺得王維輸了一籌,這個時候才開始押寶,押注王維的肯定不多。
到時候基哥如果判王維贏,會大賺特賺。
既是莊家,又是裁判,太不公平了。
“這可怎么押啊?”蓋卿肯定是懵逼的,雖然他是第一次參與宮廷押寶,但人家本身也是一位賭道高手,心知當下非常難以判斷。
因為心里有了偏倚,他也覺得李白勝了一籌,當一個人已經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那么你選擇押注另外一個人的可能性,肯定就小了。
但是蓋擎覺得,王維又是具備反敗為勝,絕境反轉能力的,所以才會猶豫不決。
這特么怎么押?
正如股市一片綠,你肯定不會進,股市一片紅,你就要猶豫了,進還是不進呢?不進吧,錯過機會,進吧,擔心被套。
蓋擎眼下的心境就像是一位股民。
他的十根金鋌,這可是自己的,不是河西進奏院的,進奏院的錢他不會私用,都是用在了正途。
“蒙吧,我也不知道該押誰了,”李琩苦笑道,圣人玩陰的啊。
韋妮兒卻在一旁疑惑道:
“李白的詞譜了新樂,王維卻沒有,是不是代表圣人屬意李白?”
蓋擎頓時恍然大悟:“是這個理,我怎么就沒有想到?”
“是個屁!”張盈盈直接粗口道:
“這是宮宴,田園樂乃民間俗樂,難登大雅,圣人自然不會令教坊在興慶宮演奏,不是看好李白,是王維的詞,不應景。”
像她這樣平時斗雞走狗,喜好賭博的,偶爾激動之下蹦出來一句臟話,是很正常的,韋妮兒斗雞的時候也難免。
習慣說臟話和說臟話,這是兩個概念,沒有哪個人一輩子都不說臟話的。
李琩點頭笑道:“二娘說的對,此番二人所作,沒有題目約束,都是即興而為,接下來圣人要出題了,而王維最擅應制,李白在這方面還是要差一些。”
“不管了,押王維,”蓋卿掙扎半晌,終于做出了決定。
張二娘一臉鄙夷的瞥了蓋擎一眼,十根金鋌,至于這樣嗎?
只見她接過內侍遞來的毛筆,在單子上寫下了自己的押注:昆山潤毛發玉撥一支,藍寶石簪頭一支,金銀絲四蝶釵一支,水精鸚鵡釵頭一支
看她的押注,不難想到,她現在真的很窮。
度牒之后就是一個出家人了,家里的錢也不能隨便要了,平日的花銷都是她從前的積蓄,可謂坐吃山空。
如今做了女冠,平日里身著道袍,發髻是以木制釵飾固定,所以她的那些珍貴寶釵,確實用不上了。
押寶是什么都可以押的,人家會以公平的兌換價格,給你折算成硬通貨,別的地方公平不公平不知道,宮宴押寶的賠付機制,絕對公平。
李琩也隨便押了一些,他現在不需要靠押寶掙錢,但是非常擔心靠押寶賠錢,所以押的不多。
但韋妮兒押的狠啊,人家有嫁妝,那是一筆龐大的財產,李琩都不能動的。
這又跟股市一樣了,當爹的圖個謹慎,慶幸自己撤出來的及時,回家一看,兒子加杠桿入市。
看臺下,李白王維各賜席位,兩人就這么相對而坐。
除了起初的揖手見面禮之外,兩人的目光再也沒有接觸過,看著跟仇人似的,但其實并沒有什么仇。
李隆基在臺上,與一眾嬪妃貴戚私聊一陣后,看向李林甫道:
“朕先不出題,讓朕的臣子們來設題,你與李適之商量一下,選一個出題之人。”
我特么和李適之商量?李林甫表情不變的起身答應,他算是看出來了,圣人絕對有心扶持李適之,不然對方有什么資格跟我商量?
“請吧,李憲臺,你屬意何人呢?”李林甫隔空問話道。
李適之今晚的酒興極高,就在李林甫問話的時候,他還在舉著杯喝酒呢,而且不在自己的座位上,與一幫酒友在一塊。
宮宴風氣開放,座位不是定死的,否則哪是參加宴會,分明就成了開會了。
“不敢,右相為中樞魁首,您拿主意即可,”李適之起身笑道,態度頗為恭敬。
完蛋了李林甫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小子絕對是要上去了,故意表現得尊敬自己,就是做給圣人看的。
因為圣人對左相的位置只有一個要求,不要跟我李林甫對著干。
“那好,老夫就不推辭了,”
只見李林甫離開座位,在場內環顧,目光在一個一個的大臣身上游視,實則是在思考,圣人為什么要讓臣子出題?
但是他的目光落在武明堂身上的時候,便什么亂七八糟的念頭都沒有了。
眼下貴妃更衣還沒有回來,不正是圣人與武氏見面的好時光嗎?
既然猜不透圣人心思,那便挑一個圣人肯定會滿意的選擇。
實際上,李隆基什么心思都沒有,他是習慣了故作玄虛,讓大臣們遐想,他們猜不到,就顯的朕高深莫測,這是心術。
“裴夫人新來長安,不如就請下場,為李、王二人出題吧?”李林甫笑呵呵道。
武明堂微微一笑,爽利的起身,邁著六宮之主的步伐進入場中,朝著看臺上的李隆基納福道:
“外甥武氏,愿為二賢出題,請圣人恩準。”
“準了,”
李隆基笑了笑,目光落在武明堂身上,他終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審視這位美人兒了。
得不到的總是令人騷動,以前有武惠妃擋著,現在有楊玉環攔著,朕何其不幸?
武明堂的氣質,在今晚的宴會上,那也是數二數三的,貴妃不在,她便是最耀眼的,尤其喜歡素色襦裙,更是襯托的仿若仙子。
她并沒有走向李、王二人,而是繼續道:
“今我大唐健兒正值隴右與賊人拼戰,昨日有王昌齡、王之渙邊塞二篇佳作,臣妾有幸在場,今日得見李王二賢,自是生出一份小心思,便將二王也算進來,四篇共論,慶吾皇之改元,慰藩鎮之兒郎。”
“說的好!”李隆基撫掌起身,環顧場內,正色道:
“長安之樂,邊塞之苦,皆是人間,汝等居于安處,當不忘朕之守疆兒郎,就以邊塞為題,處安而思危,九州則安。”
所有人全都起身,做出雙拳交擊的手勢,以敬邊疆將士。
“我先來,還是太白先來?”王維抬手看向李白。
這兩人都是邊塞詩高手,王維去過隴右好多次,李白次數少一些,但是人家想象力牛逼啊。
王維覺得今晚這樣的場面,由不得他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而且武明堂將王之渙和王昌齡給算進來了,而他和李白,都聽過那兩首了。
兩人壓力大呀。
那兩篇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比下去的。
李白笑道:“賢者在前,兄先請。”
王維也不客套,點了點頭,隨即陷入沉吟,腦中回憶起自己當初幾番奔赴隴右的所見所聞。
只是片刻,王維便起身吟誦出來,不過這一次,節奏有些慢,可見是邊思考便作,難度非常大,類似于曹植的七步作詩。
他的腦海中只是起了一個大致的框架,便純靠超強的臨場應對及超絕的靈活思維,詠出一個大長篇: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好啊”無數人開始擊桌慶祝。
大唐不流行鼓掌,擊打桌面就等于是鼓掌,一時間,整個興慶宮啪啪啪啪的聲音響徹不絕。
因為王維這一次,沒有用什么華麗的辭藻,只要你聽入耳中,便已知其意。
少年俠少,英雄本色,勇武殺敵,天子論功。
高手便是這樣,我要保證我作的詩,大家都能聽明白,別看王維是應制高手,人家不按應制的格律來,也是高手高高手。
“真神人也,”蓋卿感嘆道:
“李太白定要焦慮了。”
李琩笑了笑,焦慮?李白?
李白會在別的事情上面焦慮,但在斗詩方面,絕無可能。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李白是遇強則強,完全是考試類選手。
“你瞧瞧他那副樣子,像是焦慮嗎?”李琩指向遠處一臉悠閑,仰頭望月,手里還端著一杯葡萄酒,表情松弛的李太白。
王維剛作罷,李白當即起身,舉杯朝西,高喝一聲:
“敬我邊關兒郎!”
說罷,李白負手仰頭,吟誦道:
“涼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
“笑拂兩只箭,萬人不可干。”
“彎弓若轉月,白雁落云端。”
“雙雙掉鞭行,游獵向樓蘭。”
“出門不顧后,報國死何難?”
“天驕五單于,狼戾好兇殘。”
“牛馬散北海,割鮮若虎餐。”
“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婦女馬上笑,顏如赪玉盤。”
“翻飛射野獸,花月醉雕鞍。”
“旄頭四光芒,爭戰若蜂攢。”
“白刃灑赤血,流沙為之丹。”
“名將古是誰,疲兵良可嘆。”
“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閑。”
一面面詩板被分發各處,傳閱眾人,大唐王朝兩大絕世高手,決戰興慶之巔。
場內的王維聽罷之后,神態悠閑,沉浸于李白詩中,片刻后,他微微點頭,手掌敲打在面前的長幾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