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歸義非唐 第44章 班底何來
山丹衙門內(nèi),張淮溶的臉色陰沉的足夠滴水。
站在原地的劉繼隆見狀,卻也不惶恐,而是冷靜對其解釋。
“祁連城守著鄯州前來甘州的大斗拔谷道、三水道。”
“那沒盧延之所以投靠我軍,本就是因為尚婢婢交戰(zhàn)不利所致,萬一尚婢婢真的戰(zhàn)敗,那祁連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歷史上尚婢婢在張議潮收復(fù)甘州后不久,就因為戰(zhàn)敗而退守鄯州,最后甚至逃往了甘州,而論恐熱一邊攻打鄯州,一邊派輕騎追擊。
之前劉繼隆不知道這群人走的哪條道,只以為他們是繞道涼州而來,因此他沒有和張議潮說這件事,畢竟他也不確定,歷史上的沒盧延是不是投降沙州了。
只是隨著這幾日的治理,他這才通過山丹的圖籍發(fā)現(xiàn)了鄯州有多條直通甘州的谷道。1
萬一尚婢婢和論恐熱走這幾條谷道前來,那祁連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他們斗了十幾年,會有這么快分出勝負?”
張淮溶的嗅覺有些差,他并不認為論恐熱和尚婢婢能在這么快決出勝負。
“難說。”劉繼隆搖搖頭:“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反正祁連城早晚得修,惡了索勛,對我們沒有什么好處。”
“這倒是。”張淮溶冷靜了下來,倒也不針對索勛了。
他起身左右渡步,愈發(fā)覺得劉繼隆說的有道理。
“這樣吧,調(diào)三個團和二百壯丁、三百中男給他,另外我手書給淮深,讓他早些恢復(fù)張掖到山丹中間的驛站。”
“有了驛站,萬一尚婢婢他們真的來了,那我們也能及時通知到張掖。”
“司馬英明!”劉繼隆也毫不吝嗇的獻上馬屁。
張淮溶沒心思應(yīng)付他,轉(zhuǎn)身便走向了內(nèi)堂。
瞧他離去,劉繼隆也不著急走,而是坐在椅子上思考起來。
歷史上關(guān)于歸義軍的史料并不多,最為詳細的記載就是敦煌洞窟中的古籍。
然而原本詳細的記載,也因為敦煌洞窟古籍的丟失而模糊起來。
劉繼隆記得的內(nèi)容,是尚婢婢西遷后和張議潮結(jié)盟,同時獻上了蘭、鄯、河、岷、廓等五州的圖籍。
論恐熱雖然派兵追擊,但具體結(jié)果如何,并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是并未抓到尚婢婢。
在此之后,張議潮收復(fù)伊州,而西州回紇的仆固俊借著歸義軍的起義大風(fēng),率領(lǐng)所部回紇人揭竿而起,同時依靠張議潮,獻上了西州的圖籍。
正因如此,張議潮才湊出了瓜沙等十一州的圖籍,交給張議潭送往長安。1
張議潮
留守酒泉的張議渙
前往長安送信的張議潭
與此同時,尚婢婢留在鄯州的拓跋懷光也守住了城池,同時和沙州軍保持著互不侵犯的關(guān)系。
至于尚婢婢,他并沒有返回鄯州,而是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沒有人知道他的結(jié)局。
在這些他記得的史料中,有兩點問題困擾著他。1
第一點是尚婢婢是怎么逃到甘州的,第二點是論恐熱派出了多少追兵。
要知道現(xiàn)在甘州二城的兵馬,雖然表面上有二十個團,但實際上有作戰(zhàn)能力的就十個團左右。
論恐熱在歷史上的兵力,基本是以“萬”作計數(shù)。
萬一這廝派出幾萬追兵,那歷史上的歸義軍肯定要遭受了不輕的損失。
當(dāng)然,劉繼隆最擔(dān)心的,是自己到來而導(dǎo)致的蝴蝶效應(yīng)。
萬一歷史上論恐熱追擊尚婢婢時,張議潮才剛剛拿下張掖和山丹,還沒有率主力返回沙州,所以論恐熱的追兵才無奈撤退,那與現(xiàn)在的局勢相比,變化就大了。
想到這里,劉繼隆就有些擔(dān)心,不免對衙門廳堂前的班值兵卒招呼道:
“告訴酒居延,讓他去檢查一下各城墻倉庫中的檑木、石脂還夠不夠。”
“是!”兵卒聞言作揖,轉(zhuǎn)身便向外小跑而去。
吩咐完這些后,劉繼隆也只能整理整理心情,準(zhǔn)備去城外看看土地丈量的進度如何了。
走出衙門,山丹的情況是肉眼可見的好轉(zhuǎn)了許多,百姓們身上都穿著嶄新的麻衣,身上也沒有那么灰撲撲的了。
在劉繼隆的治理下,昔日為奴為婢的百姓雖然還沒有開始正式的分田,但每戶都領(lǐng)了兩匹麻布。
沒盧延在山丹這么些年,別的暫且不提,府庫倒是留下的挺充盈。
除了三千多貫錢和二萬余石粟米,還有麻紙五百刀,豆五百石,絲綿二十匹,麻布三千匹,襖子五百件,羊毛五千斤。
另外,畜欄中還有八百多頭耕牛,一千多頭肉牛,六百余匹馬和近萬只羊。
劉繼隆讓人去訓(xùn)練肉牛為耕牛,估計來年春耕時就能用上。
看著自己的杰作,劉繼隆很是滿意的翻身上馬,往北門快走而去。
因為遷徙了大半人口去肅州,此時山丹的人口并不算多,街道上甚至有些空蕩蕩的,更別提什么商業(yè)了。
望著這一幕,劉繼隆也知道這樣不是辦法,沒有商業(yè),山丹就只能靠農(nóng)業(yè)。
光靠農(nóng)業(yè),想要養(yǎng)活山丹這種重兵駐扎的地方還是很困難的,更別提劉繼隆他們的目標(biāo)是儲備足夠收復(fù)涼州的糧食了。
“還是得走捷徑才行……”2
望著山丹的情況,劉繼隆只覺得心里沉甸甸的。
現(xiàn)在的他,除了努力往上爬外,還真的沒了其它什么念想。
他這種毫無背景的人想要爬,首先就是要建功,其次還得有足夠的平臺。
這次他能當(dāng)上山丹的別將,首先是張議潮這次東征的成果足夠大,大到沙州的幾個豪強家族都吃不下,所以不得不讓出部分利益。
正因如此,他才能那么順利的當(dāng)上這個別將,同時兼任主薄。
可若是任由豪強們發(fā)展幾年,屆時他們通過結(jié)盟、聯(lián)姻的手段擴大自己的勢力,那沙州內(nèi)部的位置就會很緊張了。
屆時,他這樣毫無背景,僅僅靠著依附張氏的人,恐怕就沒有上升的空間了。
因此,擺在劉繼隆升遷問題前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沙州的蛋糕做大。
在這個時代,做大蛋糕的最快方法就是攻城略地。
“涼州……”
馬背上的他緩緩說出一個地名,目光變得堅定起來。
這個山丹東邊的人口大州,倘若能被提前收復(fù),那沙州的蛋糕將擴大一倍,而他劉繼隆也將論功擢升。
不過這個擢升如果只是他一個人,那他永遠都只能是一個局外人的身份,無法做分蛋糕的那幾個人。
他必須在收復(fù)涼州前組建自己的班底,同時帶著自己的班底一起擢升,成為沙州內(nèi)部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才行。
念頭落下,劉繼隆卻已經(jīng)策馬來到了城外。
“別將!”
正在丈量土地的張昶瞧見了他,連忙策馬往這邊過來,跟在他身后的,還有馬成、耿明、李驥、陳靖崇這四人。
望著他們,劉繼隆的目光都明亮了幾分。
“班底,便是他們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