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歸義非唐 第43章 事務(wù)繁雜
“唳——”
七月初九,伴隨著張議潮規(guī)定的時間到來,數(shù)千吐蕃軍民出現(xiàn)在了山丹城外的官道上。
他們拖家?guī)Э冢砗蟮耐祚R車上裝滿了鍋碗瓢盆與糧食、錢財。
在他們的兩側(cè),身著簡易胸甲的沙州將士目光銳利掃視他們,但凡有人做出不善的舉動,便會遭到鎮(zhèn)壓。
此前隨張議潮由張掖而來的民夫,如今都穿上了簡單的胸甲,拿著長槍便充作行軍路上的臨時“駐兵”,負責(zé)保護輜重。
“叔父,今日一別,再見恐怕就是收復(fù)涼州之時了。”
站在隊伍前方,張淮溶百感交集,他的目光望著眼前年過五旬的自家叔父,不知道說些什么。
對此,身穿戎裝的張議潮拍拍他手臂:“守好山丹,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再見的。”
話音落下,張議潮沒有繼續(xù)耽擱,而是轉(zhuǎn)身走了幾步,從兵卒手中接過韁繩,熟練的翻身上馬。
他調(diào)轉(zhuǎn)馬頭,看了一眼身旁的索忠顗、李恩等人后,便抖動馬韁向前離去。
“嗚嗚……”
號角聲響起,自年后出發(fā)的東征大軍終于結(jié)束了此次東征,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只是相比較出發(fā)前,東征隊伍中的許多人卻已經(jīng)無法活著返回家鄉(xiāng)了。
望著他們離去,此時的劉繼隆想起了趙遷、焦大他們,盡管相處時間不長,可他們的面孔卻還在他記憶中清晰可見。
“走吧!”
張淮溶轉(zhuǎn)身離去,對劉繼隆交代了一聲。
劉繼隆頷首跟隨,二人先后從兵卒手中接過韁繩,翻身上馬后便沿著官道走向山丹西門。
官道兩側(cè)是高高的粟米作物,時不時還能見到大豆和其它作物。
“山丹耕地二萬四千余畝,這粟米便占了七成,剩余皆是豆、麻等制油、制衣服的作物。”
“丈田之后,你按照品階、官職將耕地分給將士們作永業(yè)田與職分田,剩余發(fā)給城中百姓耕種?!?p/>
張淮溶交代著劉繼隆,而他對治理山丹,還是按照曾經(jīng)的治理方式。
對此,劉繼隆直接提出建議:“司馬,末將以為不妥?!?p/>
“嗯?”張淮溶側(cè)目看向他,希望他說出個一二來。
面對他的疑惑,劉繼隆也解釋道:“山丹畢竟是軍城,而且還是我軍東出門戶,因此儲糧是我軍必須要做的事情?!?p/>
“我軍將士多以瓜、沙、肅三州將士為主,若是分山丹的田地給他們,他們將家人接到山丹來,那只會加重山丹的負擔(dān)?!?p/>
“因此末將以為,將士們的永業(yè)田和職田,應(yīng)該按照家鄉(xiāng)有家者分家鄉(xiāng)耕地,無者分山丹耕地。”
他話音落下,張淮溶卻皺眉道:“可不分山丹的耕地,不把將士們的家人接過來,那日后大軍東進,便是招募民夫都成問題?!?p/>
“只要糧食足夠,民夫可以從其它地方調(diào)!”劉繼隆與張淮溶爭辯著。
當(dāng)然,最主要的是他知道,以沙州目前的實力,幾年內(nèi)都不會發(fā)動?xùn)|征,除非山丹能提前儲備足夠多的糧食。
“看來你對你的屯墾之法很有自信?!?p/>
張淮溶面對劉繼隆,不由想到了劉繼隆獻上的治山丹章。
他不是個剛愎的人,所以他給出了承諾:“明年入冬前,倘若你能讓山丹的賦稅增長二成,那我記你大功。”
“倘若不能,甚至有所倒退,那你所建議的一切,我便只有推倒重來了。”
“請司馬放心!”劉繼隆作揖回應(yīng),同時跟著張淮溶進入了山丹城內(nèi)。
此時山丹內(nèi)的百姓都在城外耕作,而劉繼隆還需要為百姓分田的事宜忙碌。
在分田前,山丹的耕地需要重新丈量,為此,劉繼隆返回城內(nèi)后就忙碌了起來。
他讓人用府庫中存儲的麻布制成布尺,自己帶著三十余名直白用木尺為布尺記錄距離。
同時,挖掘水渠、修理河道、管理牧群等諸多事宜,還需要他親力親為。
索勛率幾十名馬軍去北邊打探祁連城情況,練兵的事情則是交給了張淮溶。
吐蕃經(jīng)營河西這些年,基本沒有開拓什么新的水利設(shè)施,所以劉繼隆經(jīng)常要帶人前往城外,看看哪些地方可以修筑堤壩,哪些地方的河道需要修理、加固。
從七月初九忙碌到十五日,隨著布尺制作完成,劉繼隆這才請張淮溶領(lǐng)兵,率領(lǐng)直白們開始丈量山丹城耕地。
與此同時,他也帶著百姓們開始拓寬耕地的土壑,將土壑挖深,在山丹向南五里外選擇了一處地方修筑堰堤。
一些流向四方的小溪也被劉繼隆規(guī)整到了丹水中,一些小河則是因為工程量太大而放棄了。
忙忙碌碌到二十日,離開山丹城十二天的索勛也帶人返回了山丹。
他們一行人風(fēng)塵仆仆的返回,好在沒什么人受傷,就是馬匹掉了不少膘,需要好好喂養(yǎng)一段時間。
“咕?!?!”
大口喝下一口水后,返回山丹的索勛才將目光投向了劉繼隆和張淮溶。
山丹的變化他看在眼里,雖然只是初見變化,但他可以想到日后山丹的改變。
“那祁連城距離此地一百二十里,四面城墻都是缺口,城內(nèi)屋舍都被番賊搗毀了?!?p/>
“想要修葺城池,最少需要調(diào)派五百人,才能在入冬前修葺好兩面城墻,其它兩面城墻和屋舍,恐怕需要等明年開春后,再耗費四個月的時間?!?p/>
索勛坐回了位置上,目光看著張淮溶。
此時張淮溶略微皺眉,因為調(diào)派那么多男丁,顯然會拖慢山丹這邊的進度,所以他還是拒絕了索勛的建議。
“城外的堰堤、土壑倒是可以等等,可秋收在即,調(diào)五百人給你,這恐怕不行?!?p/>
“不如等到秋收結(jié)束,屆時我多調(diào)兵馬給你,如何?”
“那不行!”索勛皺眉道:“番賊最喜在開春和秋后劫掠,我若是按照司馬之言行動,那萬一番賊入寇,罪名由誰承擔(dān)?”
索勛可不管春耕的事情,他只知道修筑祁連城是山丹的頭等大事。
萬一山丹被祁連城方向的番賊入寇,那他可就要為張淮溶背鍋了。
“你……”
張淮溶見狀想說什么,卻見劉繼隆突然起身:
“祁連城確實重要,反正耕地還在丈量,不如先停下堰堤和土壑的事情,調(diào)三個團與五百民夫,隨索果毅前往祁連城。”
此言一出,索勛與張淮溶紛紛看向劉繼隆,面露錯愕。
索勛是不相信劉繼隆選擇幫自己,張淮溶則是不相信劉繼隆沒有站在自己這一邊。
只是出于對劉繼隆的信任,張淮溶還是艱難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隊伍三日后出發(fā),不得有誤……”
“好!”索勛聞言起身作揖,隨后向外走去。
這些日子他風(fēng)餐露宿,好不容易回來三天,自然要好好休息。
瞧著他離去,張淮溶這才臉色難看地看向劉繼隆。
“劉別將,這件事你恐怕得給我個解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