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早安大明 第944章 一個聲音,一個目標
大年十五后,年味就迅速消散。
今年的大年十五有些不同,長威伯蔣慶之出手,在京師弄了個廟會,商家云集,更有花燈可以賞玩。
“昨日的廟會去了嗎?”
京師的街道上車水馬龍,與過年時的悠閑不同,大多人行色匆匆。
“沒去。”沈煉說:“蔣慶之弄了這個東西,可是想緩和矛盾?我看他這是在做清秋大夢。元日大朝會上他跋扈過頭了,陛下順水推舟,乾綱獨斷開海禁。這陣子每日都有信使出京,大多是去了南方。隨后會發生什么,你我都清楚。”
“那么,你以為該不該開海禁?”唐順之問道。
沈煉穿著錦衣衛的官府,唐順之一身布衣,腳下是芒鞋,二人走在一起,看著頗為不協調。
“開海禁與否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大明最大的危機是什么。”沈煉說道:“當下大明的危機不是什么錢糧,而是君臣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心學內部這陣子在討論此事……”
唐順之默然,從上次破門而出后,他就再沒參加過心學內部的聚會。
沈煉看了他一眼,見他溫和如故,并未有什么遺憾之色,心中不禁黯然。他一直想把唐順之拉回去,可心學內部反對的聲音不少。
“大多人認為,此事陛下和蔣慶之操之過急,必然會引發反彈。”沈煉說:“更有人說,弄不好便會引發……南北隔閡。”
“這話,蔣慶之早就說過了。”唐順之說:“南方把北方視為窮親戚,恨不能棄之不顧。北方覺著是自家擋住了北方的大敵,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兩邊各說各的理。”
“開海禁會進一步激發矛盾,陛下和蔣慶之就不怕南方……”
“謀反,還是劃江而治?”唐順之莞爾搖頭,“別忘了京衛!”
“京衛嗎?”沈煉輕聲道:“當下之大明,蔣慶之若說自己用兵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可這新政真要見血不成?他可做好了準備?”
“你說的準備是……”
“遺臭萬年!”
“殺!”
校場上,將士們在操練。
“燧發槍下面弄個刺刀是誰想出來的主意?若非有這個玩意兒,一旦被敵軍近身,火槍兵就成了待宰羔羊。”
大年十五一過,蔣慶之就帶著京衛諸將觀摩了虎賁左衛的操練。
“是長威伯!”安靜挑眉,“軍中人都說,若非是把將士們的安危時刻放在心上,也不會想出這個好法子。”
“是啊!”
眾人看著前方負手而立的那個身影,眼中都多了崇敬之色。
“聽說大朝會上長威伯和那些人差點就動了手?”有人問。
“那些人阻攔開海禁,為的是自家利益。不過陛下乾綱獨斷,讓他們的小算盤落空。如今那些人在謀劃狙擊此事。”
“你如何知曉?”
“有人往水師傳話,讓那些人抵制。”
“呵呵!水師?”
京衛是陸軍,提及水師,眾人都是一臉冷笑。
“水師戰船大多老舊,我有個侄兒就在水師,說當下水師和漁民差不多,將領貪婪,下面操練懈怠……”
“沒那么糟吧?”
“沒那么糟?若非水師不力,倭寇怎能肆虐南方?”
眾人一想還真是。
“開海禁之后,水師乃是重中之重。”
“倭寇才是重中之重。”安靜興奮的道:“娘的,老子敢打賭,伯爺今年定然會南下剿倭。上次跟著伯爺去的是顏旭。老顏,此次該輪到老子了吧!”
顏旭冷笑,“虎賁左衛跟著伯爺南征北戰,哪次落下了?你安靜還是繼續留在京師當看門狗的好。”
看門狗這話是調侃,安靜也不怒,他過去勾住顏旭的肩膀,“老顏,此事若是成了,白云樓三次。”
“呵呵!”顏旭譏誚的道:“你這廝是想和伯爺套近乎,卻尋不到機會吧!”
“那些人說陛下是暴君,始皇帝第二。說伯爺乃是武安君和商鞅轉世。”安靜看著前方那個身影,“對咱們武人來說,不求什么高人一等,只求能平等待之。始皇帝,正好。”
“那武安君呢?”顏旭問。
“長平之戰,武安君坑殺了數十萬趙軍。此舉看似殘忍,可若非如此,那數十萬趙軍誰去養活他們?放了是縱虎歸山,不放是個燙手山芋……”
安靜難得深沉的時候,眾人靜靜聽著。
“至于商鞅,伯爺當初讓咱們多讀書,特別是史書。我最近這陣子就讀了不少史書。看到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得罪的是高官權貴,獲利的卻是整個大秦。商鞅對大秦有不世之功,不該落了那等下場。”
“可外間都在說,說伯爺將來的下場怕是比商鞅更慘。”有人嘆道:“都五馬分尸的還不夠慘,那更慘會是什么?”
“那些人會不擇手段對付伯爺。”顏旭回身看著眾人,“沒有伯爺,可有咱們京衛如今的好日子?看門狗看門狗,士大夫肆意羞辱咱們,誰敢放個屁?是伯爺擋在了前方,為咱們開了一條道。如今士大夫們與伯爺勢不兩立……”
“那些狗賊!”
“怕個鳥,只要一聲軍令,動手就是。”
“對,老子們手握刀槍,難道還怕了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
“亂世時武人殺他們如同殺豬狗,如今咱們被壓制,算起來也是自家不爭氣。”
“土木堡之后,咱們武人的日子就江河日下。”
“可北征之戰,讓咱們又站了起來。”
“那些人攻擊伯爺,伯爺若是不敵,咱們難道還有好?”
“看門狗的日子老子過夠了,跟著伯爺干!”
“對。但凡伯爺吩咐,老子便操起刀子殺人!”
“咳咳!”顏旭干咳一聲。“是跟著陛下干!”
“伯爺不就是跟著陛下干嗎?咱們跟著伯爺干,就是跟著陛下干。”
顏旭搖頭,“次序不能錯。伯爺說了,軍隊必須有魂,這個魂,不是效忠于某個人,而是效忠于這個大明。”
“效忠大明!”
蔣慶之回身,“一群不省心的,嘀咕了半晌,都是閑的。”
徐渭笑道:“其實,大朝會上陛下的乾綱獨斷還有個好處,讓武人覺著陛下不再倚重士大夫。”
武人覺得自己的春天來了,不用誰提醒,便會主動靠攏帝王。
這也是制衡……蔣慶之覺得道爺的手段越發高明了,不見煙火氣,就把軍心拉了過來。
軍隊在手,便是大棒在手。
聽話,吃肉。
不聽話,挨棍子!
蔣慶之這只蝴蝶扇動著翅膀,把嘉靖帝從那條畫地為牢的軌道上拽了出來。
眼前的這群將領亦是如此。若非蔣慶之,此刻這些人依舊渾渾噩噩的在軍中廝混,或是跟著大流貪腐,獨善其身的不是被打壓,便是被孤立……
歷史上同時期的大明,正一步步滑向無底深淵。
蔣慶之看看自己的手,突然就笑了。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這一切,不錯。
不是嗎?
道爺變了,京衛變了,眼前的一切都變了。
“年,過了。該收心了。”
操練結束,蔣慶之上前訓話。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訓乃是重中之重。”
“有人說,俺答敗了,如今正窩在草原上舔舐傷口。樂觀估計最少得有五到十年才能重新站起來。在此之前,大明可高枕無憂。”
這是老話重提,眾人都默然聽著。
“沒錯,五年之內,除非俺答孤注一擲,否則北方將再無大規模敵軍侵襲之虞。”
“可大明只有北方嗎?”蔣慶之指著南方,“大朝會之事都知曉了吧?”
就在大朝會之后,蔣慶之就召集了京衛諸將,把開海禁的事兒一一告知,并讓將領們回去告之全軍將士。
彼時眾將都不解,覺著自己知曉就好了,底層將士何須了解這些。
但轉達了大朝會之事后,敏銳的將領便發現,底層將士的眼中多了光彩。
原先只知曉依令行事的將士們,仿佛找到了魂魄。
“陛下開海禁之心堅若磐石。一旦開了海禁,倭寇,海外異族……財富來自于大海,危險也來自于大海。到了那時,誰來保護大明的利益?”
“是我們!”
蔣慶之用了我們這個詞。
他很欣慰的看著那些將士眼中的神彩,“我們將拿起刀槍,乘坐戰船出海。我們將在海上,將在異域與異族殊死搏殺。枕戈待旦,等著陛下召喚。未來的榮耀,就在海上。”
朱時泰振臂高呼!
歡呼聲中,蔣慶之回身,說:“以往的大明,只知曉被動挨打,敵人來了便御敵,敵人從容走了,便高呼大捷。
從此后,這一切將會發生翻天覆地之變化。大明將會主動走出去,把戰火燃燒到敵人的疆域。”
他指著南方,“陛下雄心勃勃,一心想開創前所未有之盛世。軍隊,當聽從陛下之令。”
這是基礎!
“陛下萬歲!”
諸將率先高呼。
“陛下萬歲!”
宮中。
芮景賢稟告:“長威伯說,軍中只能有一個聲音,那便是陛下的聲音!”
“朕,知道了。”
春光中,嘉靖帝站在神像之前,輕聲道:“一個聲音,一個目標。向外!”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